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出血64例临床分析

2010-07-16 10:20陆海珍
中外医疗 2010年31期
关键词:产道娩出胎膜

陆海珍

(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谷阳中心卫生院妇产科 江苏镇江 212100)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h内阴道出血量超过500mL者。产后出血是分娩期严重并发症,目前仍居我国孕产妇死亡原因之首。如果一旦发现出血,应查明原因,即使处理。本文对本院64例产后出血的患者资料进行临床分析。探讨产后出血患者分娩方式及出血原因的关系,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病例为本院1999年1月至2009年10月共分娩2487例。发生产后出血共64例,其发生率为2.6%,年龄为21~38岁,平均年龄29岁,主要症状为产后24h内阴道流血过多及因失血引起休克等相应症状和体征。

1.2 方法

所有产妇在产后24h内均被用专用产后接血容器收集血液后,用量杯测定失血量,同时予心电监护。若遇阴道流血不多,但产妇失血表现明显,如果是自然分娩的,要及时仔细检查软产道,以排除阴道血肿;如果是剖腹产的,应密切监测,以排除内出血等。

2 结果

2.1 分娩方式及出血原因的关系

产后出血64例中剖宫产为22例,自然顺产为30例,胎头吸引为8例,产钳1例,臀牵引2例。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为子宫收缩乏力。

2.2 处理及结果

本组64例中,15例行清宫术,刮出物经病检证实有7例为胎盘残留。另外49例经仔细检查胎盘胎膜完整未行清宫。产后宫缩乏力52例,予按摩子宫,应用宫缩剂(缩宫素、米索前列醇),子宫填塞纱布止血。检查有宫颈裂伤,会阴撕裂较深4例,及时缝合、压迫止血。1例剖宫产中出血量多,出血迅猛,经上述处理仍出血不止,血压下降,行子宫次全切除术。对于阴道出血中等量,除外胎盘胎膜残留所致出血者,我们多采用抗炎、缩宫剂以及中药益母膏及生化汤治疗。出血多或伴有休克者给予输血,量最多1600mL。本组产后出血患者经治疗后均获痊愈,无远期并发症。

表1 不同分娩方式的出血原因比较(例)

3 讨论

产后出血十分常见,但都是可以预防的。应严格掌握手术指征,规范操作,加强产前宣教,尽量减少不良影响。

3.1 产后出血发生的常见原因

(1)子宫收缩无力是产后出血最常见的原因,约占产后出血总数的70%。(2)由于胎盘问题而引起的出血。在第三产程,如果胎盘剥离不完全,一部分与子宫壁分离,其他部分尚未剥离,或大部分排出,还有一小部分未排出而滞留在子宫腔内,都可影响子宫收缩而出血不止。(3)分娩过程中产道撕裂,也可发生大量出血。(4)产后的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亦常引起产后大出血。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常发生于胎盘早剥、妊高征、子宫内死胎滞留、羊水栓塞等疾病中。

3.2 产后出血发生的时间方式与出血原因的关系

胎儿娩出后立即发生阴道流血,色鲜红,这主要考虑软产道损伤,其中包括阴道流血不多,但产妇失血表现明显,伴阴道疼痛,应考虑隐匿性软产道损伤(如阴道血肿)。胎儿娩出后数分钟出现阴道流血,常与胎盘因素相关。胎盘娩出后阴道出血较多,应考虑子宫收缩乏力,其中也包括一部分胎盘胎膜残留。持续性的阴道流血,无血凝块,应考虑为凝血功能障碍。

总之,产后出血的关键是抢救及时,措施得当,因此产科医生必须有过硬的技术,才能及时发现并处理各种不利因素,以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

[1]乐杰.妇产科学[M].第6版.北京: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44~249.

[2]梁伟梅.产后出血的预测和预防[J].现代医药卫生,2004,20(19):2026~2027.

[3]HaymanR G,AmlkumaranS, Ste erPJ.Uterine compression sutures: surgical management of postpartum hemorrhage[J].ObstetGynecol,2002,99(3):502~506.

[4]郭晓红.产后出血32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1(9):255.

猜你喜欢
产道娩出胎膜
养牛场常见的难产类别及治疗
产道保护凝胶对初产妇经阴道分娩中软产道及盆底的保护作用
Toll样受体在胎膜早破新生儿宫内感染中的临床意义
足月胎膜早破256例妊娠结局临床分析
胎膜早破伴新生儿感染的高危因素分析及其临床意义
胎膜早破和绒毛膜羊膜炎患者胎膜组织中MMP-9、MIF的表达和羊水中IL-6水平检测
软产道损伤的临床危险因素分析
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130例疗效观察
新式剖宫产术中胎头娩出困难42例的原因及处理体会
剖宫产术中胎头娩出困难32例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