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社会背景下弱势群体心理状况探析

2010-08-15 00:45刘剑霞
党史文苑 2010年14期
关键词:困境心理

刘剑霞

(广州医学院 广东广州 510182)

弱势群体“是一个在社会资源分配上具有经济利益的贫困性、生活质量的低层次性和承受力的脆弱性的特殊社会群体”[1]。自2002年朱镕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第一次郑重地使用了“弱势群体”这个术语以来,弱势群体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国家采取了很多措施来解决弱势群体问题,学术界也对弱势群体问题做了大量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关于弱势群体的心理状况也有不少学者研究过。赵碧波、罗细梅在《大力加强“弱势群体”的思想政冶工作》中认为弱势群体体现在主要具有“相对被剥夺感、不满情绪、自卑妥协倾向、内心抵触心态”。杨孟克在《城市弱势群体思想政治工作新探索》一文中指出,城市弱势群体普遍存在悲观、苦闷、焦虑、迷茫、绝望等消极心理。马宁奇在《关于对城市弱势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一文中对城市弱势群体的思想观念进行了阐释,并对城市弱势群体思想上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理性分析。曾斌荣在《社会转型中的弱势群体心理特征及其思想政治工作》中论述了弱势群体的心理特征。

笔者以弱势群体的心理特征为视角来探讨其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目前,我国属弱势群体的人群约有1.4亿到1.8亿[2],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1%到14%左右,是一个规模庞大、结构复杂、分布广泛的群体。弱势群体普遍没有稳定的收入,面临着经济贫困、政治弱势、社会机会缺失等困境,同时弱势群体的心理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常常会产生自卑、自怜、苦闷、剥夺感和不满情绪等。而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为此,我们要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必须关注弱势群体的心理特征,给予其更多的心灵关怀和人文关怀。

一、目前弱势群体的心理困境表征及其成因分析

现阶段,弱势群体心理问题凸显。有学者指出,弱势群体的“弱势地位不仅带来了生活上的窘迫,更多的是心理上的失衡。而心理上的失衡极大地动摇了个体原有的人生观和行为定势,他们暂时无法以符合社会要求的价值观去审视自身地位和摆脱弱势的方法,在观念与行为上与社会主文化发生冲突,并各类越轨行为”[3]。为此,分析弱势群体的心理特征并探讨其成因显得尤为必要。

1.从表征看,弱势群体都怀有复杂的情感。一是对社会的强烈不满情绪。弱势群体是当代中国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的必然出现的社会分层。“在社会分层的条件下,弱势群体和弱势群体所占有的有价值的社会资源是不平等的,这种不平等的分配必然会引来在财富、权力、声望、教育的占有上处于不同等级的社会成员的各种不同的反应……当一个社会中某些底层成员所拥有的资源不足以维持其在这个社会中的正常生活时,强烈的被剥夺感可能导致对社会的敌意,从而产生反社会的行为。”[4]目前弱势群体普遍对社会和经济改革中的收益程度和现在的收入状况评价都不高,而且存在强烈的不满情绪。2000年全国总工会对国有企业调查显示,81.9%的职工认为相对于社会其他群体,自己属于受益最小的群体,认为职工个人收入下降的占了40%,家庭储蓄减少的占了46.2%、家庭生活水平下降的占了35.8%。其普遍认为改革给国有企业带来的好处最少。[5]另据一项对上海农民工文化生活调查结果显示,农民工每日文娱时间1小时以内的占92.7%,农民工对政府和社会提供的文化服务和他们所处的业余文化现状不满意率竟达到57.1%,满意率仅为0.7%。[6]类似地,下岗工人对企业管理层或者雇主的不满情绪、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对城里人的对立情绪、城里下岗工人对进城务工人员“抢饭碗”的不满情绪、弱势群体对政府机构和官员不良作风的不满情绪等等,都是典型不满情绪的表现。弱势群体在一个相对缺乏信任和社会支持的环境里,这些不满情绪更具有反复性和强化性的特点。弱势群体遇到不平等待遇和劣势境遇时,这种不满情绪就会以一种更明显的方式呈现出来,可能还会上升为仇恨和暴力。

二是悲凉的心态。弱势群体一方面对社会有不满的情绪和气愤的情绪,一方面对自己无力改变这种现状而常常感到自卑和无奈,产生极消极的悲凉情感。有学者做了数字统计:低收入群体中有97.2%的人感到苦闷、焦虑,有74.1%的人感到悲观失望,有53.8%的感到彷徨、不安,只有2.1%的人感到轻松,0.4%的人感到幸福。[7]悲观失望的比例达到74.1%。由于缺乏发泄渠道和话语权,弱势群体遇到困境时通过努力往往得不到解决。弱势群体面临着工资的拖欠、子女教育权的缺失、身份歧视等不平等现象时、权益收到损害时,不良的社会风气进一步加强了弱势群体的自卑心理,使得他们中的部分人失去了与命运抗争的勇气,甚至自暴自弃。比如,农民工进城从事着最苦、最累、最脏的工作,且由于户籍上、体制上、文化上等原因,游离于主流社会,始终被“社会地位边缘化”而求救无门,他们为此常感到悲凉,成为“沉默阶层”,无言中笼罩着无限悲凉的气氛。

