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底盘螺纹连接体的设计应用

2010-06-22 07:00何丹丹
装备制造技术 2010年8期
关键词:连接体紧固件衬套

何丹丹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广西柳州545007)

螺纹紧固件是极其重要且应用极其广泛的基础性通用零部件。如何应用这些零部件,各行业都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并总结上升成为自己的行业标准。对于大批量生产的汽车行业,现行标准就有QC/T 518—2007《汽车用螺纹紧固件紧固扭矩》,被其代替的前版是QC/T 518—1999《汽车用螺纹紧固件拧紧扭矩规范》,再往前追溯还有JB/T3677—1984《汽车用螺纹紧固件扭矩规范》等等。这些标准的发布和实施,对规范和指导汽车行业对螺纹连接体的设计应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在汽车工程中,为了确保螺纹连接体的可靠性,实现其设计功能,应充分了解螺纹连接体的具体结构和负载,依据实际使用条件和强度计算,确定螺纹连接体的预紧力及拧紧扭矩。当然,借鉴已有的成功经验是很有必要的。

1 设计案例

下面用案例细说螺纹连接体的设计。这些案例,都是微型汽车底盘的重要螺纹连接体,拧紧方法均采用扭矩法。

1.1 前悬架(麦费逊式)下摆臂内衬套与副梁(前轴)的螺纹连接体

被连接件是副梁和橡胶衬套总成;连接件是螺栓M10×1.25×75—9.8六角法兰面螺栓—加大系列—B级),螺母是六角法兰面锁紧螺母M10×1.25—10(GB/T6187—86)。

橡胶衬套总成的结构是由内衬套、外衬套和橡胶3部分组成:内衬套是壁厚较大的钢管,内孔能穿过螺栓,内衬套的两端面都有硬度足够的尖齿;外衬套是薄壁钢管,其外径与下摆臂相应孔过盈配合;内外衬套间是橡胶,经硫化的橡胶将内外钢衬套结合在一起。

整个螺纹连接体装配好后,内衬套由于受到螺栓的轴力而将内衬套端面的尖齿嵌入副梁内,当下摆臂摆动时,内衬套则不能随其摆动,只能将橡胶扭转弹性变形而实现摆动。具体结构见图1。

为实现设计功能,除了橡胶衬套有合适的扭转刚度和足够的寿命设计外,另一个要求就是橡胶衬套总成的紧固。在已确定了螺栓、螺母规格的前提下,余下的就是要确定螺纹紧固件的最小轴力和拧紧扭矩。采用估算螺纹磨擦系数μs和螺母端面的摩擦系数μw的最小值和最大值方法计算最小轴力和拧紧扭矩,担心准确度不大。

图1 前悬架(麦费逊式)下摆臂内衬套与付梁(前轴)的螺纹连接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作了如下两个模拟实验:一个是确定最小轴力的实验,第二个是螺纹紧固件拧紧扭矩实验。

所谓最小轴力,是内衬套端面的尖齿嵌入副梁有足够深度时(防止内衬套相对副梁转动)的最小轴力。做这个实验,采用符合设计的样件(螺纹连接体)做拧紧实验,就可以达到要求。经过拧紧实验,扭矩达到55 N·m时,尖齿可嵌入副梁0.1 mm,估算出螺栓的轴力为2 900 N。在相同轴力作用下,尖齿的形状和硬度会影响可嵌入的深度,尖齿的分布状态会影响抵抗转动的能力。尖齿的齿长(或齿线)呈辐射状分布时,抵抗转动的能力最强,但加工工艺复杂一些;呈平行线状分布,抵抗转动的能力差些,但加工工艺简单些。尖齿的形状和分布要求见图2。

图2 内衬套端面齿形

第二个实验是按标准GB/T 16832.3—1997《螺纹紧固件拧紧试验方法》进行的,试件的装夹符合该标准的“试件装夹示意图”,采用B类实验,板拧螺母方法。垫片是从实物(副梁)相应部位截取下来的。试验做了10组,试验结果见表1。

表1 下摆臂与前轴螺纹连接副紧固特性值

从试验结果看,螺纹副摩擦系数μs和螺母端面摩擦数μw都偏小,相应的扭矩系数K也偏小。螺母端面摩擦系数μw偏小,是与副梁(前轴)表面电泳漆很光滑有关。但是,一致性较好。依据试验确定最小轴力,参考拧紧试验测量出来的有关数据,依据装配现场使用的拧紧工具(风动板手先打紧,后用扭力板手拧到发响为止),采用中等拧紧精度,确定此螺纹副的拧紧扭矩为55~70 N·m。

