新世傲的世博大餐

2010-05-29 08:48刘亮由新世傲公司提供
中国新时代 2010年7期
关键词:世博世博会商会

文 · 本刊资深记者 刘亮 图 · 由新世傲公司提供

世博会平均每天40万人的游客量,让新世傲的产品甚至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销售额也随之迅速上升,公司掌门人朱政平再也不用为不能给股东们带来回报而发愁了。但他对此并不满足,对他而言,本次上海世博会已经结束了,他正在考虑“后世博时代”的商业布局

按照上海新世傲公司董事长朱政平的说法,新世傲是本次世博会的大赢家之一。

截止今年5月底,上海世博会特许商品销售已接近200亿元人民币,同期由新世傲生产的特许商品销售额达20 亿元。预计到今年10月底本次世博会结束时,特许商品的总销售额将超过300亿元,新世傲的销售仍将占据其中的10%,达30亿元。

不过,朱政平并不满足于目前的“大赢”,他更关心如何让新世傲品牌得以延续。“新世傲不能仅在本次世博会上昙花一现,需要抓住更多的支点,我们的目的是要建立有全球影响力的品牌。”

朱政平向《中国新时代》记者表示,对于他而言,本次上海世博会已经结束了,他正在眺望“后世博时代”的市场,正在考虑“后世博时代”的商业布局。

抱团闯世博

2006年7月,上海市工商联纺织服装商会成立,在上海拥有一家服装厂的朱政平当选为商会会长。当时商会获得了下属企业的捐款300多万元,但这笔花完之后商会该如何运转是朱政平不得不经常考虑的问题。

对待商会的前途及应该发挥的作用,朱政平有着与众不同的思维,“商会的工作应该‘商’在前,‘会’在后,商会不能光是从事会务服务,还应该形成‘造血’功能,有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支点。”朱政平称。

当时,制造业企业的劳动力成本开始上升,同时欧美等国家加大了对中国服装纺织品的反倾销力度,这让很多服装纺织企业的经营越来越困难,改变经营模式,实现突破,成了当务之急。朱政平的新思维得到了这些企业的大力支持。

恰好此时,上海世博局在寻找赞助商。朱政平和商会的很多企业都希望参与。然而,世博会的赞助商需要跨过的“门槛”,绝不仅仅是资金的问题。入选的企业必须具备较强的综合实力,在行业内居于领先地位,并且拥有高素质的经营团队。将各项指标综合起来看,商会里没有能跨过世博会那道“门槛”的企业,一个难题摆在了他们面前。这时,朱政平脑子里冒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合资成立一家公司,让商会会员自愿认购股份,通过抱团的办法,联合赞助世博会。

朱政平连续召开了多次项目说明会,希望各企业以法人股的方式入股,50万元一股,结果有20家企业自愿入股,总计筹集资金2.5亿元,于是,成立了新世傲股份有限公司,朱政平被推选为公司的董事长兼总经理。

上海市工商联纺织服装商会旗下有美特斯邦威、报喜鸟、提桥服装等业内知名企业,由于这些企业有自主品牌,所以他们对朱政平的计划并不热心,真正支持朱政平的都是以OEM为主的制造业企业。这些企业迫切希望改变没有品牌,处于产业链底端,仅仅挣取加工费的地位。他们同心协力,连续闯关,最终帮助新成立的新世傲公司成为世博会的高级赞助商,获准生产世博会特许商品,包括家用纺织品、服装、饰品、文具、个人护理和帽子6个品类。

朱政平希望通过赞助世博会,能帮助这些传统的制造业企业实现根本的观念转型,“我们由20多家民营企业联合组建,但我们不希望仅仅做以前做过的事情。公司的目标是成为现代服务业的运营投资商。通过与世博会的合作,将会让更多的消费者认识我们,而我们也将通过与世博会的合作,完善自身的产业链整合。从生产到销售所有的步骤,我们都可以自己完成。”朱政平称。

从练内功做起

虽然先走一步,但接下来新世傲还是经历了一段比较困难的时期。事实上,2008、2009年,是中国外贸企业最痛苦的两年。新世傲成立时有20个股东,但有4家股东在这期间迫于资金等方面的问题,退出了新世傲。经董事会同意,朱政平收购了这4家股东转让的股份,因而在新世傲公司中占股超过20%,成为新世傲最大的股东。

而这几年当中,新世傲没有能为它的股东创造太多的利润。统计显示,2009年全年,上海世博会特许产品销售额仅3亿元。从2007年到2009年,世博特许产品销售额仅为14亿元。上海世博局对这样的销售业绩感到不满,因此在2009年上半年,上海世博局改变了特许商品生产的授权体系。

原来上海世博会只有两家高级赞助商——均瑶集团和新世傲拥有特许产品授权。这两家企业还可以再向别的符合资质的企业授权生产上海世博会特许商品。调整之后,上海世博会特许商品的生产,不再由这两家企业垄断,而是直接授权给了多家企业。由此,均瑶集团退出了其他特许商品的生产,只生产本次世博会的吉祥物——海宝。

