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刘伯承的抗日情报战思想

2010-08-15 00:46马克家
黑龙江史志 2010年15期
关键词:游击战游击刘伯承

马克家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法政系 安徽 合肥 230022)

一、抗日情报战的重要性

毛泽东曾经指出:“指挥员的正确的部署来源于正确的决心,正确的决心来源于正确的判断,正确的判断来源于周到的和必要的侦察,和对于各种侦察材料的连贯起来的思索。”只有知彼知己,才能百战不殆。知彼知己是正确指导抗日游击战胜利的前提。谁能获得第一手情报,谁就能掌握战场上的主动。瞬息万变的抗日战场上,情报是可以直接决定抗日游击斗争成败的重要因素。获取、利用抗日战场上的情报,我们在抗日的战场上不会迷失方向。在抗日战争时期,我们的游击武装作战,多处于敌强我弱,敌情严重的环境下,因此,只有充分了解敌我双方情况,熟悉抗日游击环境,从中找出行动规律,并运用这些规律,实事求是地指导自己的游击行动,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要做到这一点,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搞好情报工作。

刘伯承认为,要取得抗日游击战的胜利,加强情报工作已刻不容缓。因为在抗日战争时期,形势严峻,抗日游击战场情况瞬息万变,没有准确的情报,抗日游击武装就有被打败的危险。所以,“查明敌人的部署、地形、道路以及敌人和居民的政治情况,无论是为自己遂行战斗任务而取得下决心的情报,或为遵行上级首长的指示而搜送情报,都成为战斗胜利的主要条件之一。”[1]

二、抗日情报战的目标:使我们的耳目聪明,使敌人耳目聋瞎

刘伯承说,对于情报工作,“我们的要求是:要做到敌人耳目聋瞎的,我们的耳目是聪明的。果能做到这样,那敌人只有‘裸体跳舞’,到处碰壁,甚至于不敢妄动。”[2]

1.使我们的耳目聪明

要使我们的耳目聪明,我们在充分了解自己情况下,必须尽多了解敌情。我情是同敌人作斗争的主观条件,熟知所属部队的长处和短处,才能正确地使用,充分发挥自己的力量。敌情是重点,是前提,“要研究打胜仗的方法,应首先研究敌人的特点”。我们获得敌人情报途径很多,主要途径有:审问敌人俘虏逃兵,询问战地逃出的居民,搜集并研究邮电信件刊物,偷听电话,使用间谍暗探等。对于已获得的情报,我们要去粗存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才能构成正确的判断,定下正确的决心,运用恰当的谋略。“一切材料的取得与整理,特别在判断情况时,须考察来源与实战参证,勿为敌人佯动、伪装、谣言所欺骗。”[3]

他根据多年的战争经验,把对作战行动最有影响的五个要素,即任务、敌情、我情、地形、时间,称之为“五行”,并明确指出,这是打仗下决心的基础。他常说:“指挥员研究情况,要对任务、敌情、我情、地形、时间作综合的估计、考虑,据此而定下决心。”“弄清任务、敌情、我情、地形、时间是定下决心的基础,五行不定,输得干干净净。”刘伯承特别注意了解和掌握敌情。他常说,打仗弄不清敌情,就是“狗戴沙锅乱碰”。在刘伯承的军事著作中,不论哪一次作战的指示、报告和总结,开头都是讲敌情,而且分析的非常详细,非常精辟,对敌人的众寡虚实,动静态势,研究得透彻,因此他对敌人的那些巧计,总是百发百中。

为了弄清敌情,刘伯承非常重视侦察工作。他认为:“侦察无论在任何战斗活动的场合,都是各级指挥员及司令部最重要的职责。敌情、地形和居民的情报,乃是定下决心必要的根据,也是在战斗中一切使用军队不可缺少的根据”。他强调:“首先应在思想准备上提高对侦察与防谍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然后才能开展其实际工作”。侦察是为了“知彼”,防谍是为了“隐己”,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我们的侦察与防谍工作应融合进行,但重点必须放在侦察上面”。他还要求,“每一个军人都应该把侦察勤务当作人民吃饭穿衣的事情一样看待”,“使每一个军人都熟习于不断地侦察情况,尤其速送情报,好适时地、正确地下决心,争取战斗的胜利”。刘伯承不但非常重视侦察工作,而且在侦察的任务、手段和方式等方面都形成了比较系统的理论:敌情侦察是情报侦察的首要任务;形式多样的侦察手段是获得真实情报的有效途径;情报侦察的真正价值在于它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2.使敌人耳目聋瞎

