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车内空气污染初探

2010-08-15 00:44姚海珍安徽省蚌埠市环境监测站综合室233000
中国科技信息 2010年5期
关键词:甲醛空气质量污染物

姚海珍 安徽省蚌埠市环境监测站综合室 233000

汽车车内空气污染初探

姚海珍 安徽省蚌埠市环境监测站综合室 233000

汽车车内污染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本文就汽车车内主要污染物来源及危害、车内消毒办法、减少车内空气污染途径等几方面进行探讨。

汽车;污染物;危害;消毒;途径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居室内环境质量越来越重视,却忽视了汽车车内污染物对人们健康的危害。以我站为例,作为一个市级站,室内监测数量逐年增加,而迄今为止,未做过一例汽车车内监测。但随着汽车工业的迅猛发展,有车族的增加,汽车车内空气污染必将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话题。

1.汽车车内空气污染现状

由于至今仍未出台《汽车车内空气质量标准》,没有强制性标准制约汽车生产商,消费者只对汽车的性能、动力、价格等感兴趣,忽略了汽车车内污染这个“隐形杀手”的存在,使汽车车内污染普遍存在。日前,各地有关机构对部分车辆车内空气质量进行了检测,检测结果令人担忧。中国室内装饰协会室内空气监测中心曾对200辆车进行检测,结果发现,若参照室内空气质量标准,近90%的汽车都存在车内空气甲醛或苯含量超标问题,而且大部分车辆甲醛超标都在五六倍以上。其中,新车车内空气质量最差。深圳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曾随机抽检了使用不足半年的新车,结果发现70%的汽车车内有害气体的浓度超过国家室内空气质量标准,最高者竟超过标准10倍以上。广州中科环境检测中心曾对2000辆汽车车内空气质量进行检测,发现有92.5%的车辆存在车内空气质量问题。上海市环保产业协会曾对上海一些3年内购买的中小型机动车进行了空气质量检测,若参照室内空气质量标准,接近一半的参检车辆车内空气质量不合格,其中一辆新车的TVOC(总有机挥发物)指数竟超出国家标准的16倍[1]。

2.车内主要污染物来源及危害

2.1 主要污染物来源

车内的污染物主要有两大来源,一种是在汽车内部产生的,另一种则是外来的。

2.1.1 汽车内部污染源

汽车内部产生的污染物主要有苯、甲苯、甲醛、烯烃、芳香烃等,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1)车内装饰物。人们习惯于为自己的新车进行车内装饰,而靠垫、脚垫、胶粘剂以及一些女性司机喜爱的毛绒玩具就进入车内,这些装饰材料给车内空气质量带来隐患。

另外,许多车主为掩盖车内的刺鼻异味,使用香水或空气清新剂,事实上是让车内多了一个污染源。

2)汽车本身的零部件和材料。随着家庭汽车市场需求量的增多,很多汽车一下生产线就直接进入市场,车内各种配件(如塑料件、地毯、车顶毡、沙发等)和材料中的有害气体没有得到充分释放,直接造成车内空气污染,并且车内温度越高越易挥发。

3)由于汽车空间窄小,车的密封性又好,车内空气量不多,车内人呼出的气体封闭在车内,长期得不到散发而污染空气。

4)车内空调蒸发器长时间不进行清洗护理,就会在车内存在着大量的细菌以及胺、烟碱等有害物质。

5)汽车发动机产生的一氧化碳及一些汽油味也会造成空气质量下降。

2.1.2 外部污染源

外部进入汽车的有害物质,是从外界环境进入车内的污染物(包括汽车尾气),主要有碳氢化合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等。

2.2 车内主要污染物的危害

目前衡量车内空气质量的主要指标是苯、甲苯、二甲苯、甲醛和T V O C(总有机挥发物)、一氧化碳等。

1)甲醛

甲醛是无色,具有强烈气味的刺激性气体,已经被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为致癌和致畸形物质,长期低剂量接触,可引发慢性呼吸道疾病,肺功能下降。儿童和孕妇对甲醛尤为敏感,长期接触会引发妊娠综合征,造成新生儿染色体异常、白血病。