2.从内因看,弱势群体没有形成正确的自我定位。弱势群体产生了各种不满和悲凉情绪,与其自身没有形成正确自我定位密切相关。社会心理学的归因理论认为,个体对自己失败原因的归结将决定个体在挫折之后的心理和行为反应。部分弱势群体对自身的利益受损、权利缺失、机会不均等、劣势社会地位往往大部分都归结于国家、政府、社会的原因,而没有考虑自身因素,这种做法“把一切责任推向社会和政府,具有强烈的社会分配不公正、不公平感以及对社会不满情绪,而政府作为公共权力机构、社会的管理者,自然会成为弱势群体的相对剥夺感、分配不公感、对立情绪、逆反心理和群体不满意识的发泄对象”[8]。弱势群体往往忽视了自己的技能、文化、素质、自身竞争能力等内在要素而进行不满发泄,同时弱势群体由于自身的竞争意识、法制意识、文化意识等不强而不会运用话语权。这是弱势群体自我定位和自我归结不当造成的。弱势群体产生也有客观因素,如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分配方式的转变、产业重组和企业兼并等等。但弱势群体忽略了自身的因素而单方面地将自身劣势状况归结为客观因素,这直接导致弱势群体产生不满情绪。

3.从外因看,弱势群体缺乏良好的外部心理支持。良好的心理支持能够形成一个友好、信任的氛围,能够帮助弱势群体正确认识自己,度过难关。目前弱势群体缺乏良好的外部心理支持是其出现心理困境的重要外在因素。

一是强势群体歧视。强势群体凭着资源的占有权和优先权,有意无意地把弱势群体的权益忽略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技术、知识、信息等相对倾斜于强势群体,并产生了“马太效应”,导致强者更强,弱者更弱。同时,强势群体在获取利益和行使权益时往往没有将弱势群体考虑在内,特别是转型期的法律、行政法规和政策的不完善,很多强势群体有机可乘,占有和剥夺全体社会成员的共享资源。有些政府官员没有利用手中权力帮弱势群体维权,反而对弱势群体的生存权、发展权的缺失视而不见,更甚者还利用手中权力加重弱势群体的劣势,逼得弱势群体无路可走。

二是弱势群体内部的利益纷争。弱势群体是一个庞大的群体,其成分非常复杂,在弱势群体中间有着不同文化、工作和心理背景,处于同一个社会阶层,面临着相对较少的社会资源,他们都产生了一种紧张的竞争心态,因此弱势群体面临着内部利益的争夺、分化等问题。这些利益分化使得弱势群体之间没有形成良好的相互宽容、相互搀扶、相互鼓励的氛围。弱势群体在从事工作同时还会遭受同行的妒忌和排斥。如农民工进城与城市下岗职工的利益争夺。由于农民工不怕苦、不怕累,苦力活、脏活、危险活都肯干,而城市下岗工人却没有清楚认识自己,眼界高,没有放下架子,所以常常不愿意尝试这些工作,但是同时又对农民工产生妒忌和怨恨心理,认为农民工抢了他们饭碗,在心理上和情感上对外来工怀有排斥倾向。这让外来工产生了强烈的自卑感和“非市民”感。

三是社会对弱势群体的错误理解。弱势群体“由于先天、意外的种种不幸和遭遇,造成生理、心理上与常人产生了变异,并拥有特殊的话语体系和行为方式,导致在交往中会遇到很多的障碍和隔阂、缺乏直接的沟通,甚至遭到误解和曲解,尤其在升学、择业、婚姻等方面常常受到限制、歧视和不公正的对待”[9]。弱势群体面临巨大的生存、经济、利益的严重受损、机会流失等压力的同时,也面临着强大的社会压力,缺乏群体认同感,整个社会普遍对弱势群体持鄙视态度,认为他们是靠政府补贴吃饭,没有努力地找工作。弱势群体在公共场所普遍都会有自卑心理,再加上人际关系冷漠,温暖感愈来愈少,凄凉感倍增,出现悲凉心理不足为奇。

二、关注弱势群体的心理困境,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诉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实现社会秩序稳定和人民安居乐业。弱势群体这些心理困境与我们构建和谐社会是背道而驰的,我们必须重视弱势群体的心理困境,给予他们心理关怀,形成一个良好、安全、信任和友好的社会氛围。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考虑。

1.鼓励弱势群体认识自我,重找信心,形成正确的自我定位。一是指导弱势群体重新认识自我,深入地分析自身情况,找出自己的强项和弱项。弱势群体要充分了解自己的就业本领,要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适合自身的、能够发挥能动作用的职业,尽量避免去尝试自己所不熟悉或者不能胜任的工作,避免碰壁产生自卑和怨恨心理。弱势群体从事能够发挥其主观能动性的职业,才能在工作中找到乐趣、找到尊严和自信。二是鼓励弱势群体积极进取,自强不息,对成败能正确归因。指导他们既要认识到社会资源分配的不平等,生活、工作上、子女读书上的许多困难迟迟得不到解决,客观因素是一个重要原因。同时也要教育弱势群体,自身劣势地位跟自身内在因素有很大关系,比如自身的努力程度、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竞争意识和商品意识等等这些都能在某种程度上改变弱势群体的劣势地位。弱势群体如果单方面归因于客观因素,就常常会产生对社会的不满情绪、被剥夺心理、悲凉情感等。

