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8XL仪器在复杂地表放线施工方法探讨

2010-07-21 09:35张学营江苏油田地球物理勘探处225007
中国科技信息 2010年7期
关键词:绕线检波器海缆

张学营 江苏油田地球物理勘探处 225007

引 言

2005至2008年,江苏油田地球物理勘探处走出国门,来到非洲加蓬共和国从事地球物理勘探作业。加蓬共和国位于非洲西海岸,赤道横贯中部。四年来,我处330地震队分别在G4-188区块、LT-2000区块从事地震勘探作业。这两块工区均位于加蓬国家森林公园内,紧邻大西洋,大部分测线延伸入海。区内沼泽、河流密布,基本为赤道原始森林覆盖,地表条件极其复杂,属热带雨林气候。为了保障施工的顺利进行,我处采用了先进的408XL仪器系统,地面设备配置了防水沼泽链(LINK)和海缆。四年来,笔者作为野外生产负责人,带领放线的中、加方员工,迎风雨,钻丛林,盘沼泽,斗潮汐,搏击大海,爬山涉水,克服重重困难,在前所未有的极端困难条件下,安全、优质、高效地圆满完成了地震采集任务。本文就408XL仪器在海陆过渡带等极复杂地表条件下进行放线施工的方法,进行初步探讨,希望对同行有所启示和帮助。

一、蛇形排列

蛇形排列是408XL 仪器的一种特殊的排列布置形式。顾名思义,它就像蛇游动时的形态一样,弯弯曲曲,首尾相接,一环扣一环,环环紧相连。其基本原理是,用哑道的采集链(FDU LINK)将两条以上不同测线的首尾互相链接起来,其作用就相当于其它仪器上测线排列中的加长线。仪器操作员在仪器上对其线号、点号分别对应实际测线的线号、点号进行设置后,就形成了一个符合项目设计要求的整体测网。蛇形排列连接见图1所示。

针对野外特定的设备状况,特别是在三维勘探中交叉站(LAUX)数量有限的情况下,使用蛇形排列法尤为实用。它确实为野外施工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在一些特殊困难情况下,它能布置一些按常规方法根本无法实现的排列,解决生产中的燃眉之急,提高工作效率,同时节省设备购置成本。

图1 蛇形排列连接示意图

图2 G4-188区块最后5束施工示意图

图3 绕道连接示意图

比如,在2005年G4-188区块的三维施工中,为了提高生产效率,我们将最后5束测线全部摆放好,同时生产,每束线10条排列接收,总计16条排列线。见图2所示。而现有的交叉站(LAUX)仅有13个,缺少3个。为此,我们增加3根链,将第1,2,16条排列通过蛇形排列方式连接,仪器停在第8条和第9条排列的中间位置,有效的解决了交叉站数量不够的问题。

二、绕线施工

绕线施工是408XL 仪器的另一种特殊的排列布置形式。该方法包括两种,一种是绕道,适用于复杂地表的空道,比如过大型建筑物、湖泊等。如图3所示。

图中,111-113为空道,野外摆放排列时,只需将110和114之间用链连接起来即可,同时,将位于110和114的FDU序列号通报给仪器。

第二种是绕线,即将一整条排列线作为联络线,把仪器和所要用的排列联接起来,适用于复杂地表仪器无法到达所用排列从而无法生产。如图4所示。这是2008年我们在WEZE河两岸进行二维生产的实际测线位置图。WEZE河横贯东西,宽度在400~2000米左右,河水深度在1.5~6米左右,河内丛林密布,参天蔽日,水下淤泥厚度达0.5~1米。除非动用大型平板驳船从海上运输,或者动用直升机吊运,否则仪器根本无法从南部搬迁到河北。这样,位于河北的WG-08-1~WG-08-9线、WG-08-14和WG-08-15线将无法按照常规施工。

为了解决仪器无法联接到排列的问题,我们经过详细的踏勘和周密的研究,决定按照如表1所示的施工顺序组织生产。

图4 2008年WEZE工区二维测线位置图

表1 WEZE工区测线施工顺序

由于13~10线仪器车可以直接到点,因此,不存在绕线问题。10线施工结束后,不要收仪器往大号的排列,仪器停点也不再动。由于14线小号端点和10线的11781靠得很近,且均在海里,将其首尾相连,这样,就相当于是一条排列线了。同理,在进行15~17线施工时,仅仅需要将10线与这三条线的交点位置通过两个交叉站和一根交叉线相联接,10线则作为绕线处理。17线施工结束,把17线与10线交点位置的链(LINK)通过增加一个电源站(LAUL)直接连接,这样,17和10线就作为一条绕线实现与9~1线相交,在交点处仅仅通过2个交叉站和一根交叉线而实现绕线接收。

也可以通过多个交叉站和交叉线级联的方式实现绕线的功能。比如,在2007年LT2000区块施工时,有一条测线(LT-07-772.0)交通极其困难,且不与其它测线相交,仪器可到达的最近的停点距离排列还有近3公里。为此,采用8个交叉站、8根交叉线级联方式,将排列引至仪器停点。需要注意的是,所有交叉站的连接必须是同向的,即左右口方向一致,否则无法连通。

