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根素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分析

2010-07-16 10:20邹秋萍
中外医疗 2010年31期
关键词:葛根素胎龄显著性

邹秋萍

(吉林市新世纪医院 吉林省吉林市 132021)

新生儿缺氧血性脑病(HIE)是新生儿期的常见病,是新生儿和婴幼儿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目前尚无公认理想的治疗措施。我院儿科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葛根素治疗,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92例患儿随机分为2组:葛根素治疗组48例,男32例,女16例;胎龄(38.3±0.93)周;体重(3350±262)g;HIE中度36例,重度12例。对照组44例,男28例,女16例;胎龄(39.2±1.26)周;体重(3426±295)g;HIE中度32例,重度12例。2组病人的性别、胎龄、出生体重、HIE分度等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方法

2组患儿均按HIE常规治疗。葛根素治疗组于入院后立即给予葛根素,剂量为1ml/kg·次,加入10%葡萄糖液20~30mL中静滴,每日1次,疗程10~14d,重度患者用3~4周。

1.3 疗效判断

记录入院后神经系统症状、体征持续时间,由专人分别于生后第3,7天、12~14d进行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分(NBNA)[2]。生后6~12个月由专人用Gesell发育量表对其进行测试,计算发育商(DQ)。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1)2组临床恢复时间比较:治疗组前囟张力、意识障碍、肌张力、原始反射恢复时间及惊厥控制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意义(表1),(2)2组NBNA评分结果比较:治疗组在3、7、12~14dNBNA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增高,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表2)(3)2组DQ比较。生后6~12个月治疗组患儿(n=24)DQ值为(90.6±9.04),明显高于对照组(n=22)DQ值(81.5±10.16),其差异有显著性(t=2.293,P<0.05)。

表1 2组临床恢复时间比较[(±s),d]

表1 2组临床恢复时间比较[(±s),d]

?

表2 2组NBNA评分比较(±s)

表2 2组NBNA评分比较(±s)

?

3 讨论

本文结果显示,使用葛根素注射液治疗HIE,与对照组相比,缩短前囟张力、意识障碍、肌张力、原始反射恢复时间及惊厥控制时间,优于对照组;且生后7、12~14dNBNA评分结果及6~12个月的DQ均优于对照组。本组患儿治疗中未见各种不良反应。故葛根素治疗HIE可提高疗效,缩短病程,改善预后,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1]李国珍,李毅夫,赵水平.普乐林治疗冠心病及抗氧化作用的临床研究[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1997,13(1):6.

猜你喜欢
葛根素胎龄显著性
葛根素抑制小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的作用
不同胎龄、不同出生体重新生儿的首次肝功能指标的差异性
早期综合干预对小于胎龄儿生长发育、体格发育和智能发育等影响观察
基于显著性权重融合的图像拼接算法
基于视觉显著性的视频差错掩盖算法
葛根素对高糖诱导HUVEC-12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葛根素生物黏附微球的制备及评价
一种基于显著性边缘的运动模糊图像复原方法
论商标固有显著性的认定
不同胎龄胎鼠脊髓源性神经干细胞特性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