2.建立弱势群体心理困境工作机制。第一,当地政府、相关部门或者单位应根据弱势群体的心理特点设立相关弱势群体的心理检测机构。成立弱势群体心理辅导的工作小组,定期为弱势群体提供相关的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不定期地对弱势群体进行心理检测和心理状况调查,做好数据的分析,有针对性地开展弱势群体的心理咨询和辅导工作,并将数据送往分管的行政部门,根据情况有所作为。第二,建立弱势群体的宣泄机制。弱势群体在社会发展中面临着众多压力,没有真正分享到社会改革的利益,所以常常不满和感到压抑,这种压抑单纯做思想工作是不够的,必须注意弱势群体不满情绪的宣泄,否则将会带来社会的不稳定。近几年很多农民工因工资拖欠问题采取自杀、报复、其他危险性的行为来向老板、社会示威。因此,要建立弱势群体的宣泄机制,设立一些弱势群体活动中心、交流中心、留言板、回音壁、热线电话,和举办大型百姓论坛咨询活动等等来给弱势群体提供一个宣泄的渠道。

3.优化社会环境,给予弱势群体良好的心理支持。“从理论上说,和谐社会就是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用社会学的术语表达就是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社会。”[10]而弱势群体心理困境的形成,很大程度上是不能从社会中取得心理支持,常会受到误解和歧视,这一群体独特的话语体系,令其缺乏正常的社会交往和社会沟通。因此应在整个社会中形成良性、友好的社会氛围,全社会都来关心弱势群体。人们应认识到弱势群体并不是我们社会的寄生虫,而是社会发展过程中导致的一种现象,他们未能及时享受到改革开放的成果,没有能通过有效的途径解决自己的困境问题。我们社会要对弱势群体持有积极的态度,政府补贴和社会资助尽量解决弱势群体生活困难、劳动部门要充分考虑弱势群体特点提供相关工作、教育界要想办法解决弱势群体自身和子女受教育的困难、有关法律部门要注意维护弱势群体的政治权利、法律界要尽可能为弱势群体讨回公道和维护他们缺失的利益等等,只有整个社会都来关心弱势群体,帮助弱势群体,让弱势群体取得足够的心理支持,让他们感觉到社会的关心和温暖,这样他们才能走出心理困境。

4.要拓展和优化自身人际关系,给予情境关怀。由于弱势群体独特的社会地位和话语体系,他们的生活圈子很窄,社会关系局限,所以弱势群体一方面在社会面临着压力和屈辱,另一方面又很难在自身的关系中找到精神依托和精神动力。我们应做以下的努力:一是在优化社会环境的条件下,鼓励弱势群体积极地建立自己的人际关系。要大胆和豁达地接受自己的现状,要有自强不息和顽强的精神,要对自己充满信心,要相信目前的困境只是暂时的,要勇敢地、自信地与别人相处,不应觉得自己矮人一等。二是家庭情境关怀。弱势群体的亲戚朋友要多关心和体谅他们,要给予他们心理支持和情感支持。弱势群体家庭要形成和睦、和谐、宽容的氛围,让弱势群体在家里得到放松和宣泄,找到情感支持。三是社会情境关怀。整个社会都要形成一个宽容、和谐、互助、互爱和宽容的和谐气氛,国家和政府要出台一些政策和相关措施来解决和谐社会下的弱势群体问题,让弱势群体感觉到社会的关心、国家的关注。通过这些情境关怀,弱势群体能在弱势和劣势中找到动力,而不会一味地放弃和责怪社会,相反会更主动、更积极地面对人生、面对困境,会不断地认识自我和提升自我,逐渐地走出心理困境,整个社会就会形成一个良好和谐的氛围。○

[1]郑杭生.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发展研究报告[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2]郑杭生.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发展研究报告[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3]马皑,乐国安.弱势群体与心态失衡[J].政法论坛,2004(3):155-163

[4]房文翠.和谐社会与弱势群体权利保障――以农民工权利为视角[J].学术研究,2006(4):89.

[5]罗燕冰.浅谈当前社会“弱势群沐的思想状况及教育”[J].四川教育掌院学报,2003(9)增刊:106.

[6]上海市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编.科学发展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研讨会论文集[C].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490-491.

[7]陈成文.社会弱者论[M].时事出版社,2001:95.

[8]陈岚.转型期社会弱势群体及其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9]李学红,郝华.弱势群体的心理确实及其关怀[J].甘肃理论学刊,2003(3):55.

[10]郑杭生.和谐社会与社会学[J].新华文摘,2004.

猜你喜欢
困境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困境
心理感受
“邻避”困境化解之策
我国雾霾治理的困境与出路
论狭义平等理论的三重困境
心理小测试
刑事禁止令执行的困境及完善
让心理描写点亮全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