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要闻

2010-08-15 00:52
科技传播 2010年8期
关键词:科技

科技,支撑玉树抗震救灾

探寻废墟中的生命迹象、救治受伤害的身体、抚慰脆弱的心灵,在玉树地震灾难救援中,一股股科技的力量在汇聚和发挥作用,为夺取抗震救灾斗争的胜利提供着有力的技术和智慧支撑。

科技救灾,组织先行。玉树地震发生后,科技部门迅速行动起来,统筹协调相关工作,充分利用现有的信息平台、技术资源和先进技术成果,积极主动地为抗震救灾提供科技支持。科技部、中科院、国家减灾中心等都在第一时间启动科技救灾应急机制,成立科技救灾工作领导小组,研究部署科技抗震救灾工作,落实抗震救灾的应急科技项目,发挥资源环境和高技术领域关于地震、遥感、通讯等方面的技术储备作用等。

科技人员克服高原缺氧、低温少电等多种困难,为科技救灾奉献着他们的知识和智慧。在灾区救援的第一线,来自地震、地质灾害、卫星通讯、水利、生态环境、社会管理、民族文化等领域的专家学者们,及时地传输和处理灾区的图像信息和数据,现场指导救灾部队和受灾群众的防疫工作等,在灾情监测和研判、次生灾害防治等方面发挥科技服务作用。另外,他们还积极向中央和当地政府提供服务与咨询,提出技术对策建议,为救灾抢险、恢复重建决策提供科学决策支持。

当前,玉树的抗震救灾任务仍然十分艰巨。我们相信,广大科技人员一定能充分发挥科技的力量,为抗震救灾做出更大贡献。

《科技日报》

考古发现迷你恐龙体型似狗头骨桃子般大小

一提起恐龙,我们脑海中浮现的往往是那些张牙舞爪的庞然大物。但是美国和加拿大的古生物学家在美国得克萨斯州发现的一种恐龙有些特殊,它的大小可能跟狗差不多。

据美国媒体4月20日报道,这种被称为得克萨斯蜥鸟盗龙的新品种生活在7000万到8000万年前,是双足肿头龙的一种,在宽大头骨上长出的角有点类似于今天的麝牛和南非黑水牛。2008年1月,加拿大蒂勒尔博物馆的古生物学家达伦-坦科在得克萨斯州的大本德地区偶然发现了这种迷你恐龙。

“我当时正在一片恐龙骨床地瞎转悠,不经意低头间发现个外型奇怪的化石躺在地上,我下意识地把它捡了起来,端详了半天意识到这是某种生物的头骨,大概只有桃子那么大。”

由于头骨化石这么小,专家推测得克萨斯蜥鸟盗龙的体型应该跟狗类似。眼下,科学家们正在寻找这种恐龙完整的骨骼化石。

新华网

全面推进科技进步法的贯彻实施

4月2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路甬祥近日率全国人大常委会科学技术进步法执法检查组在四川省检查时强调,党和国家作出了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决策,把自主创新作为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中心环节,赋予科技进步新的历史使命。我们一定要认清面临的形势和任务,认知当代科技与经济发展的规律,全面推进科学技术进步法的贯彻实施,努力加快我国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的步伐。

4月15日至20日,路甬祥及检查组先后深入到成都、乐山、阿坝、绵阳、德阳等地,考察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5•12”汶川地震灾区,了解法律实施情况,听取当地政府及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四川省把贯彻实施科学技术进步法、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与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紧密结合起来,取得了显著成效,积累了可贵经验。

路甬祥强调,要通过执法检查,进一步提高全社会对实施科学技术进步法重要性的认识,加快相关配套法律法规制度建设,形成良好的法制、市场和文化环境。要运用政策和市场机制,确立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促进产学研结合,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造就创新创业人才。要更好地发挥科技的支撑引领作用,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要依靠科技进步,增强我国灾害预防、抢险救灾能力,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

《人民日报》

我科学家发现世界首批耐高辐射真菌为环境修复、核废料处置等提供可行途径

来自我国新疆的科学家在世界上首次发现并分离出一种耐高辐射的真菌和一种放线菌,地球微生物家族中又多了两种耐高辐射的成员。

“在一般的情况下,人在5戈瑞(辐射强度的计量单位)的辐射下只能存活1小时(广岛和长崎原子弹爆炸的辐射剂量即相当于10戈瑞);普通细菌在2000—5000戈瑞的辐射下也会全部死亡;而我们发现并获得了耐10000—30000戈瑞辐射的微生物。”4月7日,新疆农业科学院微生物应用研究所研究员石玉瑚说。

2003年起,新疆农业科学院微生物应用研究所在科技部支持下,对新疆高放射性污染土壤进行了耐辐射微生物资源研究。去年年底,终于获得了耐10000—30000戈瑞辐射的各类细菌、放线菌、真菌(含酵母菌),并初步确定耐辐射微生物新科1个,新属10个,新种20多个。其中耐辐射放线菌和耐辐射真菌是世界上首次发现和分离出来的。

