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岩课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

2010-08-15 00:45黄丽萍
体育师友 2010年4期
关键词:保护者攀登者岩壁

□ 黄丽萍

引言

攀岩是由登山运动派生出来的一项运动。随着登山运动在我国蓬勃发展,开展攀岩运动在我国迫在眉睫。1987年,中国登山协会派出8名教练员、运动员赴日本(长野)系统学习攀岩技术,从而拉开了我国攀岩运动的序幕。

回顾我国攀岩发展的历程,在过去的二十多年中,我国大学生在这历程中一直担任着主角,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攀岩运动早期的开展是最初的地矿部所属院校:成都地质学院、武汉地质学院、河北地质学院等院校,但随着攀岩运动的不断发展,根据竞技体育发展的规律,很多高校逐渐认识到了在学校开展攀岩运动对学校的作用。如今除了这些原地矿系统院校仍保持攀岩这项运动外还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吉林大学、中山大学等高校也纷纷加入,并开设了攀岩运动这一课程。目前,开展攀岩运动的学校已经从原来的十几所高校发展到现在的三、四十多所高校。

1 高校开设攀岩课程的意义

攀岩运动是一种集娱乐、健身、运动于一体的勇敢者运动,攀岩运动刺激、惊险、挑战性强、富有朝气。攀岩运动有着独特的校园体育文化,能够充分展示当代青年学生崇尚突出自我的个性,攀岩运动作为一项新兴时尚的体育运动能够为他们提供一个展现自我的舞台。此外,攀岩运动还能够锻炼学生的意志力、增强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和责任心。

1.1 培养学生高度的责任心、责任感和团队协作精神

攀岩作为惊险、刺激、勇敢者的运动,安全防护是攀岩运动中的最重要问题。保护者是负责保护攀登人员生命安全的人,攀登者的生命是被握在保护者的手里,所以保护者的职责至关重要!在攀岩过程中,作为保护者,他在保护时必须时刻保持头脑清醒、决不允许开小差、不允许与旁观者谈天说笑,须时刻注意攀登者的动向,特别是攀登者力竭将要脱落的时候。由于绳子有弹性,为了避免攀登者在攀登过程中突然脱落而发生冲坠,保护者在保护时最好不要将绳子留的太松,特别是在攀登者开始攀登离地面还没超过三米时,保护者必须尽可能的收紧绳子。保护者必须待一切保护措施都准备就绪后才能允许攀登者开始向上攀登。当攀登者平稳站住地面后,保护者还需将绳子再松些,也就是给完成攀登的攀登者多些绳子,以便攀登者容易解开铁锁。另外,保护者还要注意根据攀登者的攀登情况及时调整自身位置,占据最佳的保护位置。除了保护者应注意许多事项外,作为攀登者,他们必须与保护者建立起良好的沟通关系,攀登前双方必须事先检查保护点是否安装稳当、安全带是否穿戴正确、保护方式是否使用正确、铁锁是否锁好等等,只有一切保护系统都安置妥当后才能开始向上攀登。攀登者在攀登前必须向保护者打招呼,直到保护者完全准备好并得到保护者的允许后才能攀登。因此,这不仅培养了学生高度的责任心和责任感,而且还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精神。

1.2 锻炼学生的毅力、培养勇于挑战的自信心

攀岩被誉为“岩壁上的芭蕾”,他需要攀登者在不同高度、不同角度的岩壁上能够轻松、准确地完成各种腾挪、转体、跳跃、引体等优美动作。攀岩运动对于攀登者的上下肢力量,腰腹肌力量,手指力量,脚趾力量有很高的要求,对于柔韧性和协调性也有很高的要求;对于攀登者的身体素质要求较高,每个动作都是手指、手腕、上肢、肩部、腹背肌、下肢、踝关节、脚趾运动的有机组合,是一种对全身各部位素质发展的运动。总之,攀岩运动也是一种较高难度的运动,要完成攀登必须经过非常的努力。当攀登者攀登于岩壁上时,目标在望却遇上困难,是放弃、还是继续坚持?这考验着学生的意志力、荣誉感及自我超越的决心。当面对比自己身高还高好几倍的岩壁时,仍依然决定向上攀登,不怕面对过程中的难度挑战,一次一次地挑战成功后,这不仅带来了乐趣与满足,也提升了学生的成就感与自信心,并表现出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心理状态。