三、防水链在海陆过渡带的施工

加蓬项目施工工区均在海陆过渡带。该地区河流纵横,水网密布,大部分测线延伸入海。因此,排列不可避免受潮汐、浪涌、当地水上运输的影响。施工初期,由于缺乏相关作业经验,导致排列受损,部分测线不得不重新布设。经过研究和摸索,我们找到了一种切实有效的适用于该环境下的放线施工方法。

(一)加强防水处理

尽管408XL防水链技术指标是可以达到15米水深,但是,实际使用中却因设备老化、插头磨损等原因,导致插头漏电,影响排列数传。为了提高插头的防水性能,我们在对插头进行常规保养和检查的同时,将准备下水的链两两相连,用塑料薄膜缠绕,再用防水胶布裹紧。放线时,再将剩余的需要下水的插头采用同样的方式进行防水处理。这样,既提高了防水性能,又保证了施工效率。

由于海水的腐蚀性很强,下水的排列收上来后,必须把所有的大、小线插头用WD-40专用清洗剂进行清洗,防止腐蚀,从而影响接触性能。

(二)提高插头处抗拉强度

水中的排列受潮汐、浪涌的影响,拉力足以拉断排列。施工初期,曾发生多起防水链插头处拉断的情况。为此,我们将大线靠近插头处作“8”字形缠绕,固定,然后才连接插头,这样,插头不再受力,从而有效避免了插头处的损坏。

(三)密切注意潮汐、浪涌方向和水深

经验表明,如果测线延潮汐、浪涌方向摆放,设备损坏的几率远远小于测线垂直于潮汐、浪涌方向。因此,沿着海岸线方向的排列摆放时要特别注意,大潮时必须将排列收起来,否则,有可能造成设备损毁。特别是浪涌大的海沟,由于当地木材丰富,水下有极多的巨型木材和树杈,会随着浪涌来回滚动,极可能造成大小线在水底的缠绕,导致排列断线。

四、408XL海缆的使用

当水深大于15米时,408XL防水链无法满足使用要求,必须采用408XL海缆。408XL海缆的好处是,海缆自身防水性能远优于防水链,且抗拉强度也远大于防水链。而且由于海缆自身重量大,也可有效避免潮汐、浪涌导致排列漂移。

典型的海缆与防水链的连接方式如图5所示。

当海缆与防水链通过ULS/UL适配器连接时,与FDU相邻的海缆采集站(FDU2S)第一道无法使用,使用中必须注意。理论上一个电源站可以为30个海缆采集站(共60道)提供电源,实际施工中,为稳妥起见,还是参照防水链的配置模式,一个电源站带40个地震道。与408XL海缆相匹配的是水听器,该水听器适用于5米以下水深。

必须注意,所有电缆插头不得单独受力。海缆上每个插头附近都已设计了金属抗拉挂钩,使用中应将这些挂钩彼此相连,避免插头受力损坏。

如果海缆一端位于排列端点,必须采用专用的海缆堵头堵住,否则插头会漏电。同理,如果排列端点是海缆采集站,也要将不用的那个海缆采集站插座采用专用的采集站堵头堵住。

五、不同地表检波器的选用和埋置

由于工区地表及其复杂,加之位于海陆过渡带,天天刮风,且连续两年反季节施工,雷雨天气频繁,恶劣的自然环境对检波器的选用和埋置也提出了特殊要求。

对于陆上施工,要求所有检波器必须挖坑埋置,按照规定组合图形摆放,以尽量减少风和雷雨对地震道造成的干扰。特殊地形必须遵守相关的行业规定,进行偏移处理。特别是草原地貌,必须将沼泽检波器串逐只挖深坑埋置。丛林中的检波器连线必须妥善放置,防止因刮风牵动检波器而引发地震道乱跳。丛林中由于野生动物活动频繁,当排列通过动物行走路径特别是象道时,必须将大小线全部埋置,否则极容易被野生动物绊起或折断。

图5 海缆与防水链连接示意图

对于沼泽地带,也要尽量按照图形摆放。如果地表腐烂植被和淤泥很深,必须采用“大萝卜”检波器,用下水杆将其尽可能下到表层以下硬的泥土中。

对于过渡带,水深不大于10米,尽可能采用“大萝卜”检波器,10米以上尽可能采用水听器接收。

六、结束语

利用蛇形排列、绕线施工与海缆的优势来解决地表复杂地区放线施工的方法,是可行和实用的。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使用408XL 仪器在平原、丘陵、山地、丛林、沼泽、水网、海陆过渡带等高寒热地带,成功地完成了地震勘探野外施工,均取得了高质量的地震勘探成果。

应用本方法,能实现一些按常规方法无法实现的测线排列布置。方便了施工、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

该方法的应用技术,是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案,它不是机械的,千篇一律的,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地采用多种方法的组合,来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充分发挥好408XL仪器的强大功能。

[1] Sercel.408 User’ Manual.2004

猜你喜欢
绕线检波器海缆
6串1并与3串2并检波器串连接方式对比分析
考虑降损潜力及经济性的海缆选型研究
陆海段不等径海缆匹配方案与载流能力提升研究
110 kV海底电缆-架空线雷击过电压分析
磁阻辅助式绕线转子无刷双馈电机的结构优化
浅谈海上平台间海缆末端抽拉工艺
1000kV接地线收放装置的设计
次级线圈绕线锥度对LVDT静态特性的影响
检波器容差对地震信号接收的影响研究
马达绕线参数对其功能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