石玉瑚认为,发现耐辐射真菌的最大意义是实现了耐辐射微生物从原核向真核的跨越。“这为探索耐辐射微生物的生命起源与进化提供科学依据,也为世界气候变化对生物影响提供新的解释”。

此外,这些微生物作为生态系统的积极参与者,对于环境修复和维持生态系统平衡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由于耐辐射真菌具有超强辐射抗性,将为污染环境修复治理、核电站与核废料的安全处置、航天航空应用、农业及医疗新产品研发等提供可行途径。

《科技日报》

4月22日奇特天象:火星与弯月上演“星月童话”

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王思潮4月21日向记者通报,4月22日晚火星与弯月将为公众上演一出“星月童话”的好戏。届时,只要天气晴朗,公众可欣赏到火星与月亮近距离接触的美妙情景。

火星是地球轨道外的第一颗行星,呈红色,荧荧像火,亮度常有变化,而且在天空中运动,有时从西向东,有时又从东向西,情况复杂,令人迷惑,所以我国古代叫它“荧惑”,有“荧荧火光,离离乱惑”之意。而在西方古罗马神话中,则被比喻为身披血色战袍的战神“玛尔斯”。

王思潮介绍,火星合月每个月都会发生,但由于火星观测受条件好坏的影响,这一天象可观赏性也会有所变化。值得庆幸的是,今年上半年,火星的观测条件都比较理想。

王思潮介绍,当晚农历初九的上弦月和火星相会。夜幕降临后火星位于南方高空,与半个月亮相互辉映、齐放光芒。加上附近的天空没有太明亮的星体,这一天象清晰度极高。红色的火星与皎洁的月亮在苍穹“深情相望”,为春日的夜晚增添了无穷情趣。

新华网

德科学家研究发现乳腺癌和卵巢癌易感基因

德国癌症援助协会4月19日发表公报说,德国研究人员最近发现了可导致乳腺癌和卵巢癌的一个新易感基因。

公报说,由德国12所大学研究人员参加的德国家族性乳腺癌和卵巢癌研究组织对1100个有家族病史的家庭进行了基因组相关性研究,并发现了这个被命名为RAD51C的新易感基因。

有关专家说,此前人们已知的两个乳腺癌和卵巢癌易感基因是15年前发现的,分别为BRCA1和BRCA2,它们发生变异会导致乳腺癌或卵巢癌。本次接受研究的家庭成员已被确认没有BRCA1和BRCA2基因变异。

研究人员说,因为目前只有大约60%的高风险家庭携带已知的乳腺癌和卵巢癌易感基因,乳腺癌和卵巢癌可能还有其他易感基因。确定易感基因是提高早期诊断率的重要前提。

新华网

中科大研制成功基于龙芯3A的万亿次计算机

近日,我国首台采用国产高性能通用处理器芯片龙芯3A和其他国产器件、设备和技术的万亿次高性能计算机KD-60,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深圳大学联合研制成功,并于4月17日通过专家鉴定。这是继2007年底中国科大成功研制基于龙芯2F处理器的高性能计算机KD-50-I后,我国高性能计算机国产化的又一次重要突破。

该机采用单一机柜,集成了80余颗龙芯3A处理器,理论峰值计算能力达到每秒1万亿次。系统硬件由10个1U(标准机箱高度)的计算节点、1个2U的服务节点和显示终端、2个1U的48端口千兆以太网交换机组成;系统软件以开源软件为主,其中包括针对龙芯3A处理器体系结构专门优化的GotoBLAS 2数学函数库,以及自主研发的图形化系统监控软件KD-60 Monitor1.0,具有兼容性强、易维护、易升级、易使用等特点。

人民网

我首套同步智能无人机巡检系统成功试飞每飞4架次相当20名巡线员一天工作量

“起飞!”4月7日上午11时46分,在500千伏川泰Ⅰ、Ⅱ线雪野湖段,随着操作人员一声指令,一架长不到3米、高不到1米的无人驾驶直升机平稳地飞向川泰Ⅱ线88号塔,按照预设的三维度对输电线路、铁塔进行拍照和视频拍摄,并将检测到的数据和图像实时传输到地面测控车的监控后台上。

这是山东电网首次使用无人机巡检,也标志着由山东电力集团公司自主研发的国内首套同步智能电力线路无人飞行巡检系统,首次在带电线路上成功试飞。此次试飞共15分钟,巡检1.6千米线路、6基铁塔,巡检区域地形复杂,对无人机巡检系统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测试。

