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官科病人的护理安全管理

2010-08-15 00:43谭玉秋
中外医疗 2010年31期
关键词:医嘱护士病人

谭玉秋

(广东省徐闻县第二人民医院护理部 广东徐闻 524100)

随着社会对医疗服务需求的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日趋成为医患双方所关注的重点。管理是对共同性质的劳动加以组织指挥,统一协调,以便有效地完成统一目标的任务。护理是专业性很强的职业,其目标是促进人类的健康。不论在社区或在医院,护士的劳动性质基本相同。为提高护理质量,必须加强管理,防止医疗差错,这是护理管理的根本目的。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律和法规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1]。现对五官科病房临床护理中常见的安全缺陷问题作一介绍。

对患者的入院介绍流于形式,对患者疾病程度带来的安全问题评估不足。如喉部肿瘤病人入院评估忽视肿瘤对患者吞咽的影响,使患者进食团状食物时,出现喉阻塞危象;对青光眼患者的入院评估仅重视眼压高出现的临床表现,而忽视青光眼患者视野小而且陌生环境带来的不安全因素。术前指导过分强调术前常规的注意事项, 忽略病人对手术的心理承受能力,特别是对可能造成生理功能缺失的癌症手术如全喉切除,以及颜面部肿瘤、眼球摘除等患者,对其心理护理的效果评价不足,加重患者恐惧和悲观情绪。再如,术前指导忽略病人家属对手术的心理承受能力,形成患者术后家属多,劝阻无效且患者与护理人员工作配合困难,如气管切开病人病室环境整洁度就不能得到保障,影响患者康复与治疗。在为患者进行专科护理操作时,工作态度不严谨造成护理缺陷。如为眼科术前病人剪睫毛,用眼膏涂小剪刀时,随手取用,使阿托品眼膏接触患者眼睑皮肤,造成患者瞳孔散大,如果是青光眼手术患者,只能停止手术。操作过程忽视患者安全配合,保护措施不得力。如冲洗泪道时,忽视患者坐姿及安全,造成泪道冲洗过程眼部误伤。又如给药护士发口服药过程中,违反操作规程将带有薄膜外壳的药片发给患者,如果是眼科视力障碍患者极容易造成食管或气管异物。再如给患者点眼药水时,忽视棉球的无菌状态,可能造成眼部感染。医嘱单书写的药名、剂量与电脑录入中的不符;手术病人术前医嘱没有停,术后重复开出医嘱,如果是糖尿病患者,降糖药出现双倍剂量,若护士责任心不强,同样会引发医疗事故。护士在校所受的教育缺乏法律知识教育,长期以来医疗思维习惯和视野,形成“在医言医”不问其他。护士只注重解决病人的健康问题,而忽视潜在的法律问题;护理从业人员低龄化,护理经验不足,安全预防意识不强,缺乏预见医疗差错事故发生的能力。五官科护理在课堂学习中不是护理学的主课,未能引起学生的足够重视,临床护士专科业务知识较为缺乏,工作经验不足,专科操作技能不娴熟, 易导致操作失误或操作错误;随着专科新技术的开展,护理工作中技术复杂程度高、 技术要求高的内容越来越多,对护理人员带来较大的工作压力, 导致护理工作中技术方面的风险加大,从而影响护理安全。如当前医药市场的发展带来一些新的问题,同一种的药品有几种不同的药名;发音相同的药品,其药理作用也许恰恰相反;不同的厂家药品剂量不同;一个医院可以在同一个时间段,有多个厂家药品中标, 临床医生用药开医嘱时及电脑录入时常有出错。如果护士责任心不强,只是机械地执行医嘱,必然造成严重后果。管理对策(1)加强病房管理,建立健全的规章制度。明确职责;规章制度具有法规性和强制性,是每一个护理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和遵守的规则,是护理工作安全的保证。管理者应合理调配护理资源,重视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提高护理安全意识。及时指出病区病人的特点、注意点;成立安全管理组,护理质量监控组,及时总结护理疏漏,调整工作程序,健全各项制度,防患于未然。对各种操作的解释要合理到位,加强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以取得病人及其家属的理解和配合。

(2)强化法制观念,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医务工作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从业者不可有丝毫的疏忽和懈怠。管理者应认真审视护理工作中潜在的法律问题,做到防微杜渐。从法律角度审视护理各项工作,找出问题,制定防范措施。对潜在的易引起差错、争议的问题要及时协调处理。护理人员要加强自己的法律素养,运用法律法规增强风险意识,规避安全隐患,杜绝纠纷。规范护理文书的书写,要求护理记录必须及时、准确、客观、真实、完整,加强自我保护能力。社会的进步,医院管理理念的更新,社会法制观念的健全,患者自主意识的增强,患者安全问题已经引起世界卫生组织及众多国家医务界的高度关注,成为医院管理领域最重视的议题之一。当前我国患者安全工作正面临诸多挑战,医院各类不安全事件时有发生,给患者造成新的疾苦甚至危及生命。安全是人的基本需要,也是护理工作的基本要求,因此每位护理工作者做好患者护理安全防范责无旁贷,刻不容缓。

[1]史自强,马永祥,胡浩波,等.医院管理学[M].上海:远东出版社,1995:238~245.

[2]黄英.护理不安全因素探讨及对策[J].中华现代临床护理学杂志,2006,1(1):17~18.

猜你喜欢
医嘱护士病人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谁是病人
医嘱
我帮病人“走后门”
医生,你怎样面对生命垂危的病人?
电子医嘱在优质护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