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护理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干预作用

2010-07-22 01:55鲍丽萍崔晓青程万良张世芳
四川精神卫生 2010年1期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康复因子

鲍丽萍 潘 晋 崔晓青 程万良张世芳

慢性精神分裂症的康复一直是精神科临床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患者的病程长,病情波动并长期迁延不愈,部分患者需长期住院或反复住院,其生活在与现实社会相隔绝的环境中。长此以往,患者意志活动减退,行为的主动性下降,情感平淡,生活技能退化。而治疗上,单用抗精神病药物往往疗效不佳,如不予以综合干预,不仅影响患者的疾病康复,影响社会功能,甚者还会促使精神活动衰退,导致精神残疾。为此,我院开展了整体护理干预措施,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为我院2006年1月1日以前住院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入组条件:①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标准第三版(CCMD-3)[1]慢性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②病程≥10年,住院时间≥2年;③阴性症状量表评分(SASS)≥60分;④无严重的躯体疾病。符合上述条件者共 100例,其中男 68例,女32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其中研究组50例(男35例,女15例),平均年龄(50.76±7.42)岁;对照组50例(男33例,女17例),平均年龄(48.71±8.54)岁。在研究过程中,对照组有 2例患者因故出院,其中男女各1例,共完成研究98例。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按医嘱使用抗精神病药物,同时给予研究组以整体护理干预措施,而对照组仍维持一般的常规护理。研究时间6个月。在干预前、干预后3个月、6个月分别由两名经专业培训,并取得较好一致性(Kappa≥0.8)的临床护士实施SANS及NOSIE评分评定[2]。整个SANS:分为5个分量表共24个项目,分别为情感平淡、思维贫乏、意志缺乏、兴趣及社交缺乏、注意障碍等。每个项目评分从0分(无)~5分(严重),评分越高,表示患者阴性症状越严重;NOSIE:共30个项目,分 7项因子,每个项目按出现的频度又分为0~4分的5级评分,7项因子中的1~3项为积极因子,4~7项为消极因子。根据积极因子与消极因子的增减情况判断患者生活、学习、工作技能及社会功能恢复情况。整体护理干预措施是由经过统一培训的护理人员专人负责实施,严格执行训练计划、并有安全管理措施。每项措施均有专职护士制订计划、督促执行并对完成情况予以评估,配合奖励及惩罚措施使整个研究过程加以完善。

1.3 整体护理干预措施

1.3.1 实施分级护理 由主管的临床医师依病情轻重医嘱给予其相应的护理级别。一般根据精神残疾的等级、精神症状轻重、体质强弱、自理能力高低,实施三级护理。护理级别越高,病情越重,精神残疾程度亦相应较重。一级护理:由护理人员照顾他们的日常起居。在精神康复治疗中,在护理上以药物治疗为主;二级护理:一般存在中度精神残疾,精神症状大部分消失。由护理人员协助搞好日常饮食、卫生、起居,在护理上以工、娱疗为主;三级护理:其精神残疾的程度轻,严重的精神病性症状业已消失,由护理人员引导他料理自己的生活,在护理上以心理护理为主。

1.3.2 实行开放式管理 依据分级护理,对不同护理级别的住院患者实施不同的开放程度,逐渐增加患者的活动自由度。一级护理的患者由于其精神症状尚未控制,因此存在较严重的自伤、伤人、出走、冲动等症状,对于此类患者,都予以必要的监护,待精神症状获得部分控制,上述症状基本消失、自知力有所恢复时,在护理人员带领下,每天可进行在开放活动场所参加娱乐活动、散步等。只有进入开放管理后,才正式入组评估;二级护理的患者,由于其精神症状已基本消失、无明显的出走、自杀企图、自知力已部分恢复,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由病员组长带领在院内或工娱疗室参加文体活动,如上网、球赛、象棋、扑克、文艺演出等;三级护理的患者,其阳性精神症状基本消失,无冲动伤人、自杀、出走企图、自知力大部分恢复。经主治医师和护士长批准,进入开放管理。

1.3.3 针对性做好心理护理 实施护理干预措施,需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动态、心理需求及完成计划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有必要鼓励患者表达内心的感受和体验。针对其心理问题及时给予心理疏导,增强其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使其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完成各项康复计划。及时纠正患者的负性情绪,定时予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讲解精神卫生、精神疾病的相关知识,使其对自身疾病的表现、诊疗经过、转归预后以及康复有一个全面了解。

