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80例阴道分泌物常规及BV三项检测结果分析

2010-07-30 05:35朱雅丹
中国医药导报 2010年5期
关键词:酯酶细菌性阴道炎

朱雅丹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人民医院检验科,江苏常州 213002)

阴道分泌物(白带)是女性生殖系统的分泌物,内含乳酸杆菌、上皮细胞、白细胞,正常情况下是无色透明或乳白色。阴道分泌物涂片是妇产科的常规检测项目,其简单、快速、方便,为阴道炎的诊断、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1]。为了解本地区已婚妇女阴道病原菌的感染情况,本文对我院1280例阴道分泌物作常规检测和细菌性阴道病检验,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收集2009年3月~2009年6月在我院妇产科就诊的1280例女性的阴道分泌物,年龄20~59岁。日本Olympus光学显微镜;BV三项诊断试剂盒(北京中生金域诊断技术有限公司提供)。

1.2 标本采集

由妇科医生用两支无菌专用棉拭纸自阴道深部取分泌物,一支置于加有0.5 ml灭菌生理盐水试管中,另一支置于清洁无菌的一次性试管中,立即送检。

1.3 检测方法

先用生理盐水棉拭子涂于玻片上,直接显微镜下观察清洁度,查找滴虫、霉菌,具体操作严格按照卫生部医政司的《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2]进行操作;再用另一支有分泌物无生理盐水的棉拭子做细菌性阴道病(BV)三项检测,具体操作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

1.4 BV三项结果判断

①H2O2浓度:显蓝色为阳性,结果<2 μmol/L;显红色或紫色为阴性,结果>2 μmol/L;②唾液酸酶:显红色或紫色为阳性,不显色为阴性;③白细胞酯酶:显蓝色或绿色为阳性,不显色为阴性。

2 结果

2.1 1280例阴道分泌物常规检测结果

在1280例阴道分泌物标本中,检出清洁度Ⅰ~Ⅱ度的有507例,占39.61%;检出不同病原体的有773例,占60.39%,其中以细菌性阴道炎和霉菌性阴道炎为主,特别是细菌性阴道炎,阳性率达29.62%。具体结果见表1。

2.2 BV联合检测结果中,H2O2浓度、唾液酸酸苷酶、白细胞酯酶、阳性检测情况 见表2。

3 讨论

1280例阴道分泌物标本中,以细菌性阴道病(BV)发病率最高。BV是妇女最常见的生殖道感染疾病,其主要原因是阴道内大量细菌生长繁殖[3]。主要以加德纳菌、游动弯曲杆菌等厌氧菌为主,出现了阴道生态系统的紊乱。以往诊断细菌性阴道病主要采用Amsel金标准法,但该法易受多种因素的干扰,影响其准确性。我院采用的BV三项诊断盒能更加全面地反映BV的发病原因及病程中处于何种阶段,如过氧化氢浓度提示阴道菌群微生态环境是否遭到破坏;唾液酸酸苷酶活性提示阴道内非正常微生物,主要是加德纳菌、游动弯曲杆菌是否病理性大量繁殖;白细胞酯酶提示阴道黏膜是否存在严重炎症反应,只有当三项均为阳性或前两项为阳性时,才能确诊为BV。近年来,由于生活环境的改变以及工作压力的增大,使不少女性处于亚健康状态,这样就容易导致BV感染,从而导致不良妊娠、盆腔炎、泌尿系统感染及术后感染等发病率明显升高[4-5]。因此,要引起重视、及早检查并及早进行治疗,以降低BV感染率。

表1 1280例阴道分泌物常规检测结果(例)

表2 细菌性阴道病(BV)三项检测结果

霉菌性阴道炎也是一种发病率比较高的妇科疾病。霉菌是一种条件致病菌,据文献报道,约10%非孕妇女及30%孕妇阴道中有此菌寄生,但可不引起症状,仅在机体抵抗力下降、念珠菌达到相当数量时致病[6]。 近年来,由于广谱抗生素、免疫抑制剂及皮质类固醇激素的应用,使真菌感染日益增多,另外,有一部分人患有脚气,滥用毛巾、脸盆也可引起交叉感染。因此,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对预防真菌感染很有帮助。

滴虫性阴道炎是本次调查中感染率较低的一种妇科病,其常见症状为白带为黄色脓性、泡沫状,外阴严重瘙痒,其主要致病原是阴道滴虫。阴道滴虫是一种常见于性传播的厌氧性寄生物,在25~42℃环境中能够运动、生长、繁殖[7],在寒冷的冬天活动力较低。因此,在冬季标本采集后要尽快送检,以免漏检。

综上所述,阴道炎是妇科常见疾病,阴道分泌物的检查对阴道感染性疾病起着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作用。笔者认为,应广泛开展健康体检,普及卫生知识,加强预防,以降低其感染率,这样不仅可以减轻患者精神上、生活上的负担,同时也是优生优育、母婴健康的保证。

[1]周卫萍.500例妇科阴道分泌物检查及其感染情况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07,4(4):283-284.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政司.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M].3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324.

[3]何亮,陈群,曾忠铭.细菌性阴道病的诊断方法及评价[J].中国微生物学杂志,2003,15(2):122-124.

[4]崔岚,崔景柏.细菌性阴道病及其实验室检查[J].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4,2(14):210-212.

[5]胡立平,刘利.唾液酸酶测定法在诊断细菌性阴道病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当代医药,2009,16(5):50-51.

[6]邵长庚,符玉良.妊娠妇女的性传播疾病[J].中华皮肤科杂志,1997,30(3):5-8.

[7]刘成玉.临床检验基础[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4:257-258.

猜你喜欢
酯酶细菌性阴道炎
地黄梓醇和乙酰胆碱酯酶作用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细菌性食物中毒事件调查研究
基于羊细菌性疾病的预防控制分析
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的主要方法
阴道炎为什么找上我
喝酸奶能预防阴道炎吗
蜈蚣草化学成分及抑制乙酰胆碱酯酶生物活性研究
新的药根碱三唑的合成与抗菌以及乙酰胆酯酶抑制活性评价
这么全的秘笈好好练,练好就不得阴道炎了
细菌性肝脓肿64例诊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