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法治疗胸椎小关节功能紊乱100例

2010-08-15 00:45毕秀华
中国民间疗法 2010年8期
关键词:术者胸椎移位

宋 云 毕秀华

(云南中医学院,昆明 650500)

胸椎小关节功能紊乱是指胸椎关节棘突间关节因受外力作用或长期因不良习惯而处于非正常体位而导致的单个或多个关节发生轻微的移位。其临床表现主要为背部疼痛,胸闷不适,症状重的则俯仰活动受限。笔者近年来采用手法按摩治疗本病10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一般资料

100例中男性 38例,女性 62例;年龄25~56岁;病程7天~8个月。

治疗方法

患者取俯卧位,双臂自然平放于两侧,全身放松。施术者于患者左侧,先在患者背部及脊柱两侧采用推揉点按等手法放松10~15min,以缓解背部的肌肉痉挛状态。然后让患者做深呼吸运动3~5次,术者双手叠放,掌根位于紊乱椎体上部,再让患者深吸一口气,然后全力呼出,待呼气末时,术者双手掌用力下压,即可听到“咔嚓”之声,小关节轻微移位得到纠正。再用推揉点按等手法按摩10min。

笔者在临床实践中注意到,此操作要视患者的体质强弱而有所改变,体质较强及壮年的适用上述方法,而体质较弱及中老年患者则应有所改变,应全力深吸气,在吸气之末,双手掌用力下压。由此避免因手法不当而对体弱患者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如引起肋骨骨折等)。

治疗结果

本组100例患者经1~5次治疗后全部获愈,疼痛症状完全消失,活动如常。

体会

笔者采用刚柔相济的手法治疗胸椎小关节功能紊乱,起到了舒筋通络止痛的良好效果,并在治疗过程中注意因患者体质等差异而采取相应的手法进行治疗。本方法操作简单,实用性较强,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术者胸椎移位
MDT诊疗模式在颞下颌关节盘不可复性盘前移位中的治疗效果
健康成人胸椎棘突偏歪的X线研究
经皮冠脉介入术中术者头颈部辐射强化防护效果研究
俯卧位手法整复结合电针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
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的临床疗效
双平板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投照角度对介入医师辐射剂量影响的研究*
胸椎真菌感染误诊结核一例
大型总段船坞建造、移位、定位工艺技术
胸腔镜手术中扶镜者的重要性
退行性腰椎侧凸后路长节段固定不同上端固定椎选择比较的 Meta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