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辨证治疗36例分析

2010-08-15 00:43曹景龙
中外医疗 2010年31期
关键词:脓血方药粘膜

曹景龙

(吉林市中医院 吉林省吉林市 132011)

溃疡性结肠炎又称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不清的直肠和结肠炎性疾病。临床多表现为腹痛、腹泻、脓血便,而粪便常规检查排除痢疾杆菌等感染,肠镜检查可见粘膜有多发浅溃疡,或散在或可融合成片,粘膜可弥漫性充血、水肿。本病病史较长,多缠绵难愈,现代医学多采用氨基水扬酸制剂,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治疗,疗效并不确定。而祖国医学多从脏毒、肠风论治,疗效尚可。

1 临床资料

36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均为我院消化科住院病人。男性14例,女性22例,年龄最大者40岁,最小者23岁,病程最短者1年半,最长者15年。

2 辨证论治

(1)大肠湿热,血败肉腐:患者平素嗜食辛辣厚味,发作时腹痛,脓血便,大便日行数次或数十次,重则肛门肿硬,舌苔黄腻,脉濡数。治法:清热利湿,止血排脓。方药:解毒汤加味(大黄、黄连、黄芩、黄柏、栀子、赤芍、枳壳、连翘、防风、甘草、地榆)。(2)肝郁化火,灼伤络脉:大便下血,血色暗红,患者多有心烦易怒,目赤少眠,饮食衰少,两胁或少腹不适,脉多弦象。治法:疏肝解郁,凉血止血。方药:龙胆泻肝汤合逍遥散(栀子、黄芩、柴胡、生地、车前子、泽泻、木通、甘草、当归、白芍、茯苓、白术)。(3)劳倦内伤,脾不统血:大便下血,遇劳加重,伴神疲乏力,周身困顿,脉浮大而虚。治法:补中益气,养血统血。方药:补中益气汤加味(人参、黄芪、白术、当归、陈皮、升麻、柴胡、地榆、槐花、忍冬藤)。(4)阴虚内热,灼伤阴络:大便下血颜色鲜红,五心烦热,少寐易惊,腰膝酸软,病多缠绵难愈,舌红少苔,脉弦细数。治法:滋阴清热,凉血止血。方药:滋阴脏连丸加味(熟地、山萸肉、山药、茯苓、泽泻、丹皮、黄连、炒樗根白皮、炒双花、阿胶)36例患者辩证为大肠湿热者18例,肝郁化火者5例,劳倦内伤者11例,阴虚内热者2例。患者按上述分型辩证治疗,疗程为1~6个月,平均3.6个月。

3 疗效判定标准

(1)痊愈:临床症状消失,肠镜检查粘膜溃疡愈合;(2)有效:症状明显缓解,肠镜检查粘膜大部分愈合;(3)无效:症状无明显改善,肠镜检查粘膜溃疡未见好转。

4 治疗结果

痊愈11例,有效19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3.3%。

5 典型病例

关某某,女性,29岁,脓血便反复发作8年,一直口服美沙拉嗪治疗,但停药后反复,于2008年12月19日,来我院就诊,自诉脓血便日行十余次,里急后重,神疲腰酸,面色少华,心慌心悸,纳呆,脉弦细弱。肠镜检查:全结肠广泛条形溃疡,升结肠处融合成片。便培养未检出痢疾杆菌。西医诊断: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诊断:脏毒(宗气不足,阴分亏损)。治以益气养阴,凉血排脓。方用补中益气汤合滋阴脏连丸:黄芪50g、人参10g、白术15g、柴胡5g、熟地30g、山萸肉10g、山药10g、茯苓15g、泽泻10g、丹皮10g、黄连10g、槐花15g、白芷10g,1剂,水煎日三次口服。加减:因肾虚不宜升提太过故去升麻,加槐花止血,白芷排脓,上方出入治疗3个月,患者临床症状消失,大便转为正常,复查肠镜结肠膜溃疡全部愈合,追踪1年未见复发。

6 讨论

溃疡性结肠炎当属祖国医学的“脏毒”或“肠风”,《内经》称为“肠澼下血“,”肠澼“者下痢也,应包括痢疾,《临证指南医案》中叶天士对”肠风”已有了系统的治疗,但二者均未对本病的病机有详细的论述,清.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中对”脏毒“有了精确的描述:”专由大肠湿热,或平素喜食辛燥煎煿之物而成本病。生在肛门内大肠尽处,往往溃烂至肛门外。治法大约与肠痈相仿......”,明确本病为大肠湿热所致;至清*唐荣川《血证论》把脏毒和“肠风”做了明确的区别:“肠风者,肛门不肿痛,而但下血耳。脏毒下血多浊,肠风下血多清”,而“凡肠风脏毒,下血过多,阴分亏损,久不愈者,肾经必虚。“的论述对本病的病因病机又有了较高的认知。因此我院消化科总结了前贤的经验,把溃疡性结肠炎归属于中医的“肠风”、“脏毒”,并分为上述四个症型进行治疗,通过临床观察,疗效满意。

[1]清.张隐庵.皇帝内经素问集注[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9:126.

[2]金元.叶桂.临症指南医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9,11:237.

[3]清.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4,10:42.

[4]清.唐容川.血证论[M].山西: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10:70~74.

猜你喜欢
脓血方药粘膜
上尿路腔内碎石术后尿脓血症早期干预4例
家庭解酒方药集锦
炎症指标联合血栓弹力图在脓血症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中医药抗癌应重视扶正方药的应用
基于严重烧伤抗休克时胃肠粘膜内缺血的研究
“体-量-效”方药关系应用探讨
粘膜下阴道紧缩术矫正阴道松弛的护理
粘膜下阴道紧缩术手术治疗阴道松弛患者的护理
中医治疗高血压病治法方药研究进展
《伤寒论》第306条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