1.2 下摆臂外端与转向节连接的螺纹连接体

被连接件是压装在下摆臂上的球头销与转向节,连接件是螺栓 M10×1.25×45-9.8(GB/T 5785-2000),螺母是 M10×1.25-9全金属六角锁紧螺母(GB/T 6186-2000)。具体结构见图3。球头销上有让螺栓穿过的环槽,转向节上的球销安装孔与球销轴径是动配合,有微小的间隙。转向节上装球销的孔被切开,以便用螺栓夹紧时,使孔变形而将球销夹紧。螺栓穿过转向节同时嵌入球销的环槽,以防球销从转向节的孔中松脱出来,确保安全。为了实现夹紧球销的功能,螺栓的最小轴力及其相应的最小拧紧扭矩,需要以实物做拧紧试验来确定。实际试验时以50 N·m的扭矩拧螺母,球销就被牢靠地夹紧。拧紧扭矩为50 N·m时,估算轴力为29 000 N。设计取扭矩值为55~65 N·m。估算轴力为32 300~32 500 N。从标准GB/T 3098.1《紧固件机械性能》中查得:M10×1.25-9.8螺栓的保证载荷是40 400 N,最小拉力载荷是55 100 N,设计是安全可靠的。扭矩比k1==0.846,拧紧精度高于Ⅱ级。

图3 下摆臂与转向节的螺纹连接

1.3 车轮螺纹连接体

对于后驱动轮来说,被连接件是车轮的轮辐(辐板)、制动鼓、驱动桥的半轴(带法兰的),连接件是车轮螺栓和螺母,螺纹规格为M12×1.5-10.9,均为非标准件,螺栓杆部直纹滚花压入半轴法兰盘相应的孔中,键齿嵌入半轴本体以承受螺纹副拧紧扭矩。装螺母的轮辐为螺母座式结构,螺母上的锥面与辐板上相应的锥面配合起支撑和定心的作用,还能承受剪切。一般微型汽车1个车轮装4颗均布的螺栓,分布圆直径为Ф114.3 mm。

后驱车轮主要承受下面4种工况下较大的负荷:

(1)通过不平的路面,承受垂直于路面的动载荷;

(2)发动机输出最大扭矩时,驱动轮上的扭矩;

(3)紧急制动时的制动扭矩;

(4)车辆侧滑时的侧向力。

进行强度校核,只校核其中一种最大负荷的即可。因为不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工状同时出现的情况。经过分析计算,车轮螺栓最大负荷出现在汽车通过不平路面时。

汽车满载后轴荷G2=9 114 N,取动载荷系数为2.5,1个车轮承受的动负荷=11 392.5 N。

参考已有经验,取最小拧紧扭矩Tf=88 N·m,扭矩系数k=0.17,螺栓直径d=0.012 m。1颗车轮螺栓的预紧力的计算如下:

1 个车轮装 4颗螺栓,其总预紧力为 4Ff=4×43 137=172 549 N

取被连接体之间的摩擦系数μ=0.15,那么,在总预紧力的作用下,接触面之间会产生如下大小的摩擦力:172 549×0.15=25 882 N。当螺栓拧紧扭矩Tf=108 N·m时,1颗螺栓的预紧力是52 941 N,4颗螺栓的总预紧力是211 765 N,总摩擦力是31 765 N。

由于连接面的摩擦力大于动负荷,故车轮的螺纹连接体是可靠的。经查标准GB/T 3098.1《紧固件机械性能》,M12×1.5-10.9的螺栓,保证载荷为76 400 N,最小拉力载荷91 600 N。设计图样上规定拧紧扭矩为88~108 N·m,扭矩比K1==0.815,拧紧精度为Ⅱ级。

1.4 被动齿轮与差速器壳螺纹连接体

被连接件是后驱动桥主减速器被动双曲线齿轮与差速器壳,齿轮的材料是20CrMnTi渗碳淬火,差速器壳的材料是球墨铸铁QT500-7。连接件是M10×1.25-6g-12.9的带法兰面非标准螺栓,材料为35CrMo,螺母是齿轮上攻牙而成。共8颗螺栓,圆周均布,分布圆直径为Ф128 mm。

经分析计算得知,被动齿轮上的最大工作负荷是扭矩1 443.4 N·m。每颗螺栓承受垂直于螺栓轴线的力F计算如下:

因这螺栓组的工作负荷,是将被动齿轮上的扭矩传递给差速器壳,传递方式是靠接合面的摩擦力,因此,校核计算就是计算螺栓组总轴力能使接合面产生多大的摩擦力矩。

取钢对钢的摩擦系数μ=0.15。从标准GB/T16823.2《螺纹紧固件紧固通则》附录A的表A1(μs、μw与K的对照表)中,按μs、μw均为0.15时,查得K=0.193≈0.2。依据紧固扭矩与预紧力的关系式可以计算出预紧力:

当螺栓紧固扭矩为65N·m时,预紧力Ff计算如下:

