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链球菌病的诊治

2010-08-15 00:44张长友李蕾
中国猪业 2010年10期
关键词:链球菌病猪链球菌败血症

张长友 李蕾

(河南濮阳县畜牧局,河南濮阳457100)

猪场不断有猪溶血性链球菌病发生,给养猪业造成很大经济损失,现将有关情况简单介绍如下。

1 病原

链球菌是一种球状细菌,呈链状排列,链的长短不一。 此菌种类繁多,现在已确定的有19个血清群。其中A群主要对人类致病。可引发猩红热、扁桃体炎及各种炎症和败血症等。C群主要对动物致病,可引发败血症、脑膜炎、关节炎、心内膜炎、心包炎、肺炎及化脓性炎症。也有部分对人致病。E群主要可引发猪颈部淋巴结脓肿和化脓性支气管炎、脑膜炎、关节炎等。猪链球菌病主要由多种溶血性链球菌引起。败血症型和脑膜脑炎型链球菌病主要发生于60~140日龄的仔猪和架子猪,成猪及6月龄以上种猪很少发生。关节炎型链球菌病可发生于任何日龄的猪,这与该类型一般呈慢性经过有关。猪链球菌病致死率较高。特别是败血症型和脑膜脑炎型,病死率可达95%以上。病原主要存在于病猪的血液、内脏器官、肌肉、尿液及分泌物中。在消毒及处理不严的情况下,病猪肉及污染物是主要传染源。传播途径是呼吸道和伤口。

2 临床症状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5~11月份较常见。其潜伏期较短,多为1~3天或稍长。临床症状复杂,有多种病型,有的猪场几种病型同时发生,常见下列几种。

2.1 败血症型

主要表现败血症,临床上有以下症状。体温升高到41℃以上,呈稽留热,同时伴有明显的全身症状,精神萎顿,病猪喜卧,食欲废绝或大减,呼吸促迫,心跳增加。病猪耳、胸部、腹部出现红斑或紫斑,这一症状多见于患病后期。粪便干燥,有的呈算盘子状,粪表面带有血液或粘液。部分病猪一肢或两肢疼痛,常出现跛行。这一症状约占发病总数的15%左右。该型病程短,多为2~4天,如治疗不当,死亡率可高达95%以上。

2.2 脑炎型

多见于断奶前后的小猪,病初体温升高 40.5~42.5℃,食欲废绝、便秘、很快出现神经症状,四肢运动不协调,转圈或四肢作游泳状。空嚼、磨牙或昏迷不醒。有的病猪关节肿大,有的病猪头、颈、背部、出现水肿,指压凹陷。如不及时治疗,最急性者几小时或1~2天内死亡。

2.3 慢性型

在流行的中后期多见、或由上述两型治疗不当转变而来。病猪体温时高时低,精神食欲时好时坏,一肢或多肢关节肿大,跛行或不能站立。病猪消瘦衰弱,病程较长,有的病例可拖延一个多月才逐渐好转或死亡。有的病猪首先出现关节炎,经几天至十几天后才表现体温升高,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有的病猪仅表现关节肿大,跛行而无其它症状。

2.4 脓肿型

主要由E群链球菌引起,多发于架子猪,病程缓慢。以颌下淋巴结化脓性炎症为最常见,咽、耳下、颈部淋巴结有时也受到侵害。病初淋巴结发炎肿胀,触诊硬固,有热痛感,影响采食、咀嚼、吞咽。病猪表现全身不适或短期体温升高。2~4周肿胀部中央变软,化脓成熟,表皮坏死破溃,排出脓汁,全身症状随之好转而痊愈。

3 诊断

本病的症状和剖检变化比较复杂,容易与猪丹毒、李氏杆菌病,猪瘟等败血性传染病相混淆,应注意鉴别。

3.1 败血型病理检查

主要可见鼻、气管、肺充血肿胀有炎性变化。全身淋巴结肿大,出血。心包积液,心内膜出血,脾、肾肿大、出血,胃肠粘膜充血,出血。关节囊内有胶冻样液体或纤维素样脓性物。个别病猪颈、背皮肤潮红,尤其经热水浸泡刮毛后特别清楚,如 “刮痧”状。

3.2 脑炎型病理检查

可见脑膜充血、出血。脑脊髓白质和灰质有小出血点。心包、胸腔,腹腔有纤维素性炎症。淋巴结肿大、出血。有的病例内脏病变不明显,仅见关节肿大、关节囊内有黄色胶冻样液体。

3.3 病料涂片检查

检查病猪的肝、脾、肺血液、淋巴结腺、脑、关节囊液和胸、腹腔积液等。均可作涂片染色镜检,可见革兰氏阳性、单个、成对、短链或长链的球菌,但注意与双球菌和两极着色的巴氏杆菌相区别。

4 治疗

本病多为急性和最急性型,而且病情复杂,治疗应注意:

