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结合心理疏导治疗神经衰弱

2010-08-15 00:45赵乃煜史文洁
中国民间疗法 2010年8期
关键词:宁心安神神庭百会

赵乃煜 史文洁

(山西省阳泉市第一人民医院,045000)

神经衰弱属中医“不寐”、“虚劳”、“郁证”等范畴。笔者用针刺结合心理疏导治疗本病,取得了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

治疗方法

取百会、四神聪、神庭、安眠、神门、内关、三阴交为主穴。心肾不交加太溪;心脾两虚加心俞、脾俞、中脘、足三里;肝郁加太冲;痰热内扰加丰隆。

以上腧穴可根据患者不同证型辨证选取,采用平补平泻手法,或用补法或用泻法。每日1次,留针30min,10次为1个疗程。

在治疗过程中,仔细观察病人的精神状况,耐心同患者进行交流,全面了解病史,对患者的心理疑虑进行耐心的疏导,帮助患者疏解紧张精神,减轻精神压力,消除负性情绪,恢复心理平衡状态。

典型病例

患者,女,23岁。主诉:失眠多梦,忧思多虑3年。病史:患者自诉上学时,由于学习紧张而致失眠,严重时有焦虑不安,甚至有轻生念头,曾多方求医,服用安定等抗焦虑药物有所好转。近日因失恋再次复发,晚上不易入寐或寐不深熟,连续做梦或醒后难以入睡,于2008年9月28日来我科就诊。现症:精神抑郁、表情淡漠、失眠、健忘、纳呆,舌淡红苔薄白,脉弦滑。证属肝郁脾虚、心神失宁。治以养心安神、疏肝健脾。取穴:百会、四神聪 、神庭 、安眠 、神门 、内关 、中脘 、足三里 、三阴交 、太冲 。

以上腧穴轮流选取,结合心理疏导治疗5次后患者精神明显好转,食欲增加,晚上容易入睡且较前加深。效不更方,继用上方治疗2个疗程后痊愈。

体会

神经衰弱多与情志活动有关。中医学认为,人的精神、思维与意识均受神的支配,从而有喜、怒、忧、思、悲、恐、惊等不同情志变化。这些变化本属人的一种正常生理反应,不会使人致病,但超越了一定范围,就会导致人体的阴阳失调,气血失和,经络阻塞,脏腑功能紊乱等异常的病理变化,从而使人体发病。因此在医治神经衰弱时,除了进行药物或针灸治疗外,更重要的是对患者进行心理治疗。由于患者的最大困扰来自心灵,其患病的心理因素是精神忧虑,所以在针刺过程中针对患者忧思多虑的特点把握患者的心理症结,采取有针对性的说服与疏导,改变病人的内心体验,改善患者对人对事敏感多虑的认知方式,从而减轻并消除他们的心身症状,才能真正对患者起到治疗作用。

治法中主穴神庭、神门、四神聪都带有“神”字,中医里的神有两种含义:一种是特指人的思维意识活动的神,一种是人体一切正常生理活动的外在表现。治神取用神字穴,主要是根据古人的经验,具有安神镇静的作用。四神聪、神庭都在头部,因头为精明之府,神所出也。百会为手三阳督脉之交汇穴,可升清阳明神志。安眠为经外奇穴,是治疗失眠的经验穴。神门乃心经原穴,心主血脉、主神志,其有养心安神、益气养血之功,为治疗一切神志病的要穴。内关为心包之络穴,八脉交会穴,通阴维,可宁心安神。三阴交为肝、脾、肾三阴经之交汇穴,可补阴益血,与神门配伍有交通心肾之意而起养心安神之效。中脘为胃之募穴,足三里为胃经之合穴,两者配伍有温通胃气,健运脾胃,助其运化水谷之功;太冲为肝经原穴,可调和气血,疏肝理气。诸穴调配,共同起到平衡阴阳、宁心安神的作用,使阴平阳秘,精神乃至。

猜你喜欢
宁心安神神庭百会
手梳前额 缓解失眠
针刺调神思想临床应用探析
手梳前额可缓解失眠
手梳前额缓解失眠
五味子类药比较
“三才逆灸法”干预高血压前期即刻效应临床观
针刺“宁心安神”抗焦虑的肾上腺NPR—A机理探讨
我家秘方
针刺结合推拿治疗颈性眩晕67例
手到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