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例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临床分析

2010-06-08 03:42
中国医药指南 2010年7期
关键词:门脉诱因胃底

甘 毅

四川省崇州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611230)

急性消化道出血是肝硬化最常见的并发症和主要死亡原因,是临床常见的急症,发病急,病死率高[1],及时有效地控制出血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出血的原因不同,其治疗方式也不尽相同,随着诊断技术和治疗水平的不断提升,对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见诱因、病因以及其临床发病特点的认识也不断的深入,在治疗上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收集整理崇州市人民医院2006年1月至2009年1月3年间45例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其胃镜检查结论及其他可能的诱因和病因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45例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均为崇州市人民医院2006年1月至2009年1月3年间住院患者,均符合肝硬化同时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断条件:①所有患者均行胃镜、B超、肝功能检查,其诊断符合肝硬化诊断标准(依据2000年修订的全国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的诊断标准);②有呕血、黑便等消化道出血表现且经胃镜检查证实;其中男30例,女15例,男女比例为2∶1,年龄,男42~68岁,平均50岁。女42~68岁,平均50岁。所有患者肝硬化诊断均明确,其中肝炎后肝硬化为50例,酒精性肝硬化2例,表现均为呕血和黑便。

1.2 方法

通过其胃镜检查结论及其他可能的诱因和病因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对诱因的分析:比较两组男女比例;饮酒史(女性>20g/d或者男性>80g/d,连续1年以上),服用NSAID(超出NSAID常规用药剂量且用药时间>2周)史;HP感染;对出血原因的分析方法:出血组患者均在生命征平稳后24~48h行胃镜检查,食管静脉曲张(EV)内镜诊断及分度参照2000年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会制定的标准[2];门脉高压性胃病(PHG)的内镜诊断参照McComack的诊断标准[3],为胃镜下广泛黏膜红斑、马赛克征。并结合超声、CT及X线检查确诊出血原因。

2 结 果

表1通过对45例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诱因进行分析发现,男性在本病的发生中占较高比例,与女性之比为2∶1;其中有饮酒史患者21例,占患者总数的46.67%,HP感染患者12例(26.67%),服用NSAID患者23例(51.11%),无明显的其他诱发因素的有3例,占6.67%。

表2分析看出,胃镜下表现45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其中,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GEVB)29例,占64.44%;门脉高压性胃病(PHG)出血9例,占20%,消化性溃疡出血14例,占31.11%;其他未发现明显原因的2例,占4.44%。

表1 45例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诱因分析

表2 45例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原因分析

3 讨 论

肝硬化由多种病因长期或反复作用造成的弥漫性肝脏损害,临床上以肝功能损害和门脉高压为主要表现,晚期常出现消化道出血、肝性昏迷、继发感染等严重并发症,其中上消化道出血是肝硬化中晚期最常见的并发症,病死率高[4]。在临床上对本病的治疗主要在于明确其诱发的因素和病因,才能提高患者的生存率,不能一概认为都是由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所致。据文献报道[5],男性、有饮酒史患者、HP感染患者、服用NSAID患者有较高的诱发因素。酒和药物均可直接对胃黏膜的刺激和损伤引起胃黏膜糜烂、溃疡和出血,药物还可以通过抑制内源性前列腺素的合成;降低胃、十二指肠黏膜血流量;削弱胃黏膜屏障功能;在多个环节上协同幽门螺杆菌的损伤作用等方面导致胃黏膜糜烂、溃疡和出血。在通过对45例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诱因进行分析发现,男在本病的发生中占较高比例,与女性之比为2∶1,可能与男性较多有饮酒史者以及工作压力大有关;其中有饮酒史患者21例,占患者总数的46.67%,HP感染患者12例(26.67%),服用NSAID患者23例(51.11%),无明显的其他诱发因素的有3例,占6.67%,其研究结论与文献报道想一致[5]。

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非常多,常见的出血原因有食道胃底静脉曲张、门脉高压性胃病、消化性溃疡等,一般认为主要以静脉曲张性破裂居首位,尤其是伴随有消化性溃疡性疾病的患者更易发生,本研究结果显示,胃镜下表现45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其中,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GEVB)29例,占64.44%;门脉高压性胃病(PHG)出血9例,占20%,消化性溃疡出血14例,占31.11%,与文献报道一致。

因此,临床上应根据其较高的诱发因素进行有效的预防,如对肝硬化的患者避免饮酒及服用非甾类抗炎药,尤其是男性患者更易引起注意。针对临床病因的确诊进行一些列对因治疗,尤其是应对临床常见的原因如静脉曲张性破裂、门脉高压、HP感染、消化性溃疡进行有效的控制,改善肝功能对减少肝硬化患者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等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1]韩硬海,李树桐.临床肝脏病学[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319.

[2]中华消化内镜学会.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内镜诊断和治疗规范试行方案[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0,17(4):198.

[3]Mc Cormack T,Sims J,Eyre-Brook I,et al. Gastric lesions in Portalhypertension: inflammatory gastritis or congestive gastropathy[J].Gut,1985,26(11):1226.

[4]许丙汉,善宁联合洛赛克治疗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师,2009,47(4):146-147.

[5]阮六平.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危险因素及病因分析[J].江西医药,2007,42(8):715-716.

猜你喜欢
门脉诱因胃底
公路施工安全事故诱因与预警管理的探讨
急诊内镜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疗效分析
幼儿攻击性行为的诱因及干预策略
3D腹腔镜下巨大食管裂孔疝修补术联合胃底折叠术的临床应用
改良三明治法同步与序贯联合套扎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疗效比较
经腹腔镜Nissen与Toupet胃底折叠术治疗GERD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的Meta分析
以互联网不良信息为诱因的高职学生犯罪研究与防治
门脉高压患者上消化道出血时间的分析及临床护理
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疗效探讨
老年抑郁症患者的发病诱因及临床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