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边的卡夫卡与布拉格的卡夫卡

2010-08-15 00:42曾艳兵
名作欣赏 2010年9期
关键词:布拉格卡夫卡村上春树

□曾艳兵

早就听说日本出了一个著名作家,叫村上春树(1949-)。近年来,他每出版一部新书便有洛阳纸贵的风行。后来又听说他出版了一部小说,叫《海边的卡夫卡》。半年之后,我国著名的村上春树翻译家林少华就将该书译成了中文,由上海译文出版社于2003年4月出版发行,开印就是十二万册。海边出了个卡夫卡?这个卡夫卡与那个1883年出生在布拉格、1924年悄然离世的卡夫卡有什么关联?不仅我这样自问,我的一些学生和朋友也这样问我。于是,赶紧买来《海边的卡夫卡》,搁置于书架上,待有闲暇便认真翻阅。2009年暑假终于有了这份闲暇和兴致,住在青岛的海边,一开窗便能吹拂到些微海风,而小说的译者林少华的住处仅隔着一座青岛大学的校园。在这种情景下阅读《海边的卡夫卡》,应该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一气读罢小说,感觉海边的卡夫卡与布拉格的卡夫卡还真有些关联。首先,小说的主人公叫田村卡夫卡。村上春树在该书的《中文版序言》中写道:“主人公田村卡夫卡君不是随处可见的普通十五岁少年。他幼年时被母亲抛弃,又被父亲诅咒,他决心‘成为世界上最顽强的十五岁少年’。他沉浸在深深的孤独中,默默锻炼,辍学离家,一个人奔赴陌生的远方。……年龄在十五岁,意味着心在希望与绝望之间碰撞,意味着世界在现实性与虚拟性之间游移,意味着身体在跳跃与沉实之间徘徊。”①这个田村卡夫卡还真有点像卡夫卡第一部长篇小说《美国》中的主人公卡尔·罗斯曼。“16岁的卡尔·罗斯曼被父母送往美国,因为一位女仆引诱他,并生了他的孩子。”卡尔·罗斯曼只身来到远隔重洋的美国,开始了自己的孤苦的求生、历险、磨难生活。就“一个少年离家独自漂泊”而言,两部小说的主要情节是相似的。

其次,这个为自己杜撰了一个名字“田村卡夫卡”的少年显然读过卡夫卡的作品。这些作品包括“《城堡》、《诉讼》、《变形记》,还有奇特行刑机器的故事”②。“奇特行刑机器的故事”必然是指卡夫卡的著名短篇小说《在流放地》了。奇怪的是,这里为何独独将与《海边的卡夫卡》最为相近的《美国》隐去不提呢?小说中那个“猫杀手”琼尼·沃克,他搜集猫的灵魂制作特殊的笛子,这里所展示的残酷和冷酷与《在流放地》的叙述风格颇为接近。

再次,小说中一位女人物佐伯在19岁时写了一首歌,她自己一唱走红,歌名叫《海边的卡夫卡》。歌词如下:

你在世界边缘的时候

我在死去的火山口

站在门后边的

是失去文字的话语

睡着时月光照在门后

空中掉下小鱼

窗外的士兵们

把一颗心绷紧

(副歌)

海边椅子上坐着卡夫卡

想着驱动世界的钟摆

当心扉关闭的时候

无处可去的斯芬克斯

把身影化为利剑

刺穿你的梦

溺水少女的手指

探摸入口的石头

张开蓝色的裙裾

注视海边的卡夫卡③

海边的卡夫卡,更像是梦中的卡夫卡,海中影子式的卡夫卡,后现代碎片式的、重叠式的、变幻莫测的卡夫卡,一个永恒的斯芬克斯之谜。这一点倒在不相关中接近了卡夫卡思想和创作的实质。

当然,海边的卡夫卡与布拉格的卡夫卡,无论是在时间上还是在空间上都相隔太遥远了,因此,他们之间的“相异”恐怕远远大于他们之间的“相似”。

小说开头的引子题为“叫乌鸦的少年”,似乎在影射作为“穴鸟”的卡夫卡。但穴鸟与乌鸦显然不同,译者林少华的解释显得牵强附会。卡夫卡(kafka)名字的发音与表示“鸦”的捷克语“kavka”相同。捷克语卡夫卡(kavka)与德语(Krahe)一样,大概都来自鸟叫声的拟音。但这里的“鸦”并非就是指乌鸦,通常认为是“寒鸦”(Dohle),或穴鸟。当年经营妇女时装饰品店的赫尔曼·卡夫卡的信笺和信封上就压印着这种鸟的浮雕。在《海边的卡夫卡》的男主人公看来,“谁也不肯帮我,至少迄今为止谁也不肯帮我,只能靠自己的力量干下去。为此必须变得强壮,如同失群的乌鸦。所以我给自己取名卡夫卡。卡夫卡在捷克语里是乌鸦的意思。”④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在田村卡夫卡出走的过程中,帮助他的人比比皆是:在长途大巴上萍水相逢的名叫樱花的女子、甲村纪念图书馆工作人员大岛、他的哥哥、馆长佐伯等,都曾对他伸出过慷慨无私的援助之手。而在卡夫卡小说中的主人公们则远没有这样的幸运和机遇。田村卡夫卡与布拉格的卡夫卡以及他笔下的人物是如此不同,以至于我们不得不怀疑村上春树是否别有用心?

另外,卡夫卡的小说情节常常是单一的、纯粹的,卡夫卡并不追求情节的复杂多变;而《海边的卡夫卡》除了故事的主线之外,还有两条副线:1944年山梨县××镇的小学女教师带领全班16名学生去山上采蘑菇,16名学生突然晕倒,失去知觉,两小时后除一名同学外全都苏醒过来,有关部门为此事专门组织调查研究;进入老年的男子中田君与猫的对话,他受小泉太太的委托,帮她寻找丢失的猫胡麻。三条线索在以后故事的发展中常有交叉和重合。总之,村上春树小说的可读性、通俗性、时髦性、商业性远远超过了布拉格的卡夫卡。

村上春树是一个活着就十分成功的作家,多产丰产,举世闻名,作品获奖如潮,版税源源不断,生活富足潇洒,恋爱婚姻一帆风顺,他甚至成了当代日本文学最具号召力的国际品牌,这些不仅与布拉格的卡夫卡迥然不同,简直就是格格不入了。不过他们有一点至少在目前还是相同的,那就是他们都与诺贝尔文学奖无缘。究其原因,卡夫卡在生前太无名了,生前出版的作品太少,况且许多作品最终都没有完成,他始终是一个独力特行用生命写作而又不指望回报的作家;村上春树则已经太有名了,获得了太多的成功,如今不论他自己是否乐意,眼见得他就已经成为了一个通俗流行的作家了。

① 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中文版序言》,林少华译文,译林出版社2003年版,第2页。

②③④ 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林少华译,译林出版社2003年版,第62页,第245-246页,第347页。

猜你喜欢
布拉格卡夫卡村上春树
长大的瞬间
村上春树和他的阳子
卡夫卡就是布拉格,布拉格就是卡夫卡
关于卡夫卡和《变形记》你不知道的故事
和这个世界格格不入,是时候看看卡夫卡了
两次阅读和讲授卡夫卡作品的体会
EMERALD IN THE ROUGH
布拉格之旅
村上春树和他的猫
探究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