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学生军训质量的几点思考

2010-08-15 00:43广西军区学生军训工作办公室梁晓谊
国防 2010年12期
关键词:军训军事理论

■ 广西军区学生军训工作办公室 陈 明 黄 勇 梁晓谊

多年的工作实践证明,开展学生军训工作是一项利国利民利军的正确举措,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同和支持。但由于普及时间不长,管控方式滞后,学生军训工作在一些地方还存在重形式轻内容、重过程轻效果等问题,因此应努力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不断提升学生军训质量效益。

一是完善学生军训基层机构设置。设置科学、职能完善的学生军训工作机构是有效组织各项军训工作的基本保障。目前,从国家到省(区)一级的军地学生军训工作机构普遍得到重视和加强,但在涉及具体落实工作的基层军训机构发展问题上却显得较不均衡。普通高校武装机构撤并数量多,缺乏主抓学生军训的承办部门;县一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受编制名额限制,学生军训工作人少事多的矛盾十分突出,应下大力加强学生军训基层机构建设。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参照省、市一级做法,认真落实学生军训工作联合领导小组和办公室编制,办公室可设置在县人武部,军地要派人具体分管;要加强高校基层武装工作建设,依法保留和适当新增高校武装部,充分发挥其校党委“军事部”的参谋职能和“专司武装”的工作职责,确保各级有关加强学生军训工作的方针、政策扎扎实实落到实处。

二是创新学生军训教学模式和组训方法。在军事理论教学上,必须坚持以《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为主导,完善课程设置,具体应做到:以大纲规范建立健全制度,严格按纲施训;教学方法上应改变“脱离形势任务讲理论”的“填鸭式”教学,通过引入案例教学、信息化教学等方法手段提高理论教学质量;立足以国家意识为主线增强理论教学内容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力争做到“四个结合”,即军事理论与现代战争实践相结合,与我国国防战略和国防建设的实际相结合,与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和敏感问题相结合,与国内小环境和国际大背景相结合,不断拓展军事理论教学的理论内涵。在军事技能训练上,要针对当前学校自训力量不足、部队驻训任务过重等影响军训质量的“瓶颈”问题,大力发展学生军训基地化驻训。要用好用足现有的民兵预备役训练和学生军训基地,以市一级为单位统筹安排院校的组训时间,变当前的每年定期训练为全年分期分批训练,同时合理调配驻军、武警和民兵预备役人员等组训力量,按大纲要求规范训练内容、训练标准和评价尺度,确保学生军训质量始终成为受训院校教学质量检验体系中的一道“硬杠杠”。

三是强化学生军训质量考评机制。学生军训各项工作均应实施必要的质量评估和考核验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生军训工作办公室要紧紧围绕提高军训质量的标准要求,制订检查评估细则,加大监督和考评力度,不仅要加大对训练内容和计划的审查,还要加大对机构设置、按纲施训、考核验收等一些重难点问题进行专项检查和治理,着力解决制约学生军训工作质量的各种倾向性问题。充分发挥奖惩的激励和警示作用,不仅要扩大“奖”的影响力,还要加强“惩”的执行力,尤其要重视对学生军训工作中违规问题和严重事故的查处,切实把“惩”落实到具体单位和具体人员上,以维护学生军训工作的正规秩序。

四是推进军事理论师资队伍建设。尽管开展学生军事理论教学工作已经有一段时期,但当前军事理论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仍然是师资力量不足、教学水平不高。应通过在职进修、参加军事教育培训和军事学术交流等多种渠道,切实提高军事理论教师的政策理论水平和教学实践能力。要充分发挥军队系统开展学生军训工作的优势,依托省军区学生军训办公室和驻地军队院校学生军训教研室,分期分批对地方军事教师进行轮训,边训边考,使军事教师队伍的知识结构始终能够适应形势任务需要。同时,还应切实将军事理论教师纳入院校师资力量体系,确定他们的研究目标、发展方向和待遇标准,确保吸纳和激励更多的优秀教师加入军事理论教学工作中。

五是加大学生军训综合保障力度。学生军训保障工作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军训质量的高低,是一项不是“中心”却影响“中心”的工作,必须强化有关各方的协作意识和责任意识,军地合力抓好保障。首先要形成可靠的经费保障机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积极会商本级地方财政部门,将学生军训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保障范围,并结合实际逐年递增,确保军训工作发展需要。其次要加强军训器材保障。要紧贴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特点,丰富完善学生军事理论教学课件;结合教学课目和内容,采取自购、自制、租借等手段添置必备的军训器材等。第三要加强基地化训练保障。要将学生军训基地建设作为提高学生军训质量的一项重要工作予以重视,通过有计划、有步骤地建立和完善学生军训基地,加速推进军训工作基地化,有效解决长期困扰受训院校的承训官兵不足、训练水平不齐、训练器材缺乏、训练场地困难和武器装备不安全等问题。

六是加强有关各方的协调。学生军训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牵涉的部门多、内容多。全面提升学生军训质量效益,要坚持协调发展的思想,积极构建和谐的学生军训工作环境。一要加强军地学生军训工作机构之间的联系协调。学生军训工作作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具有“双重领导”的特殊性,军地双方都负有重要责任。作为军地主抓学生军训工作的具体组织机构,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应积极发挥主导作用,各级军事机关应主动配合,积极建言献策,形成工作合力。要建立和保持军地学生军训工作机构之间的横向联系和多边协作制度,通过定期召开军地业务协调会和工作联席会议,共同分析形势,明确职责分工,提出做好学生军训工作的指导性意见,研究解决有关重大问题,努力形成团结一致、齐心协力抓落实的良好工作局面。二要加强受训院校之间的联系协调。要主动打破以往受训院校间开展学生军训工作各自为政、分散封闭的弊端,鼓励受训院校之间加强学生军训工作经验交流。在军地学生军训工作机构的共同领导和组织下,可采取以老带新、对口帮扶等方式,积极开展抓试点、看现场、办研讨等活动,充分利用和借鉴学生军训工作先进院校所取得的成果,达到启示、借鉴、丰富、提高的目的。同时通过受训院校之间的横向交流,还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军训资源,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三要加强承训部队与院校之间的联系协调。要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规范和深化承训部队与受训院校之间的关系,通过“军民共建”等形式,鼓励部队和院校实行“一对一”定点帮训,确保学生军训工作的良性发展。承训部队要积极挖掘自身潜力,在人力、物力和场地等方面支持受训院校开展学生军训工作;受训学校应主动加强与承训部队的联系,充分利用自身人才、科技优势,通过开展科技拥军、知识拥军等活动,帮助部队提升建设水平,维持长效、稳固的“帮训”关系。

猜你喜欢
军训军事理论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军训这件事
特殊的军训
军训
春日里的军训体验课
军事幽默:局
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