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1例慢性前列腺液病原体检查结果分析①

2010-08-15 00:43周金爱
中外医疗 2010年31期
关键词:解脲前列腺炎氧氟沙星

周金爱

(山东省济宁市中医院检验科 山东济宁 272000)

慢性前列腺炎是男性泌尿生殖系统常见疾病之一,病因十分复杂。发病率为2%~5%,目前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1]。由于对该病缺乏必要的认识,常常使治疗不及时或不彻底甚至不合理用药,造成病情反复,经久不愈。为了较全面的了解慢性前列腺炎的病原体分布和耐药性。为临床的诊治提供依据,对2009年在我院就诊的521例慢性前列腺炎病人病原体检查结果做了回顾性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521例均为我院生殖男科确诊的慢性前列腺炎病人,年龄19~78岁。

1.2 标本采集及培养

由临床医师按摩前列腺取患者前列腺液,接种血平板,35℃培养24~48h,选取可疑菌落涂片染色,进行常规鉴定及药敏。培养基、药敏片、手工鉴定生化管均购自杭州天和微生物试剂公司,药敏按NCCLS标准K-B法。

1.3 标本的培养与判断

支原体鉴定、计数、药敏试剂盒,购于贝瑞特生物技术(郑州)有限公司提供。标本接种支原体培养基后,置35℃恒温培养箱中培养24~48h。结果判断:(1)阳性:各检测孔中液体目测清亮,颜色由黄色变成鲜红,鉴定孔中颜色及清亮度符合判定标准;(2)阴性:各检测孔及鉴定孔颜色及清亮度均无变化;(3)药物敏感判断:各抗生素检测孔中液体保持清亮,颜色保持亮黄,判定对该抗生素敏感,如颜色由黄色变成鲜红,则判定对该抗生素耐药。

1.4 检测方法

使用PCR方法结合荧光双标记操作的体外扩增和检测技术,采用达安公司DA7600荧光定量PCR检测淋球菌、沙眼衣原体的DNA。检测试剂盒购于中山大学达安基因股份有限公司。

1.5 质控菌株

大肠埃希菌ATCC25922和ATCC35218,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购于山东省临检中心。

2 结果

2.1 病原体分布

521例病人中有449例有病原体,阳性率86.2%。有259例细菌培养阳性,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136例、表皮葡萄球菌93例、肠球菌12例、大肠埃希菌14例、奇异变形杆菌4例;174例解脲支原体阳性,其中3例解脲和人型支原体同时阳性,16例解脲支原体合并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16例沙眼衣原体阳性,2例淋球菌阳性。

2.2 细菌的耐药情况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苯唑青霉素、青霉素、头孢三嗪、头孢唑啉、氨苄西林/舒巴坦、阿齐霉素、万古霉素、左氧氟沙星、利福平、阿米卡星的耐药率(%)分别是93.6、9 2.6、41.5、56.2、32.6、82.6、0、71.5、21.6、20.4。表皮葡萄球菌对苯唑青霉素、青霉素、头孢三嗪、头孢唑啉、氨苄西林/舒巴坦、阿齐霉素、万古霉素、左氧氟沙星、利福平、阿米卡星的耐药率(%)分别是90.5、90.2、46.7、50.2、28.1、83.5、0、65.2、11.6、18.2。肠球菌对苯唑青霉素、青霉素、头孢三嗪、头孢唑啉、氨苄西林/舒巴坦、阿齐霉素、万古霉素、左氧氟沙星、利福平、阿米卡星的耐药率(%)分别是95.2、94.1、38.7、42.6、0、90.5、0、51.2、11.6、0。革兰氏阳性球菌对多种抗生素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特别是葡萄球菌仅对氨苄西林/舒巴坦、利福平、阿米卡星呈低耐药性,未检出耐万古霉素的菌株。检出的革兰氏阴性菌例数较少,耐药性也低。

