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支气管炎的中医治疗方案分析

2010-08-15 00:43姚梅兰
中外医疗 2010年31期
关键词:肺失桑白皮痰饮

姚梅兰

(江苏省如皋市磨头中兴医院 江苏如皋 226551)

“慢性支气管炎”为西医诊断名称,但与此病相识的咳嗽、痰饮、喘证、肺胀等证候早在《黄帝内经》就有记载[1]。在辩证的基础上合理组方。本文归纳慢性支气管炎的治疗方案如下。

1 结合西医对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分型,确定治疗重点

临床上西医将慢性支气管炎分为:急性发作期、慢性迁延期及临床缓解期[2]。急性发作期的患者,一般多为实证,通常由于感染外邪起病,在治疗上主要以祛邪为主;慢性迁延期的患者多为虚实夹杂,治疗应当兼顾祛实补虚相结合;临床缓解期的患者多由于肺、脾、肾的虚损并夹杂痰饮的作怪,而导致机体的不适。此期的治疗应以扶正固本为主,辅以祛邪。此外,辨别每一位患者病症的寒热、虚实后合理配方。

2 中医治疗方案

2.1 理气、化痰

肺为五脏之华盖,专主于气。无论是外感还是内伤,皆因气机紊乱、肺失宣降所致患者出现咳喘的症状。痰饮既是慢性支气管炎的病理产物有是此病的治病因素[3]。因此,中医在治疗上常用:枳壳、桔梗等降浊宣清;柴胡、郁金等调顺中焦气机;莪术、白术同用可加强破滞行气的功能,在理气的同时根据患者的不同体质选择化痰药,临床上一般对体质偏寒患者加细辛、苏子等,体质偏热患者加桑白皮、黄芩等;痰热者用柴胡、银花、连翘等;腥臭浊痰者加千金苇茎汤;肺脾气虚者加四君子或玉屏风散;兼有血瘀者加桃红四物汤;阴虚者分别加沙参麦冬汤、地黄汤方肾虚者分别加左归丸、右归丸。

2.2 固护胃气

“治痰饮不治脾胃者,非其治也”,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通常出现纳差、腹胀、腹泻等症状,再加上所服用的各种药物损伤脾胃,因此,治疗的同时兼顾固护胃气[4]。临床上四君子汤的基础上随症加减,如:痰多苔腻、痰湿内盛患者加厚朴、陈皮、半夏等燥湿化痰药物;伴气滞不畅患者加莱菔荚、焦楂曲等消食积药物;胃中虚寒,倦怠乏力、大便稀溏者加理中丸等,在固护胃气的同时,应注意如下几点:(1)邪胜体虚时,在祛邪的基础上,佐以健脾和胃的药物;(2)病邪盛,且胃气伤时,治疗以调治脾胃为主,祛除病邪为辅;(3)慢性迁延期患者的治疗应从扶助脾胃之气着手,进而抑制病邪。

2.3 活血化瘀

由于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肺气阻塞,痰气交结,日久气滞血瘀,临床可见部分患者面、唇、舌等紫绀,甚至出现瘀斑。所以在治咳、平喘、化痰、定哮、的同时应进行活血化瘀,早期活血化瘀可有助于调理气机,使肺气宣降正常;后期活血化瘀的治疗可是气血通流,脏腑功能维持正常。据相关研究报道:活血化瘀可有效改善微循环,改善肺的血液供应,从而预防肺气肿、肺心病的产生。

3 病例分析

3.1 临床资料

吴某,性别女,年龄53岁,形体肥胖,易汗出,患慢性支气管炎病10余年。患者近日由于受凉引起咳嗽伴胸闷气喘,咳痰白粘,在夜间咳嗽尤甚。患者舌质红苔薄黄,脉浮弦。张某,性别男,65岁,职业干部,患慢性支气管炎病史30余年,另患肺气肿9年。半月前患者因外感引起咳嗽,症状为咳吐白色粘痰伴胸闷、气促。X线提示,左右两肺纹理增粗,透亮度增高,肋间隙增宽。当地西医治疗方法,点滴青霉素14d。虽然患者胸闷气喘消失,但仍遗留反复咳嗽咯痰,在清晨起床后,自觉喉中有痰。现观病人,咳嗽迁延1月余,肺病及脾,痰湿内生,上犯于肺。舌质红苔腻稍黄,脉弦数。

3.2 治疗方法

吴某,分析其病情,可以辩为肺经素有痰热伏火,肺失调节感受热邪,进而肺失宣肃导致气逆而成咳喘咯痰,治宜宣肺降气、祛痰清热。采用方药:半夏12g、川贝12g、炙麻黄6g、杏仁9g、桔梗9g、桑白皮10g、黄芩9g、瓜蒌12g。3剂水煎服,日服1剂。张某,为痰湿郁久化热。治疗上宜健脾祛痰、清热宣肺。采用方药:半夏12g、川贝12g、茯苓12g、桑白皮12g、陈皮12g、瓜蒌18g、炙麻黄6g、杏仁9g、桔梗9g、生石膏30g、甘草9g。7剂,水煎服,日服1剂。

3.3 结果

吴某,3剂中药服完后,咳嗽咯痰明显减轻。效不更方,继服原方7剂,后诸症悉平。张某,7d后患者复诊时咳嗽咯痰基本消失,为巩固疗效嘱患者继续调服7剂。

通过总结临床上关于慢性支气管炎通常采用的治疗方案得出,根据患者的病程、寒热虚实、分析患者的病因、病机,同时借鉴西医对此病病因病机及分期、分型的研究,结合患者自身的特点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可显著减少慢性支气管炎的发作次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1]田维君.慢性支管炎的中医辨证论治[J].武警医学院学报,2003(6).

[2]王鑫,陈晓宏.慢性支气管炎血瘀证概述[J].山东中医杂志,2008(3).

[3]戴廷华.慢性支气管炎的中医临床辨治体会[J].长春中医学院学报,2004(2).

[4]张禄敏,唐章全.慢性支气管炎中医治疗研究概况[J].四川中医,2003(1).

猜你喜欢
肺失桑白皮痰饮
蜜桑白皮的体内降脂作用研究
从痰饮、血痹论治眩晕医案2则
从“痰饮”辨治感染后咳嗽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中医学病机的探讨∗
“内外兼修”的桑白皮
桑白皮对肾源性水肿大鼠的代谢组学研究
UPLC法同时测定桑白皮中8种成分
“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的病机与治法探讨
中医痰饮致悸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