敌人获得我们情报的主要途径有:第一,特务机关装扮着各色各样的人,秘密散布于各要点,收买小孩、小贩、邮差、流氓、僧道、耍把戏的、妓女、相公、窃贼及其他种人员,有计划地构成局外间谍网,侦察我军政要闻和盗取机要文件。但他最厉害的还算是打入我抗战机关作局内间谍。第二,强迫居民察报军情。为达此目的,有拘捕居民以作抵押者,有以烧杀威吓者,在沿铁路两侧及警备区域,大多如此。第三、偷听电话及无线电报。第四、飞机侦察。第五、部队侦察--是用伪军游击队和日军便衣队进行的。当日军进攻时,其先头侦察部队,经常是假装我们八路军。

要使敌人耳目聋瞎,就必须强化侦察、锄奸和反谍工作。“日寇想在‘扫荡’中不扑空,不费力,不吃亏,来消灭我们,曾不断向太行区发展短期的、长期的、局外的、局内的间谍网,直接瓦解抗日军队,始终未变。”[4]因此,我们的军区与野战军,“首先应在思想准备上提高对侦察与防谍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然后才能展开其实际工作。”[5]当然,我们的抗日游击武装的侦察与防谍工作应融合进行,保守秘密、防范间谍、铲除汉奸,应与佯动伪装同时配合实施之,这是战役保障条件之一。

刘伯承指出,要使敌人耳目聋瞎,还必须加强群众性的侦察反谍工作。他说,教育广大的抗战民众,善于保守军事秘密。加强民兵的抗日戒严,实行清查户口,巡查,盘查。无论军民,如发现敌人各种欺骗宣传、分化以及制造骚乱等可疑事项时,应立刻追究,破获与防堵其来源而除去其祸首。抗日游击战争,军民都需要明了敌情,尤其要防范日寇特务机关、宪兵、警察、新民会等各方来的阴险万状、无恶不作的间谍活动。“我们的侦察防谍,应成为大众的运动,并在大众的侦察防谍的基础上,建立军机的侦察防谍。”[6]他进一步阐述道,应使民众尤其是抗日军人深刻了解侦察乃群众性游击战争的有力保障。民众应知道如何察明敌军行动,如何识别间谍,如何防止他们破坏抗战团结等。同时,我们的抗日军队应严守军事秘密,对日寇、汉奸和叛徒施行的任何威胁,不应泄露半点军事秘密。

刘伯承抗日情报战思想,博大精深。它使敌人耳目聋瞎,使我们的耳目聪明。出色情报战使得刘伯承领导的抗日游击战不断取得胜利,使得抗日游击战在抗日战争中发挥巨大的威力。叶剑英曾评价刘伯承的游击战是“太行游击费纠缠,撑住平辽半边天”。[7]日军曾多次感叹:刘伯承的游击战是“支那第一流的游击战术,”[8]难以对付;“长于机动,处处争取主动,兵力转运,灵活迅速,计划周密,命令彻底,善伺时机,巧于出奇制胜。”[9]国民党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卫立煌也评价刘伯承进行的七亘村战斗是“游击,游击,打出奇迹。”[10]

[1][2][3][4][5][6]刘伯承军事文选,第53-289页.

[7]刘伯承回忆录,第二集,第54页.

[8]刘伯承指挥艺术,第17页.

[9]刘伯承元帅研究一,第141页.

[10]刘伯承元帅研究2,第306页.

猜你喜欢
游击战游击刘伯承
陈毅诗记赣南游击战
罗汉滩上打票船 威震闽江破敌胆——闽浙赣游击纵队截击敌运输船纪实
脑壳落了都不怕
脑壳落了都不怕
脑壳落了都不怕
刘伯承首译“游击战”
网络娱乐配音:另类声音的文本“游击”与文化表达
敌后抗日游击战争
元帅刘伯承家训:一定要读书
共产国际与中央苏区红军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