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脑手术后颅内感染的易感因素及耐药性分析

2010-07-16 10:20杨强
中外医疗 2010年31期
关键词:脑室神经外科感染率

杨强

(河南省安阳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河南安阳 455000)

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神经外科技术得到良好的发展,手术术后死亡率明显下降,但是院内感染尤其是颅内感染却成为颅脑手术的严重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治疗十分困难,如处理小当可导致患者死亡,对幸存者的生存质量影响大。如何降低颅内感染的发生以引起临床上高度重视,为此我们对颅脑手术后颅内感染的易感因素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现汇报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颅脑手术后颅内感染诊断标准[1]

(1) 行颅脑手术后出现发热、头痛、颈强直等颅内感染的症状和体征;(2)CSF中自细胞WBC>10×106/L,中以多核细胞增高为主:糖<2.25mmol/L、氯化物<120mmol/L、蛋白>0.459/L。(3)CSF细菌培养呈阳性结果;凡具备第3条者可确定诊断,如CSF细菌培养阴性者需综合其余各条。

1.2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来自2003年1月至2010年1月我院颅脑手术2890例,术后发生颅内感染94例。其中男64例,女30例。年龄7~72岁,平均39.6岁

表1 易感因素及构成比计算

1.3 观察内容

观察94例发生颅内感染患者的易感因素,进行分析其构成。对CSF细菌培养并进行药敏试验。

2 结果

2.1 易感因素

本组颅脑手术2890例,术后发生颅内感染94例,术后发生感染率为3.25%。易感因素总结为年龄、手术类型、手术时间、置管时间、脑脊液漏、再次手术,并进行构成比计算,具体见表1。

2.2 菌培养及药敏

94例发生颅内感染患者均进行了CSF细菌培养并进行药敏试验。感染菌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变形杆菌、阴沟杆菌。

3 讨论

由于颅脑手术使脑的外围组织和血脑屏障受到破坏,加上术前某些基础病使颅内感染的发生率明显升高;神经外科手术操作要求精细、费时,也增加了发生颅内感染机会;由于大部分颅脑手术前后患者处于昏迷状态,全身功能减退、免疫功能低下,易出现颅内感染;治疗过程中应用激素、化疗、放疗均能够使免疫功能下降,导致颅内感染发生;由于脑室系统是人体防御功能薄弱区,脑脊液中缺少补体和IgM。细菌易于生长繁殖,在诱发因素存在的情况下,细菌一旦入侵脑室,控制感染则相对困难。这些均能导致颅内感染的发生。手术过程中未应用过滤净化空气,空气污染可成为主要的污染来源,并随手术时间的延长,污染机会越多,术后发生颅内感染的可能性就越大。本组资料表明,手术时间超过4h者,感染率明显增高。故颅内操作应尽量缩短时间。

总之,对于有明确易感因素颅脑手术患者应加强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有效敏感抗生素;手术中应严格无菌操作,防止人为增加感染因素,尽量缩短手术时间和减少组织创伤;加强术后处理,减少引流置管时间和无菌技术应用;以达到最大程度降低颅脑手术后颅内感染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痛苦。

[1]刘思重.现代颅脑显徽外科学[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3:161~163.

[2]连正华,石志才.脑室引流术后感染584例监护时同和置换导管的结果[J].国外医学(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分册),1997,24(6):265.

[3]江玉泉.颅脑手术后发生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探讨[J].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03,41(6):691.

猜你喜欢
脑室神经外科感染率
英国:55岁以上更易染疫
裂隙脑室综合征的诊断治疗新进展
颅脑超声在诊断新生儿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
综合性护理干预在降低新生儿机械通气感染率的效果分析
BED-CEIA方法估算2013年河南省高危人群的HIV-1新发感染率
采取综合干预措施可降低口腔癌患者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率
CBL联合PBL教学法在神经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张波:行走在神经外科前沿
早期同期颅骨修补及脑室分流对颅骨缺损并脑积水的治疗效果观察
神经外科昏迷患者两种置胃管方法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