而新世傲没有退却,继续作为特许产品生产销售商之一。朱政平想到了从“练内功”抓起。多年的纺织品外贸经历,让朱政平在世博特许产品的制作中,把产品设计放在首位。“我们不是在做旅游纪念品,而是要开发出让生活变得便捷、美好和环保的产品,这才是我们需要的。正因如此,我们产品设计中的每一个板块都是独立的,我们希望每一个团队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朱政平强调说。

中国风、时尚元素、世博元素是世博特许产品的构成要素,新世傲与40多位国宝级艺术家签约,他们均参与到了世博产品的设计中,以确保产品传递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

与此同时,新世傲还承办了由上海世博局举办的“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2008特许产品创新设计大赛”。大赛为上海世博会积累了一批富有创意的设计方案,用于世博特许产品的生产及销售。新世傲也从中获得了很多灵感,提高了特许产品设计的专业性、时尚性,增强了特许产品的使用价值和纪念价值。

除了重视产品设计,新世傲还注重抓产品质量。新世傲旗下有300多家工厂进行特许商品的生产,如何确保每一家工厂严格生产,达到品质方面的标准呢?2009年4月初,新世傲宣布聘请全球著名的产品质量控制及测试评估机构——英国天祥集团,作为世博特许产品质量管理与控制的合作伙伴。

特许产品供应商在员工待遇、工作环境、环保、供应链管理等任何一个环节不合格,都将失去特许供应商资格。而由世博局监管,天祥集团具体进行质量监理,新世傲世博特许商品不仅达到了质量标准,而且在社会责任和知识产权方面做出了表率。

更让朱政平感到高兴的是,在借助外脑的过程中,新世傲也锻炼了自己的队伍。例如,在与国宝级工业设计大师合作的过程中,新世傲的设计人员也形成了自己的设计思路和风格;在与天祥集团合作的过程中,新世傲自己的质检人员也得到了锻炼。朱政平认为,一支经过历练的团队,才是新世傲可持续发展的立身之本。

眺望“后世博时代”

朱政平曾经作为一名普通的观众去参观世博会,在如潮的人流中,他认真观察进入世博园的游客的消费习惯。当他看到游客们蜂拥着去园内的特许商品销售点,购买具有纪念意义的特许商品时,内心充满了喜悦。

进入2010年之后,新世傲的坚持终于得到了回报,特别是世博会正式开幕之后,平均每天40万人的游客量,让新世傲的产品甚至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新世傲产品的销售额也随之迅速上升。朱政平再也不用为不能给股东带来恰当的回报而发愁了。

朱政平接下来需要考虑的是新世傲的下一步发展。

“后世博时代”的新世傲将往何处去?朱政平表示,新世傲是一个合格的特许产品生产商,这一点在本次世博会上已经得到证明。而且本次世博会期间,新世傲还在世博园投放了大量广告,新世傲的大旗也始终飘扬在世博会广场上,为企业进行品牌运营奠定了基础。新世傲刚刚成立了新世傲文化公司,重点做品牌产品的授权生产;同时成立的新世傲投资则利用公司在本次世博会上赚得的大量盈余,做私募股权投资。

新世傲还在积极争取成为伦敦奥运会和下届米兰世博会的特许商品经销商,并且愿意与当地企业联合创意开发,实现特许产品生产的本土化,已经有外资企业主动找到新世傲提出开展合作,试图与新世傲携手进军下届奥运会和世博会。

新世傲在与英国企业谈合作的过程中,还有一项收获:拿下了英国童装品牌“Ladybird(利得宝)”在中国大陆地区的10年代理权。Ladybird以一只小瓢虫为商标,是一个有上百年历史的童装品牌,在英国家喻户晓。新世傲利用其百年积淀的知名度,已经在国内开设了200多家店面,来销售这个品牌的产品。

与此同时,朱政平还非常看好BTOC电子商务在中国服装行业的发展,新世傲拥有一个名为“哈华网”的电子商务平台。网站名称来源于朱政平与上海电视台某主持人聊天时忽然冒出来的灵感,“哈韩、哈日、不如哈华。”

朱政平试图为哈华网引入“信息+圈子+电子商务”的模式。朱政平与九城董事长朱骏是大学同学,他们正在探讨,将九城的互联网游戏引入哈华网的平台,通过游戏来吸引人气,以提高网站的知名度以及带动销售。

猜你喜欢
世博世博会商会
为申办2030世博会,釜山将全力以赴
十年磨剑,世博再出发
扬中华商会十年成其大而强
中国西班牙商会
晚清世博会参展棉纺织品的分析
保定商会档案及其出版
喜游世博会
难忘世博难说再见
世博会历史
石家庄衡水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