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加强空军预备役部队建设的几点思考

2010-08-15 00:43广州军区空军军务处动员办
国防 2010年12期
关键词:现役预备役军事训练

■ 广州军区空军军务处动员办 杨 忠

空军是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的主要作战力量,也是平时遂行非战争军事任务的重要力量。新形势下,必须调整加强空军预备役部队建设,增强空军履行我军新职能使命的能力。

(一)要切实将空军预备役部队纳入军队建设总体规划。根据空军预备役部队通常与现役部队同步使用的实际,后备力量建设与常备军建设应协调发展。为此,必须把空军预备役部队纳入军队建设总体规划和部署之中。总部、空军、军区首长机关,都应把空军预备役部队建设纳入视野,摆上位置,积极为空军预备役部队与现役部队同步生成战斗力创造条件。要改变目前只有少数业务部门抓预备役部队建设的状况,明确各级首长各机关抓预备役部队建设的职责,真正形成合力。通过纳入计划、纳入职责、加强指导,真正解决基础设施、战备工作、装备保障、编组布局、人才培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不断提高空军预备役部队质量。

(二)要以任务需求为牵引组建空军预备役运输部队。当前,军事斗争准备继续推进,部队还承担着繁重的非战争军事任务。不管是正常的战备训练组织部队机动,还是执行非战争军事任务,都可能涉及大量人员、装备、物资的远程投送。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快速到达目的地的理想方式就是“空运”。2008年抗击低温雨雪冰灾、汶川特大地震等非战争军事行动,大量的装备、人员、物资通过远程空运投送,调动了大量民航飞机进行保障。和平时期尚且如此,战时空运需求矛盾将更加突出。因此,要紧紧围绕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和军事斗争准备要求,坚持以任务为抓手调整预备役部队结构。当前,国内民航系统设备先进、基础设施完善、运力资源雄厚、人才密集、机制健全、管理正规,且大部分专业与空军部队对口,部分设备和技术水平相对部队高得多,蕴藏着丰富的国防潜力。空军可依托地方民航公司、民用机场及现役部队部分留守机场组建预备役运输部队。

(三)要把握规律特点强化空军预备役人员军事训练。信息化战争对空军后备力量建设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空军预备役人员的军事训练水平能否达到作战需要,是空军预备役部队质量高低的基本标志。这个问题解决不好,空军预备役部队规模再大,也是没有战斗力可言的。必须把预备役人员的军事训练作为提高空军预备役部队质量的中心工作来抓,要结合组建大会、下达命令、军服发放仪式等时机,组织预备役人员开展职能使命教育、战斗精神培育,增强他们的军人意识、纪律意识和战斗意识,奠定参加军事训练的积极性。扎实抓好入队训练,进行条令条例、队列基础和防护救护等训练,提高军事素质和基本技能。加强与现役部队的协同训练,突出抓好部(分)队训练,定期组织快速动员和保障演练,积极参加现役部队实兵演习,在训练演习中锻炼队伍,提高能力。提高军事训练的科技含量,尤其要提高预备役人员对武器装备的使用、维护能力,部队现有装备需要什么技能就训练什么,使预备役人员的专业技能与武器装备性能基本衔接。

猜你喜欢
现役预备役军事训练
借助军民协同创新发展,构建网络化模拟军事训练体系
快速高效的以色列预备役部队
基于对抗解释结构模型的军事训练方法可推广性评价模型
军队改革的又一站:解放军预备役部队
地方高职学生军事训练组训模式创新构想初探
轰运“摇篮” “鲲鹏”振翅——空军哈尔滨飞行学院某旅改装现役轰炸机缩短飞行人才培养周期纪实
中国空军最新主力战机亮相珠海航展
预备役部队军官基础训练应坚持实战化方向——以某预备役部队军官基础科目抽点式考核为例
对做好预备役官兵编配工作的粗浅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