智能无人机巡检系统分为无人直升机平台和检测系统两部分,无人直升机平台负责完成飞行任务,检测系统负责完成输电线路和杆塔的检测。该系统可对110千伏—750千伏输电线路巡检,每次飞行时间可达1小时,每小时巡检线路20千米。每飞4个架次相当于出动20名巡线员一整天的工作量,而且不受地理环境的限制,应用前景广阔。

据介绍,我国现行的输电线路巡视、检修、维护模式,劳动强度大,工作条件差、劳动效率低,已不适应电网发展和管理的需要。2009年1月,国家电网公司正式立项研制无人直升机巡线系统,承担这一任务的山东电力集团公司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成功研发出这套系统。目前,无人机巡线系统已实现了一键式自主升降、航线自动跟踪、轨迹实时展示、三维程控飞行、可见光与红外双重测试、自动巡检、多路双向同步传输、安全预警策略、红外热图分析等九大功能。

《科技日报》

科学中国人2009年度人物揭晓46位专家获此殊荣

科学中国人2009年度人物4月24日在京揭晓,王大珩、殷瑞钰、王正国、陈清泉等11位院士和西北工业大学航海学院院长宋保维等46位我国科技界专家获此殊荣。此外,两院院士王大珩、中国地质大学原校长赵鹏大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院长房建成还分获终身成就奖、最受公众关注奖和杰出青年科学家称号。来自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的领导为获奖科学家颁奖。

科学中国人年度人物评选活动旨在奖励为国家科技发展作出卓越贡献的科技工作者,弘扬他们自主创新、艰苦奋斗、永攀高峰的科学精神。科学中国人年度人物评选始于2002年,至今已推选出钱学森等200余位优秀科技工作者。

《科学时报》

航天科技“扮靓”上海世博

上海世博园区五大永久建筑之一世博中心的楼顶,一眼望不到尽头的黑色屋顶在太阳照耀下熠熠发光,这片“黑色屋顶”是中国航天人为世博会提供的太阳能光伏电站。

“就像卫星飞船在太空中利用太阳能帆板获取能量一样,兆瓦级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项目能将光能转化为电能,为建筑提供供电支持。”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仅世博中心就建成了1兆瓦太阳能发电项目,占地8000平方米左右,可实现年发电100万度、年二氧化碳减排900余吨。

在整个世博园区,世博中心、中国馆、世博主题馆这几大永久性建筑都应用了这一技术,这也是世博历史上最大规模地应用太阳能发电技术。更让人称道的是,该项目还实现了智能化操作,太阳升起时自动开机发电,太阳落山后则自动关机。

该负责人介绍,除了光伏太阳能电站助力“低碳世博”外,北斗导航卫星技术让车辆信息实时可控;航天车载导航地图让园区漫游轻松愉快……一大批航天科技最新成果为园区游览和管理提供了便利。

中国科协

日本研发治疗肺癌新方法 向咽喉喷入化疗药物

日本东京理科大学研究人员日前研发出一种通过向咽喉喷入化疗药物治疗肺癌的新方法。这种可以降低化疗副作用的新方法,在利用老鼠进行的实验中获得成功。

新方法使用了被称为“脂多糖”的物质。研究小组将混有脂多糖的液体喷到患有肺癌的老鼠的气管中。两周以后,没有进行新方法治疗的老鼠,其肺部出现了多个恶性肿瘤,但是通过新方法治疗的老鼠,其肺部几乎没有发现恶性肿瘤。

研究人员认为,这是由于脂多糖激活了老鼠体内发挥免疫作用的巨噬细胞,最终杀死了癌细胞。另外,由于这种喷入法可直接向肺癌细胞投放脂多糖,所以不容易出现副作用。

今后,研究人员准备继续改良让脂多糖到达肺部的方法,并在一年后进行临床研究。

新华网

英研究揭示沙门氏菌感染细胞机制

英国一项最新研究说,沙门氏菌在感染细胞时采取了严格的“三步走”战略,这一发现有助研发针对沙门氏菌的新药物。

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研究人员在新一期美国《科学》杂志上报告说,他们研究发现,沙门氏菌细胞在感染目标细胞时遵循以下步骤:首先,在自己表面形成一个针状突起,以此建立和目标细胞之间的接触;然后,一些专门的蛋白质会通过这个突起抵达目标细胞,破坏目标细胞的细胞膜,打出一个“洞口”;最后,沙门氏菌细胞通过“洞口”向目标细胞释放真正具有毒性的蛋白质。

领导研究的戴维•霍尔登教授说,沙门氏菌这样做,可以保证感染的成功率。

沙门氏菌导致的沙门氏菌病是一种常见的通过污染食物传播的疾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包括头痛、恶心、腹痛、呕吐、腹泻、发热等。研究人员希望,在探明沙门氏菌感染目标细胞的机制后,可以研发出更有效的药物或疫苗。

新华网

猜你喜欢
科技
点亮科技之光
科技向善
科技赋能未来
韦地科技
笔中“黑科技”
春之希望:期待未来科技之花开放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