青霉素、链霉素、土霉素、四环素和磺胺类药物,对本病都有较好的疗效,但必须早期用药,而且剂量要足。否则疗效不佳易转为慢性型。

本病菌对抗生素药物容易产生耐药性,大多由于剂量、疗程不足而产生。例如病情稍有好转而中途停药,几天后病又复发,再用同一药物往往疗效不佳。必须加大剂量、联合用药或转用其他新药。

目前抗生素药物滥用现象比较严重,链球菌对某些抗生素已有耐药性。各地因情况不同,最好通过药敏试验选用最有效的抗菌药物治疗。

脓肿病灶变软,化脓成熟时,可切开皮肤,排除脓汁,进行一般外科处置。

5 预防

本病预防措施应注意以下方面。

加强兽医卫生监督管理,搞好生猪宰前检疫和宰后检验。凡宰前检出的病猪要隔离治疗,完全康复两周后方能宰杀,对宰后检验出的可疑病变猪肉及内脏等要进行无害化处理。

加强市场管理,病猪不得出售,转运。搞好消毒,防止接触感染,一般可用10%石灰乳、2%烧碱水、30%草木灰水等对场所、用具、车辆等进行消毒。

病死畜禽屠宰场废弃物、兽医医疗垃圾等严格按制度进行处理,防止扩散,传播。

健全兽医临床隔离制度、加强生猪阉割、接产及各种注射的消毒工作,防止因医疗导致病原的传播。

必要时,可用猪链球菌氢氧化铝菌苗 (C群猪链球菌制成)免疫接种,大小猪一律皮下注射5 mL或口服4mL。免疫期为半年。

6 小结与讨论

猪链球菌病是由多种不同群的链球菌引起的不同临床表现的传染病。常见的有败血性链球菌病和淋巴结脓肿两种类型。近年来,猪的链球菌病发生非常普遍,给养猪业造成了巨大损失。

从理论上来看,猪链球菌对热和消毒药抵抗力不强,很多药物都有疗效。但从实际工作中药敏实验结果来看,所有分离菌株都对庆大霉素、强力霉素、青霉素有耐药性,耐药率为100%,对猪链球菌病的治疗几乎无药可用。对磺胺、红霉素、链霉素、氨苄西林存在高度的耐药性,耐药率分别为 75.8%,78.8%,72.7%,72.7%;对硫酸卡那霉素、硫酸新霉素、氯霉素存在中等耐药性,耐药率分别为24.2%,36.4%,30.3%;有的菌株对3种以上药物产生耐药性,表现出多重耐药性。其中有6株只对1种药物敏感,有21株对2种药物敏感6株对3种药物敏感。由此可见,在治疗猪链球菌时用药的难度较大。一般临床上对败血症型和关节炎型,选用大剂量氨苄青霉素治疗,而对脑炎型选用大剂量磺胺嘧啶钠治疗,治愈率达96.7%,大大降低了该病的死亡率。

猪链球菌病耐药性的原因主要是滥用药物所致。在对猪场和养猪户走访中看到,抗菌药物作为添加剂在使用,这种错误的方法已成为传统习惯,除了饲料中长期添加抗生素外,日常定时投服不同的药物预防疫病。例如,青霉素在生产上几乎成了万能药品,即便是拉稀、消化不良,也常用青霉素治疗。另外,药品质量低劣也是导致链球菌产生耐药性的原因。

由于猪链球菌耐药性严重,加上猪败血型链球菌病的临床特征极易与温和型猪瘟相混淆,所以基层兽医人员用药治疗失败后,极易将此病误诊为猪瘟。另外,还应注意区别混合感染,例如:链球菌与弓形体病,链球菌与猪瘟,链球菌与附红细胞体病混合感染等,工作中一定要细心检查,准确诊断,以免贻误病情,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

对于猪链球菌病的治疗,在早期可采用2~3种药物治疗。在确诊的情况下,尽快进行药物敏感试验,以免延误治疗时机。使用药物预防时应避免长期使用同一种药物,可几种药物交替使用(轮换用药)。选用药物的同时,必须全面综合考虑,禁用违禁药物,只有这样才能生产出无公害的畜产品。

猜你喜欢
链球菌病猪链球菌败血症
一例黄颡鱼链球菌病的诊断与防控
探讨降钙素原及超敏C-反应蛋白在早产儿医院感染败血症早期诊断意义
羊链球菌病多发 防治方法看这里
羊链球菌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实验室诊断及防治措施
警惕:全球每五名死亡者中就有一人死于败血症
急性烂鳃、套肠、败血症…一旦治疗不及时,死亡率或高达90%,叉尾鮰真的值得养吗?
半胱氨酸蛋白酶ApdS介导猪链球菌免疫逃逸的分子机制
商品化猪链球菌疫苗分类及特点
猪链球菌病临床特征和防治对策探讨
冬春季羊链球菌病防控措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