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位难产的探讨与分析

2010-07-16 10:20吴朝霞汤爱民
中外医疗 2010年31期
关键词:后位头位胎头

吴朝霞 汤爱民

(湘阴县妇幼保健院 湖南湘阴 414600)

头位难产指非枕前位之胎头,因在盆腔内回转受阻,成为持续性枕后位、枕横位;或因胎头俯屈不良,胎头呈不同程度的仰伸,遂成面先露、额先露、顶先露等,其形成原因错综复杂,分娩三大因素往往均参与其中,很少是由单一因素所引起[1]。胎头位置异常是引起难产的首要原因,本研究分析我院164例头位难产的临床资料,探讨头位难产的原因及分娩方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年来我院孕妇分娩总数941例,其中头位903例、臀位37例、横位1例;发生头位难产164例,占分娩总数的17.4%,占头位分娩总数的18.2%,164例头位难产孕妇年龄平均25.5(18~32)岁,孕周38+4~41周,其中初产妇156例,经产妇8例。

1.2 头位难产的诊断[2]

发生于头先露的难产,即凡因难产以手术(剖宫产,阴道助产)结束分娩者为头位难产,阴道助产包括产钳术及胎头吸引术及徒手旋转胎头。

2 结果

(1)分娩方式及头位难产的发生原因(表1)。(2)分娩方式与产时胎方位的关系。164例头位难产中胎头位置异常136例,其中分娩方式,见表2。

3 讨论

本资料显示我院1年发生的头位难产164例占头位分娩的18.2%,其中持续性枕后位38例、持续性枕横位76例,共占头位难产的69.5%,而产道异常13例、产力异常25例、巨大儿6例、严重胎头位置异常6例。所以,持续性枕横位和持续性枕后位是发生头位难产的主要原因。持续性枕横位和持续性枕后位发生的原因除骨产道异常外,多见于胎头俯屈不良,使胎头通过产道的径线增大,影响胎头旋转而造成难产[3]。持续性枕横位和持续性枕后位于第一产程晚期或第二产程早期徒手旋转胎头为枕前位,可以自然分娩[4]。由此可见,持续性枕横位和持续性枕后位并不是剖宫产的指征。为减少难产的发生、减低手术助产率和剖宫产率,我们的体会是应避免过早干预产程,并应鼓励产妇活动;加强护理及与患者沟通,提倡使用导乐分娩,并提供训练有素的分娩支持;硬膜外麻醉可能增加胎方位异常或持续枕后位,易发生产程延长,并可导致难产。难产在产前难以预测,产前对骨盆及胎儿大小应有所估计,对于胎头不入盆、潜伏期延长、早期破水、过早加腹压者,应警惕难产可能,产程进展缓慢应积极处理,及时纠正难产因素,对难产的准确处理有助于降低不必要的剖宫产,并降低对母儿的损伤。

[1]杨莎蒂.头位难产174例临床分析[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1999,21(5):814.

[2]金萍.头位难产301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08,5(3):97.

[3]漆洪波,孙江川,李莉.持续性枕后位的临床特点及分娩方式的选择[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6,22(2):102~105.

[4]应玉华,赵振芳.127例持续性枕横位和枕后位临床分析[J].北京医学,2000,22(2):118.

表1 164例分娩方式及头位难产的发生原因[例(%)]

表2 136例分娩方式与产时胎方位的关系[例(%)]

猜你喜欢
后位头位胎头
论后位继承制度的适用价值与立法构建*
SPECT双探头前、后位显像分别测量腮腺功能的比较研究
头位难产产妇助产护理中应用徒手旋转的可行性研究
头位难产产妇临床诊断与治疗体会
中西医联合治疗头位协调性子宫收缩乏力36例
胎头高直位的诊断与治疗
胎头位置异常临床分析体会
新式剖宫产手术中应用改良胎吸术助娩胎头56例临床分析
胎头吸引器在剖宫产娩头困难时临床应用体会
从突显理论谈同位短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