1.3.4 开展丰富多样的工娱疗活动 医护人员根据患者各自的兴趣爱好安排适当的工娱活动时间。工疗内容有技术性工疗,艺术性工疗,日常生活性工疗以及田园工疗等。娱疗内容则涉及音乐欣赏、舞蹈、观看电影电视、阅读书刊画报、做体操。球类棋类活动、集体活动长距离散步等项目。白天患者可以院内自由活动,身边可自备少量现金,可在院内小卖部购物、投寄信件、打电话等。也可根据兴趣参加文娱、体育、观赏等活动。同时安排患者外出游玩机会,参加一些集体性的社交活动,逐步增加患者的人际交往能力,与社会的接触沟通能力。同时安排患者参加行为技能训练和职业训练。行为技能训练的项目包括日常生活技能、学习修饰个人仪表、改善人际交往、提高学习和实践能力。分步骤实施:即训练前的可行性评估、制订切实可行的训练目标、系统完善的训练操作程序、训练结果的实际应用等。而职业训练则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工娱疗活动和行为训练后,要根据患者的特长和喜好,结合患者既往所从事的职业特点,进一步进行职业康复的训练。

1.3.5 寻求家庭、社会支持系统 在征得患者同意的前提下,可主动与患者家人、亲朋好友、工作单位联系,鼓励他们探视患者,积极创造良好的探视环境。允许适当的请假外出时间,以保持患者与周围环境的密切接触,与家人、朋友、同事及相关人员的情感交流,允许家人对患者的适度情感表达。

2 结 果

2.1 两组SANS评分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SANS评分比较()

表1 两组SANS评分比较()

由表1显示,研究组在干预前及干预后3个月和6个月SANS评分差异显著(分别为t=4.07,P<0.05;t=9.67,P<0.01),而对照组干预前、后则无显著差异(分别为t=1.98,P>0.05;t=1.78,P>0.05)。两组患者干预前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干预后3个月及6个月后,两组评分均有显著性差异(分别为 t=4.39,P<0.05;t=8.97,P<0.01),说明整体护理干预措施优于一般护理措施。

2.2 两组NOSIE评分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NOSIE评分比较()

表2 两组NOSIE评分比较()

由表2显示,干预前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的病情总估计分、积极因子分和消极因子分差异不显著(P>0.05),而经过整体护理干预措施干预后3个月,两组病情总估计分、积极因子分均上升,消极因子分下降,尤以研究组干预前、3个月、6个月的差异更加显著,其病情总估计:t=12.96,P<0.01;其中积极因子分:t=13.62,P<0.01;消极因子分:t=6.01,P<0.01;两组干预后经NOSIE评分比较(t=5.78,P<0.01),差异有显著性。进一步说明整体护理干预措施对于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作用。

3 讨 论

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是精神科临床的重点和难点,目前有效的手段不多,无论是药物治疗,还是心理治疗,对于慢性精神分裂症疗效均十分有限[1]。无论是经典还是非经典的抗精神病药物,仅能有效控制绝大多数患者的阳性症状,但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的社会功能缺损症状、认知损害症状、精神病残留症状、情感的受损等则效果不明显,而这些症状正是造成患者精神活动衰退,形成精神残疾的重要原因[2]。由于我国目前精神卫生尚未立法,我国经济增长的不平衡,使那些收入偏少的大部分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尚未得到及时、有效、规范的治疗。而患者家属对精神疾病的片面认识,社会的歧视与偏见,又使得部分患者即使精神症状消失,自知力恢复,也不能及时出院,回归家庭和社会。长期的封闭式治疗管理,固定的护理模式,加之精神药物的过度镇静作用,使得慢性患者逐渐增加,此时如不给予积极的干预,不仅可以造成医疗资源的大量浪费,增加家庭与社会的负担,更易导致患者的精神衰退,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3]。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在维持原医嘱治疗的同时,配合以适当的整体护理干预措施可逐渐改善患者的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能力。本文显示,实施前两组的SANS、NOSIE评分无显著性差异,实施3个月后,其两组间的差异即已显现(P<0.05),6个月后差异则更加显著(P<0.01)。说明整体护理有利于改善病情,对恢复社会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延缓精神衰退起到辅助作用。

1 王明兰,杨军芝,张继英,等.对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生活技能训练的研究[ J].实用护理杂志,2002,18(10):214~215.

2 邓凤玲,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缺陷的评估及护理[J].广西医学2003,32(7):1290~1292.

3 孙红娟.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护理对策.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5,12(1):11~12.

猜你喜欢
精神分裂症康复因子
食品防腐剂治疗精神分裂症,靠谱吗
因子von Neumann代数上的非线性ξ-Jordan*-三重可导映射
一些关于无穷多个素因子的问题
影响因子
我的健康和长寿因子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五行音乐疗法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作用的对照研究
脑尔新胶嚢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初步临床观察
氨磺必利治疗精神分裂症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