1.3 攀岩运动培养学生创造能力

攀岩的岩壁角度可分为俯角、直角、仰角和屋檐四种,岩壁上的支点类型又可分抠 (crimp)、按 (slope)、捏(pinch)、洞 (pocket)等,每个支点的方向及支点之间的位置和距离又是不确定的。所有这些都决定了攀岩没有完全固定的动作,攀岩运动动作组合多样,攀登路线多样,要想做好就必需不断地实践并努力去创造新的动作,发挥自己的想象。另外,攀登者在攀爬前要根据不同的岩壁、不同的线路及个人的状况做出相应的攀登计划与方案,并在攀登过程中对新出现的情况不断地做出调整,采取新的应变对策(即第二方案或备用方案)。这就更需要攀登者时刻保持清醒冷静的头脑,迅速果断地选择最佳攀登动作与路线。因此,攀岩运动不仅可以促进学生感知能力和观察能力的发展,而且还改善和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协调性和反映速度。

2 攀岩课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 学生练习积极性不高

攀岩是项新兴运动,随着目前许多高校里纷纷建起攀岩壁,并开设了攀岩体育课,这样就为许多具有挑战精神的高校学生提供了良好机会。在许多高校中,它们建造的岩壁一般为宽度10米、高度10~15米的大岩壁,按国家体育总局规定,高校体育课每个班的人数至多三十人,那么我们高校体育课的各班学生一般都有二、三十人,另外还有一些高校由于学校学生人数多,教师又较少,有时每个班还会出现四十人的现象,而相对于每班三十位的学生,在攀岩课中教授学生攀爬或攀登基本技术时,所有学生是不可能都在岩壁上进行练习的,学生们只能分组轮换进行,每次岩壁上一般占6~8位,而其他学生6~8位作保护,剩下的在一旁等待和观看,这样容易导致部分没轮到的学生喜欢闲坐一边聊天或无所事事,练习积极性下降。另外,为于美观,许多高校喜欢把攀岩壁建于室外,即露天岩壁,且没搭遮阳和遮雨篷,这样岩壁就会常受风吹雨淋的摧残,容易导致岩壁的钢架及装支点的岩孔生锈,缩短岩壁的使用寿命,大多学生也不愿意在烈日下上课。

2.2 教学进度慢、教学内容不够丰富

攀岩是一项需要借助器械设备进行保护的运动,如果器械设备没安置妥当就会很危险,所以上攀岩课时教师必须时刻观察学生的一举一动、特别关注学生的安全,以及给学生强调安全性问题!为了保证学生的安全性,并确实学有所成,攀岩课的教学进度必须放慢,特别是在教学生进行向上攀登的保护技术及攀登能力的时候。由于学生大多都是第一次接触攀岩,在初次教授保护技术时只挂一根主绳,除了给学生讲解保护基本技术及步骤外,学生还需进行模拟保护练习,待熟悉后才能进行实际操作,而且教师还须时刻监督他们的保护技术、提醒他们相关的保护注意事项,若每位学生都进行保护的实际操作练习,至少需要安排三次课。另外,如果学生练习向上攀登时,对于90分钟的一堂体育课,每次课上设计的每条路线最多只能轮到十位同学进行向上攀登,且每位学生仅有一次攀登机会,若只让学生进行一次攀登当然是不够的,所以也需多安排几次向上攀登的内容。这样,对于整学年的教学计划就不能再多安排些其它内容。2.3学生平时练习机会少、课上容易疲惫

