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输液后两种拔针方法效果比较

2010-08-15 00:45杨木花
中国民间疗法 2010年8期
关键词:大鱼际针眼针头

杨木花

(福建省长泰县医院,363900)

临床上,患者静脉输液完毕用常规方法拔针后,常出现局部皮下淤血、出血、疼痛等现象,给患者带来痛苦。我们采用新方法,可显著改善这种情况。

拔针方法

观察组行缓慢拔针按压法,输液完毕,护士用左手手指在针尖上方 2cm处绷紧皮肤,右手持针柄抬高10°~15°,缓慢(1~2s)拔针。拔针后,用无菌敷贴覆盖针眼处,并用左手或指导患者用输液对侧手的大鱼际按压针眼及上方皮肤,中等力度,持续按压5min左右。对照组行常规拔针法,输液完毕,迅速拔出针头(约0.5s),用无菌敷贴,按压穿刺点,用左手(患者为输液对侧手)拇指沿血管纵向按压穿刺点片刻。

评价方法

①观察患者拔针时的疼痛程度。无痛:患者拔针时面部表情无改变,局部无痛感;微痛:患者拔针时面部表情无改变,局部有短暂痛感,微痛时间不超过10s;剧痛:患者拔针时,面部表情紧张,皱眉,偶有呻吟,有缩回上肢的抵抗动作,拔针部位疼痛时间>15s。②淤血面积。由护士测量按压后局部穿刺部位出血或淤血面积,分无出血、淤血面积直径≤2cm、淤血面积直径>2cm三种。

结果

对照组患者拔针后,发生皮下淤血占26%,无痛占13%,微痛占34%,剧痛占27%;观察组患者拔针后发生皮下瘀血占2%,无痛占82%,微痛占16%,剧痛占0.05%。

讨论

常规快速拔针法是用敷贴按住针头,使血管壁被压瘪,针头与血管壁产生摩擦力,导致血管神经受到强烈刺激引起疼痛或剧痛。此外,针尖斜面如同小刀刃,当刀刃与血管壁接触时如果继续向下按压,针尖斜面的刀刃对血管壁和皮肤就产生切割力或摩擦力,压力越大,拔针速度越快,所产生的切割力越强,疼痛越严重。而缓慢拔针时,针头与血管和皮肤不产生切割力或摩擦力,即能达到无痛拔针或减轻拔针时的疼痛,常规拔针后按压法,由于手指面积较小,易出现皮下淤血,按压时局部压力增大,易产生疼痛感。而采用手掌的大鱼际部位按压,能增大按压面积,可以覆盖皮肤穿刺点和血管穿刺点,有效减少皮下淤血的发生,且大鱼际部位肌肉组织丰富,按压面积比拇指面积大,受力面积增大,局部压力减轻,疼痛感也随之减轻。嘱患者减少肢体甩动,尽量抬高穿刺部位,从而减少静脉系统的血流压力。另外,针眼及周围组织形成局部向下的压力,促进针眼进一步闭合,以提高再次静脉穿刺成功率,减轻患者痛苦。

猜你喜欢
大鱼际针眼针头
气喘找“大鱼” 腹胀推“小鱼”
具有喇叭口结构的防刺伤针头帽的设计与评价
小小针头不迷路
胰岛素针头可以重复使用吗
从大鱼际看健康
打针后如何避免皮下瘀青
针眼
——破溃
快速消除针眼10妙招
冠心病大鱼际三维望诊法的理论与机制探究❋
左手握右手增强抵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