2.3 支原体耐药情况

解脲支原体对氧氟沙星耐药率较高50.6%,对左旋氧氟、司帕沙星、壮观霉素的耐药率分别是39.7%、29.9%、27.6%,有增高的趋势;对强力霉素、美满霉素、交沙霉素、克拉霉素、罗红霉素、阿齐霉素的耐药率(%)分别是5.2、1.7、4.0、6.3、13.8、10.3。

3 讨论

(1)在慢性前列腺炎的诊断中患者的症状情况和前列腺液镜检及病原学检查是重要的依据,但对于前列腺炎各种微生物的致病性、致病机制,一直存在着争议,不同地区不同研究者所得出的结论也不一致,这可能与各地的菌群分布和用药差异有关。前列腺炎分为细菌性前列腺炎和非细菌性前列腺炎2类,临床上以非细菌性前列腺炎为主。近年来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及性病的蔓延,细菌性前列腺炎比率在逐年增加。我院这一年检出率较高的病原体依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解脲支原体、表皮葡萄球菌。本组显示细菌感染是慢性前列腺炎主要病原体之一,葡萄球菌是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主要致病菌,与以往文献报道革兰氏阴性菌是主要致病菌有差异,反映出病原体的变迁性,与近年来的报道[2]一致。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细菌耐药性逐年增加,致使一些抗生素临床疗效降低。本组结果显示,葡萄球菌对苯唑青霉素、青霉素、头孢三嗪、头孢唑啉、阿齐霉素、左氧氟沙星的耐药性高于50%,故已不适用于治疗由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的慢性前列腺炎。相比之下,氨苄西林/舒巴坦、利福平、阿米卡星、万古霉素的耐药性较低,可适用于治疗由葡萄球菌引起的慢性前列腺炎。但如果万古霉素作为一线用药,将来也势必出现耐药菌株,后果会更加严重,应值得重视。

(2)本组慢性前列腺炎非细菌性病原体检出率为37.2%,其中以解脲支原体较高33.4%,其次为沙眼衣原体3%,人型支原体及淋球菌感染较少。解脲支原体对多种抗生素都有了耐药性,其中对氧氟沙星、左旋氧氟、司帕沙星、壮观霉素耐药率较高,特别是氧氟沙星达50.6%,应引起临床的注意。这一结果显示,慢性前列腺炎的发生,除常见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肠球菌、大肠埃希菌等细菌致病外,解脲支原体等其他病原体感染也应值得重视,而临床在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时候,人们容易忽视解脲支原体等的存在而只抓住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病原微生物选择抗生素,这样做的结果:不能有效地控制病情和改善临床症状,从而使病情迁延;长期反复的应用抗生素易使致病菌耐药,给该病的治疗造成困难;给患者带来精神心理上的巨大压力和恐惧以及经济上的巨大损失,并使患者认为该病不能治愈。重视解脲支原体等在慢性前列腺炎发病中的重要作用,根据药物敏感的试验结果正确选择抗生素,对于该病的治愈甚为关键。

(3)在521例前列腺液中有72例未检出以上几种病原体,但不排除有L型细菌、HPV、疱疹病毒等其他病原体感染,因本室条件有限未能继续检测。由于慢性前列腺炎多是一种非特异感染症,这与患者多次发生感染又未有效控制而转为慢性、反复发作有关。因此了解慢性前列腺炎的病原体的感染情况,选用敏感的抗生素对因治疗,对慢性前列腺炎的治疗有极其重要的临床意义。

[1]张华旦,李云最.酒石酸托特罗定联合莫西沙星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疗效观察[J].广西医学,2007,29(3):395~396.

[2]郭文臣,张洪霞.331份前列腺液细菌培养及药敏分析[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6(3):269~270.

猜你喜欢
解脲前列腺炎氧氟沙星
解脲支原体感染对男性精液质量影响的临床观察
如何治疗和预防前列腺炎
如何预防和治疗慢性前列腺炎
辨识真假慢性前列腺炎
如何预防和治疗慢性前列腺炎
解脲支原体感染对男性不育者精浆活性氧与细胞因子的影响
左氧氟沙星致癫痫持续状态1例
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盆腔炎的疗效观察
左氧氟沙星及莫西沙星引起神经毒性1例
清肺汤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老年肺部感染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