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高效氯氰菊酯微囊悬浮剂防治杨树光肩星天牛效果的试验

2010-05-30 01:41徐艳丽
河南林业科技 2010年2期
关键词:氯氰微囊天牛

李 玲,徐艳丽,刘 建



利用高效氯氰菊酯微囊悬浮剂防治杨树光肩星天牛效果的试验

李 玲,徐艳丽,刘 建

(淮滨县森防站,河南 464400)

将3%高效氯氰菊酯微囊悬浮剂稀释成不同浓度后,在杨树光肩星天牛成虫羽化期进行喷雾防治,防治树种为杨树。结果表明:稀释至400~600倍液时防治效果最好。

3%高效氯氰菊酯;微囊悬浮剂;杨树光肩星天牛;防治效果

1 光肩星天牛的分布、危害、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

光肩星天牛()别名光肩天牛,鞘翅目,天牛科。

1.1 分布及危害对象

在我国主要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东、中南等近 20个省市。主要危害杨树、柳树、榆树、槭树等木质部和表层,被害树株枯死或风折,并且被害处易感染病害。

1.2 形态特征

成虫:雌虫体长约 20~41 mm ,宽 6~12 mm ;雄虫体长14~29 mm ,宽5~10 mm 。体黑色,有光泽,触角鞭状,为其体长的 1.3~2.5倍,雄虫触角较雌虫长,触角除第1、 第2节外,其余各节均为灰蓝色,翅鞘黑色有光泽,翅鞘基部光滑,无颗粒状突起,翅鞘表面有白色绒毛组成的白斑,白斑大小数目不等,排列规则对称。

卵:长椭圆形,长约 5.5~6 mm ,两端稍弯,初为乳白色,近孵化时为黄白色。

幼虫:身体呈圆筒形,初孵幼虫为乳白色,后为淡黄色,头部淡褐色。老熟幼虫体长约 40 mm ,前胸背板发达,有凸字形硬化的斑纹,中央有1条纵裂;腹板的主腹片两侧无卵形锈针突区。

蛹:刚蛹化时呈乳白色,后逐渐变为黄白色或黑褐色,蛹长25~37 mm ,宽约11 mm。

1.3 生物学特性

在河南省,发生为害2年生树的情况为1年1代;7~8年生树,80%以上的为害为2年发生1代。多以幼虫在坑道内越冬,9月中旬以后产出的卵则以卵越冬。越冬幼虫在3月下旬开始活动,4月下旬、5月上旬开始在坑道内筑蛹室,6月中、下旬为化蛹盛期,蛹期12~25 d。6月中旬到7月下旬为成虫出现盛期,8月上、中旬为末期,到10月中旬结束。卵期12~13 d,7月上旬为幼虫孵化盛期。初孵幼虫先食槽边缘腐烂变黑的部分,然后逐渐向干枝横向转移,危害木质部表层。3龄后开始蛀木质部,形成“S”形或“U”形坑道。每坑道约有1头幼虫,坑道互不相连,全长60~116 mm。

羽化后的成虫在蛹室停留7~15 d,然后咬一个直径约9 mm的羽化孔外出,啃食杨、柳叶柄和嫩枝补充营养。成虫在晴天活动,阴天则静伏在树冠或荫蔽处。雌虫产卵前咬椭圆形刻槽,产卵于皮层与木质部之间,每刻槽内产卵约1粒;产卵后分泌黏液以蛀屑堵塞孔口。产卵位置一般与树干胸径有关,2~4 cm幼树,产卵在树干1 m以下处,胸径增加,产卵的部位也上移,至12 cm时卵在5 m处;大树则完全产在枝干的分杈处。每头雌虫平均产卵32粒。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试验采用的树种为意杨,防治对象是杨树蛀干害虫光肩星天牛。供试药剂为3%高效氯氰菊酯(黑龙江省平江林业制药厂),施药浓度分别是400倍液、500倍液、600倍液、700倍液。

2.2 试验地点及作业安排

试验地点为河南省淮滨县刘大园林场,树龄为4~6年生,株行距2 m×3 m,树高11.5 m左右,沙壤土,树势中等。

试验药剂分为4个浓度4个处理。各处理设4个重复小区,每试验小区设置为10 m×10 m,采取5点取样法在样地中心和四角各抽取3株作为调查样株,小区之间随机排列。

试验在每年的6月中旬进行,此时是光肩星天牛成虫羽化盛期。喷药时晴天、无风,最高气温为31℃。施药采用电动喷雾器,电压为DC-12 V,压力为80 PSI,吸程为0.76 m,流量为2.6 dm3/min,在树干、大枝和树冠层害虫出没处喷雾,平均单株用药量为15 dm3。

喷药前调查虫口基数,喷药后1、3、7、14 d分别调查各小区的成虫数。调查时每株按树干、大枝、树冠3处,选树干3个部位;大枝3个;树冠东、西、南、北、中5个方位各选1枝条,调查统计成虫数量。

2.3 调查结果

在2008年和2009年2年间,用稀释不同浓度的3%高效氯氰菊酯微囊悬浮剂进行了杨树光肩星天牛的防治,对比试验的防治效果见表1。

表1 3%高效氯氰菊酯微囊悬浮剂对杨树光肩星天牛防治效果

3 结果与分析

从表1可以看出,3%高效氯氰菊酯微囊悬浮剂对杨树光肩星天牛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1 d后,使用400倍液、500倍液、600倍液、700倍液药剂的成虫死亡率2年平均值分别为93.84%、93.43%、93.18%和90.46%;2 d后药效显著,2年的平均值分别为96.92%、96.72%、96.7%和93.64%。随着时间的延续,其防治效果逐渐下降。同时,随着该药剂稀释倍数的增加,400~600倍液防治效果虽有些下降,但一直比较稳定,当稀释至700倍液时,药效明显降低。

试验表明,氯氰菊酯是1种拟除菊酯类杀虫剂,生物活性高,具有触杀和胃毒作用,杀虫谱广,药效迅速,持效期长,从而减少农药使用次数,减少环境污染。

本试验结果表明:3%高效氯氰菊酯微囊悬浮剂对杨树光肩星天牛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依据试验结果,建议在防治时浓度以400~600倍液最佳。

2010-05-20

李玲(1979-),女,汉族,河南省淮滨县森防站副站长,从事森林病虫害的测报、防治和检疫工作。

S763.38

A

1003-2630(2010)02-0021-02

(责任编辑:王文彬)

猜你喜欢
氯氰微囊天牛
天牛到底有多牛
黑黄花天牛
巨型昆虫——天牛
微生物共培养降解β-氯氰菊酯的适宜条件
不同洗涤剂对高效氯氰菊酯的清除试验
天牛
微囊悬浮-悬浮剂和微囊悬浮剂不是同种剂型
氯氰菊酯降解菌DZS—3的分离鉴定及其特性
氯氰菊酯降解菌的分离鉴定及降解特性研究
微囊藻毒素-LR对秀丽线虫精子形成的毒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