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2010-08-15 00:43胡晓燕杨婷何俊峰
中外医疗 2010年31期
关键词:胸腔积液栓塞

胡晓燕 杨婷 何俊峰

(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介入治疗科 内蒙古包头 014010)

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术(partial spleen embolization,PSE)作为一种介入治疗学新技术,其创伤小、恢复快、操作简便易行、治疗效果显著、可保留部分脾脏功能而得到广泛应用,已基本代替了外科手术[1]。PSE术后并发症,往往影响栓塞的效果,某些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准确及时的护理,可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我科于2007年1月至2009年8月,采用PSE治疗脾功能亢进患者38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38例中男25例,女13例。年龄32~70岁,平均45岁。所有病例均经B超或CT影像学检查确诊,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血细胞减少、牙龈出血、消化道出血、脾肿大等。

1.2 治疗方法

采用Seldinger技术,在局麻下行股动脉穿刺插管,将导管插入脾动脉行造影检查。再将导管深入到脾门或脾脏下极内,将混有抗生素、造影剂、明胶海绵颗粒的混悬液缓慢经导管注入脾脏。根据脾脏大小,栓塞面积一般控制在30%~70%。

2 护理体会

2.1 术前观察与护理

2.1.1 心理护理 由于对介入手术认识不足,患者存在知识缺乏并由此产生焦虑和恐惧心理,这种消极心的刺激可导致机体功能失调,降低抗病能力,影响手术过程和术后的恢复。我们首先作好家属工作减轻其心理负担,让家属了解手术,并配合做患者工作;给予患者提供安静、舒适的环境,保证患者休息;让患者了解手术全过程及手术的重要性和安全性,详细介绍手术操作过程中可能会有局部疼痛,让患者有心理准备,鼓励患者说出内心感受,对提出的问题给予正确及耐心的解释以消除患者紧张情绪,帮助患者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1.2 一般护理 完善各项检查,如血尿便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电解质、心电图、腹部超声、胸片、碘过敏试验检查等。术前应保证充足的睡眠,必要时使用镇静剂。维护血管及皮肤的完整性。术前3d服用抗生素氟哌酸0.2g,2次/d,连用3d。术前4h禁食水,备皮;术前嘱患者排空大小便,更换清洁衣裤。

2.2 术中观察与护理

(1)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作好记录。(2)由于采用局部麻醉,患者处于清醒状态,巡台护士要经常与患者沟通,及时把每一步操作告诉患者,可以有效的减轻患者恐惧焦虑的心理,同时有利于护士及时发现患者的异常表现。

2.3 术后观察与护理

2.3.1 常规护理 术毕回病房后,协助患者取平卧位,严密监测生命体征,连续24h,每2小时测量1次。观察穿刺部位有无疼痛、出血,并观察患者的面色、表情的变化,耐心倾听患者的主诉,24h如无出血可撤去包扎。术后4h鼓励患者饮水进食,给以高热量、高维生素、低脂易消化饮食,以补充因术前禁食禁水引起的血容量不足。

2.3.2 栓塞反应观察与护理 脾栓塞后出现发热、疼痛及恶心、呕吐等为栓塞术后综合征,常持续5~7d[2]。(1)发热与脾梗死组织吸收有关。本组38例术后均出现发热,体温达37.5~39.6℃,持续1周左右。鼓励患者多喝水,高热持续不退,可用温水擦浴,也可静脉注射来比林,每小时测体温、脉搏、呼吸1次,并给予抗感染治疗。(2)疼痛与栓塞后梗死区肿胀、包膜紧张度增加有关。本组38例术后均出现疼痛,主要位于左上腹或左下胸部,疼痛程度与脾梗死面积呈正相关。疼痛多于术后第12~24小时出现,3~7d缓解,有3例持续腹痛15d缓解。期间应密切观察并记录疼痛的性质、程度、持续时间及伴随症状,帮助患者调整合适的体位,指导患者及家属保护疼痛部位。在栓塞前后经导管注入适量利多卡因可减轻症状,必要时应用止痛剂。(3)胃肠道反应。20例出现不同程度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占52.6%。术后胃复安10mg,每6小时1次肌注,嘱患者进食清淡、易消化食物,观察呕吐物性质、量、颜色,同时给予补液支持治疗。

2.3.3 并发症观察与护理 (1)胸腔积液。PSE术后少数患者可发生左侧胸腔积液,与患者左上腹疼痛限制左侧呼吸运动及包膜紧张引起的胸膜反应有关[3~4]。少量积液可自行吸收,积液较多时应积极给予抗生素治疗,术后3d取半卧位,给予心理护理,鼓励患者深呼吸,重视患者术后疼痛,合理使用镇痛药物。如胸腔大量积液者可胸穿抽液。本组有5例出现少量胸腔积液,未作特殊处理,于10d后自行吸收消退。有1例出现大量左侧胸腔积液,因患者出现呼吸困难症状,随给予置引流管处理,于15d后吸收消退。(2)门-脾静脉血栓形成。脾动脉栓塞后,门-脾静脉血流减慢,术后血小板迅速上升,是形成门-脾静脉血栓的主要原因。主要表现为门静脉高压,突然大出血。观察患者有无呕血、黑便、腹痛、腹胀、下肢浮肿等症状,必要时做好抢救准备。(3)脾脓肿。脾动脉栓塞后脾静脉血流减慢,肠道细菌逆流入脾组织内[5],导管或栓塞材料带入细菌引起感染。术中严格无菌操作,术后采用2种抗生素联合控制肠道细菌,可降低脾脓肿的发生率。(4)脾破裂。大面积脾栓塞后导致脾坏死进而引起脾破裂。脾破裂后可出现上腹部剧痛、出冷汗、面色苍白、血压下降等。

3 小结

介入方法行部分脾动脉栓塞已是目前脾功能亢进治疗方法一。但术后并发症较多而且重,只要认真分析并发症发生的原因,采取针对性的认真细致的围手术期护理,对症治疗,是可有效地预防和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使患者顺利地度过围手术期。

[1]骆秉铨,马根山.介入心脏病学手册[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106~108.

[2]郭新英.介入治疗及护理[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5.

[3]王建华,王小林,颜志平.腹部介入放射学[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9:133.

[4]高哓辉,黄普,赵阳,等.选择性脾动脉栓塞术的护理[J].中华当代医学,2005,3(10):60.

[5]张龙,邓元明,牟方胜,等.部分脾动脉栓塞术治疗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的临床观察[J].放射学实践杂志,2006,21(10):1063.

猜你喜欢
胸腔积液栓塞
滑膜炎的膝关节积液要抽吗
胸腔巨大孤立性纤维瘤伴多发转移1例
水蛭破血逐瘀,帮你清理血管栓塞
膝关节反复肿胀积液怎么办
胸外科术后胸腔引流管管理的研究进展
不是所有盆腔积液都需要治疗
介入栓塞治疗肾上腺转移癌供血动脉的初步探讨
体外膜肺氧合在肺动脉栓塞中的应用
尿激酶联合抗结核药胸腔内注入对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治疗及其预后的影响
产水凝析气井积液诊断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