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疗方法防治痛经

2010-08-15 00:45
中国民间疗法 2010年8期
关键词:胞宫经血经期

陈 琦

(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吉林长春130021)

痛经以青年妇女较为多见。是由于子宫内膜和血内前列腺素含量较高等因素或盆腔炎、子宫肌瘤等盆腔器质性病变所致的妇科常见病。痛经患者利用食疗来防治,首先要掌握痛经的病因病机,确定治疗原则,根据食物的性能合理搭配饮食,辨证施食。

病因病机

痛经发病有情志所伤、起居不慎或六淫为害等不同病因,并与素体及经期、经期前后特殊的生理环境有关。其发病机理主要是在此期间受到致病因素的影响,导致冲任瘀阻或寒凝经脉,使气血运行不畅,胞宫经血流通受阻,以致“不通则痛”;或冲任、胞宫失于濡养,不荣而痛。其病位在冲任、胞宫,变化在气血,表现为痛证。临床上常见有:①气滞血瘀:在经期或经期前后复伤于情志,郁则气滞,气滞则血亦瘀滞,血海气机不利,经血运行不畅,发为痛经。②寒凝胞中:多因经期着凉,或经水临行贪食生冷,内伤于寒,风冷寒湿客于冲任、胞中,以致经血凝滞不畅。③湿热下注:宿有湿热内蕴,流注冲任,阻滞气血,或感湿热之邪,稽留于冲任,或蕴结于胞中,湿热与经血相搏结,故发为痛经。④气血虚弱:血海空虚,冲任、胞脉失于濡养,兼之气虚血滞,无力流通,因而发生痛经。⑤肝肾虚损:精亏血少,冲任不足,胞脉失养,行经之后,经血更虚,冲任、胞宫失于濡养,而至痛经。

治疗原则

以调理冲任气血为主,还要根据不同的证候进行治疗。气滞血瘀应理气化瘀止痛;寒凝胞中的阳虚内寒应温经暖宫止痛,寒凝胞中的寒湿凝滞应以温经散寒除湿及化瘀止痛为主;湿热下注以清热化湿、化瘀止痛为主;气血虚弱应以益气补血止痛为主;肝肾虚损以益肾养肝止痛为主。

辨证施食

根据传统的中医学理论,痛经的辨证分型可分为气滞、血凝、寒湿、血热、虚损等类型。而经行腹痛,证有虚实。实者,或因寒滞,或因血滞,或因气滞,或因热滞;虚者,有因血虚,有因气虚。然而实痛者,多在月经之前疼痛,月经来后疼痛自减;虚痛者,月经之后,血去疼痛不止,或血去疼痛加重。大多喜按喜揉者为虚,拒按拒揉者为实。

①羊肉切成碎末与粳米同煮为粥。滋补肾阴,补血调经止痛。用于肝肾不足所致的痛经,腰部酸胀,经色暗淡,量少质薄,有潮热耳鸣等现象。②母鸡肉与粳米同煮为粥。滋补气血,安养五脏。用于气血不足所致的痛经。③当归、黄芪、红枣适量,用纱布袋包好投入盛酒的容器中,行经前5天开始饮服。补气生血,活血调经止痛。用于气血不足所致的痛经,若兼见血瘀者效果更佳。 ④乌骨鸡肉适量,用陈皮、高良姜、胡椒、草豆蔻、葱等为调料煮汤。补益气血,温中止痛。用于气血亏虚,中焦虚寒所致的痛经,喜按,得热则缓等症。⑤人参、黄芪、川芎、当归、熟地黄、生地黄包入纱布袋中与猪肉、猪肚同煮煨汤。补气养血,益精填髓。用于气血不足所致的痛经,神疲乏力,面色萎黄,纳少便溏等症。⑥胡桃、红糖、黄酒酿制成胡桃糖酒。补肾益精,活血止痛。用于治疗痛经及腰酸胀痛等。⑦肥母鸡、三七、黄酒、调料同顿肉烂,饮汤食肉。补益气血,活血止痛。用于治疗气血虚弱所致的经行腹痛,喜揉喜按,月经量少,色淡质薄等痛经病。⑧党参、黄芪、当归、大枣、红糖煮水代茶饮。补益气血,温经止痛。用于治疗气血虚弱型痛经,主要症状为经期小腹隐隐作痛,或小腹及阴部空坠感,喜揉按,月经量少色淡质薄,神疲乏力等。

饮食禁忌:①气滞血瘀型:忌食滋腻荤腥黏糯及生冷性寒的食物。②寒凝胞中型:忌食生冷性寒,如冷饮瓜果等。③湿热下注型:忌食辛辣煎炸温热食品。④气血虚弱型:忌食辛辣耗气食物。⑤肝肾虚损型:忌食香燥伤阴、辛辣助火的食物。

小结

以中医药理论为基础,掌握痛经的病因病机,从整体出发对痛经辨证分型,确定治疗原则。在此基础上掌握食物的性能,根据食物的性能和药物的性能,选择出药食同源的中药与食物相配伍,对痛经辨证施食,疗效显著。

猜你喜欢
胞宫经血经期
补肾活血导法改善PER“胞宫摄精成孕”的网络调控机制研究
武立胜
基于玄府理论浅析“畅情开玄通轴法”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理论研讨
女性经期腰背酸痛,捶不得
经血发黑怎么回事
经期如何穿衣
经期综合症来袭需要多喝水吗
从肾论治人流术后月经过少的探讨❋
经血颜色发黑是何因
来例假不能洗头?经期洗头到底伤了哪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