攀岩不像其它的一些羽毛球、足球、篮球或排球等,只要有场地,学生在平时的课外时间就可以带着球相约几位同学一起去练习,而高校考虑到学生的安全性,学生一般只有在攀岩课上才能练习,高校岩壁无论是建在室内或室外,只有专门进行攀岩训练的学生能经常到攀岩场进行练习。由于学生平时练习机会少,那么学生对课上所学的内容就不容易掌握或熟练,对于许多初学攀岩的学生,他们一般左右横移一趟或向上攀登一次后就开始觉得手的前臂发胀变硬,这样就需要休息较长时间才能恢复过来继续练习。

3 对策

3.1 加大投资、完善场地设施

攀岩壁是攀岩教学必不可少的首要设施,岩壁建造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练习兴趣。因此,岩壁的建造最好是选择获得《中国登山协会》指定的厂家来建造,这样建造出来的岩壁会比较规范,且适合开展各种类型的攀岩赛事,实用性高。另外,最好是将岩壁建在室内场馆、不然就是有遮篷的室外岩壁,范围至少12米宽。在攀岩课上,如果岩壁宽度较小,40人/班的课,在岩壁上只能待6人左右进行轮换练习,整节课下来学生的练习强度就较小,降低学生练习兴趣。实际上,建造一个岩壁所需的场地范围并不大,可以靠着内设有钢架的墙壁进行建造,这样既能节省空间又节省经费。此外,攀岩教学中,安全性始终是学校考虑的首要问题,这也是影响大学生参与热情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在进行攀岩练习时,无论何时,攀岩场地的岩壁下方,都须铺上较厚的垫子以作保护,以及购买合乎质量鉴定标准的、足够的攀岩保护器械也是很有必要的!

3.2 培养攀岩教师业务水平

攀岩教师的授课质量也是影响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目前高校着力解决的首要问题。例如,在教学中,学生练习保护时,教师先讲解保护技术的基本原理及步骤、且学生掌握后,不需安排所有学生都进行实际操作,选出10位左右自愿作保护的学生即可,教师在设计攀登路线时,路线尽量简单,直到学生熟练掌握保护技术的操作后再可以把攀登路线变难些;另外,在课程安排上,练习向上攀登时,没有轮到攀登的学生,可以组织他们在边上练习基本攀爬技术(横移)、学习打绳结、学习绳子的整理或进行身体素质练习。

目前,国内从事攀岩运动的教师、教练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毕业于高校的攀岩水平较高的运动员,另一部分是高校里的体育教师。这两部分人各有特点,前者具有较高的运动能力和经验,但是没有雄厚运动训练理论作后盾,后者拥有较高的体育素质和理论基础,往往实践水平不高。因此,前者须在课外时间积极参加相关课程的培训学习,加强自身基础体育理论知识;后者可以参加《中国登山协会》组织的相关攀岩培训课程,并获取相关证书。

3.3 攀岩场对外开放

攀岩运动不该是少数学生的运动,而应该是多数学生共同的运动,因而,高校不仅要利用体育课进行教学,还要在课余时间开展,乃至走出校门,面向社会。即,周末或平时课外活动时间,攀岩场应实行对外开放,让更多学生或攀岩爱好者练习,并促进交流,同时需要有专业人员在场地进行监督和教导。

[1]张庆宝.高校开设攀岩课程的可行性分析 [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5,20(2):80-84.

[2]吴鹏,薛强.高校开设攀岩运动的推力与阻力分析 [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7,23(1):52-53.

[3]吴鹏,于军.高校攀岩运动现状与对策研究 [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6,25(3):117-119.

[4]边志勇,樊海峰.攀岩运动中的安全防护技术 [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7,21 (1):45-46.

[5]黄静,熊昌进.攀岩运动 [M].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05:12.

猜你喜欢
保护者攀登者岩壁
The blind climber 盲人攀登者
一只鼠兔
张志
岩壁野餐会
学校心理咨询师应该怎么办?
多变辅导员
充分发挥少数民族地区图书馆职能作用做民族文献的传承者与保护者
途遇大蟒蛇
提醒有时
建设美丽中国与移民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