8 颗螺栓总预紧力在接合面上所产生的摩擦力矩T计算如下:

当螺栓紧固扭矩Tf=70N·m时,每颗螺栓的预紧力是35 000 N,8颗螺栓的总预紧力是280 000 N,接合面能产生的摩擦力矩是2 688 N·m。

从标准GB/T 3098.1《紧固件机械性能》中查得:M10×1.25-12.9的保证载荷是59 400 N,最小拉力载荷是74 700 N。

可见螺栓组的连接强度是足够的。因为螺纹连接体很重要,装配时,螺栓的螺纹表面涂防松剂(厌氧胶)。涂防松剂,同时也具有摩擦系数稳定剂的作用。

采用的扭矩比K1==0.928 6,拧紧精度略高于I级。

2 设计应用的体会

在螺纹连接体的设计应用中,有下面这些体会:

(1)设定螺纹紧固件的最小轴力和最大轴力,也就是设定螺纹紧固件的拧紧扭矩的最小值和最大值,是螺纹连接体设计应用的关键。要从螺纹连接体的功能、紧固件和被紧固件的结构、性能、表面状态以及实施螺纹紧固的方法和工具等方面综合考虑。设定的轴力(或扭矩)过小,会影响设计功能的实现;设定的轴力(或扭矩)过大,会引起紧固件失效(断裂、滑牙、屈服)或紧固件被压溃等故障。为了充分发挥紧固件的性能,一般应使螺栓的轴力为该螺栓保证载荷的60%~80%。

(2)螺纹紧固件紧固完毕后,质检员检测时,往往得不到装配时的拧紧扭矩,即使用相同的检具也是如此。拧紧扭矩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衰减,可以说是正常的、不可避免的。这种检测应在装配后数分钟内进行才有意义。即使刻线做标记证明螺栓、螺母装配完毕后没有发生位移,但是拧紧扭矩仍然是衰减了。因些复检时,拧紧扭矩稍有衰减,并不能作为紧固件是否松动的依据。

但是,拧紧扭矩衰减到一定的程度,螺栓的轴力下降到不能实现设计功能时,整个螺纹连接体失效,这就是故障。因此,对于汽车底盘重要螺纹连接体(如车轮螺母),经常检查,恢复扭矩是非常必要的。

(3)新设计的螺纹连接体,要按一定程序进行试验验证,从简单的台架模拟试验到严酷的实车试验场试验都合格后,才能应用到商品车的试生产。因为“设计”本身就难免有不确定的因素。就是成功的设计,生产了一定的数量或者更换了供应商,仍然要进行必要的试验认证。

(4)现行标准QC/T 518-2007《汽车用螺纹紧固件紧固扭矩》条文中存在有让人感到疑惑的地方:表3中间一列的项目是“扭矩公差 TM”,注明单位“N·m”,项目下面Ⅰ、Ⅱ、Ⅲ个等级的数据分别是 0.05、0.10、0.20,让人理解为 TM分别为0.05 N·m、0.10 N·m、0.20 N·m。但是从这个表的主题和数据的大小来看,这些数据又是扭矩比的公差,不应该以N·m作单位。这是其一;其二是条文4.4.2不同等级……扭矩公差值TM见表1(极限偏差值=±TM/2)。但是,表1中只列有预紧力的最大值Ffmax。找不到TM值。因此,这个标准在贯彻应用上,感到有不方便的地方。

3 结束语

本文以螺纹连接体设计的案例,论述了螺纹连接体设计的基本方法。设计的关键是要明确螺纹连接体的功能,设计出合理的结构,借鉴成功的经验和进行必要的试验验证,把握变化的固有因素,使设计切合实际,确保螺纹连接的工作可靠,实现设计功能。

[1]QC/T 518-2007,汽车用螺纹紧固件紧固扭矩[S].

[2]GB/T 16823.2-1997?,螺纹紧固件紧固通则[S].

[3]GB/T 16823.3-1997,螺纹紧固件拧紧试验方法[S].

[4]刘惟信.汽车设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5]GB/T3098.1-2000,紧固件机械性能螺栓、螺钉和螺柱[S].

[6](苏)А.Н.克密里曼.变应力时机械零件的强度计算[M].王步瀛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58.

[7]机械设计手册编委会.机械设计手册(新第2卷)[K].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连接体紧固件衬套
紧固件防松类别及试验标准浅析
汽车麦弗逊悬架前下摆臂衬套布置形式研究
浅探径向连接体的圆周运动
开启窗五金件连接处紧固件的选用及松动原因探究
弹簧连接体的运动情况剖析
弹簧连接体的六种情景
基于五轴机器人的平板显示器紧固件自动锁紧解决方案
偏心衬套的更换技巧
过盈装配的传动轴衬套尺寸设计
民机衬套修理技术对金属结构疲劳性能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