2)苯

苯是无色具有特殊芳香气味的液体,对皮肤、眼睛和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经常接触苯,皮肤可因脱脂而变干燥,脱屑,有的出现过敏性湿疹。长期吸入苯能导致再生障碍性贫血。

3)甲苯和二甲苯

甲苯、二甲苯属于苯的同系物。人在短时间内吸入高浓度的甲苯、二甲苯时,可导致中枢神经系统麻痹,严重者可致昏迷,导致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长期接触一定浓度的甲苯、二甲苯会引起慢性苯中毒,导致障碍性贫血、生殖功能受影响,导致胎儿的先天性缺陷等[2]。

4)T V O C(总挥发性有机物)

TVOC即为总挥发性有机物,是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综合指数,TVOC能引起机体免疫水平失调,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出现头晕、头痛、嗜睡、无力、胸闷等自觉症状;还可能影响消化系统,出现食欲缺乏、恶心等,严重时可损伤肝脏和造血系统,出现变态反应等。

5)一氧化碳

一氧化碳与人体血液中运载氧的血红蛋白结合,进入人体后大大削弱血液向各组织输送氧的功能,在极低浓度时就使人遭到缺氧性伤害,轻者眩晕、头疼,重者脑细胞受到永久性损伤,甚至窒息死亡。

这些有害物质可以使驾驶员或乘车人出现头晕、恶心、困倦、咳喘、打喷嚏等不适症状,对行车造成巨大的安全隐患;而其中挥发性有机物除可引起急性刺激效应外,人若长期处于高浓度环境中,还可引起呼吸系统、肝、肾及造血器官的损伤,免疫功能的改变,甚至存在诱发癌症的危险。

3.车内消毒方法

车内污染物对人们的健康造成极大危害,人们一直在寻找消除车内污染物的办法,目前比较普遍的车内消毒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消毒液消毒

消毒液消毒是用化学方法消毒,主要是用一些消毒剂(过氧乙酸、来苏水、84消毒液等)对车内进行喷洒和擦拭,特别是门把手等经常触摸的部位,可达到一定的消毒作用。这种方法简单,但消毒液对金属部件有腐蚀性。

2)臭氧消毒

臭氧消毒是利用车内空调的空气循环,将汽车专用消毒机产生的高浓度臭氧送到车内的每个角落,与化学消毒不同,利用臭氧消毒杀菌一般不残存有害物质,臭氧杀菌消毒后很快就分解成氧气,不会对汽车造成“二次污染”,对人体无害。臭氧消毒价格也比较便宜,但消毒一次只能维持1到2个月。

3)光触媒消毒

光触媒消毒是通过将光触媒物质涂布于车内物体表面,待其干燥后自然形成薄膜,在光线作用下,产生强烈的催化降解作用,使车内常见的甲醛、苯等有机化合物进行分解,同时还可以清除车内的浮游细菌。光触媒本身不参与反应,清除污物彻底,效果好,消毒一次维持的时间长,但价格较高。

4)车载氧吧

汽车氧吧可增加车内空气的负离子含量,负离子有抑制细菌、病毒生长,清除空气异味的作用,优点是使用简单,缺点不能消除空气中原有的污染物质。

5)活性炭吸附过滤

活性炭是一种非常优良的吸附剂,它具有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的双重特性,可以有选择地吸附空气中的各种物质,以达到消毒除臭等目的。约三个月更换一次,价格适中。

6)紫外线消毒

紫外线消毒就是利用紫外线专用灯照射车内,利用紫外线的杀菌作用消灭车内病菌,由于紫外线能加快仪表盘、真皮等部位老化,所以一次照射时间不能过长。采用紫外线消毒灯对车内空间进行消毒,效果明显没有异味。

4.减少车内污染的途径

1)首先,应尽快出台《汽车车内空气质量标准》,用强制手段对出厂新车的车内空气质量进行规范,拒绝车内空气污染严重的车辆出厂。

2)厂家应从源头切断污染,虽然国家没有统一的强制性标准,但车内空气污染严重却是一个客观事实,各厂家在原材料和零配件的采购、使用过程中,应有严格的环保标准,清洁生产,从源头上控制空气污染物的来源。

3)购买新车后,一定要开窗通风,尽可能做到车内外空气交换,使车内有害气体挥发释放干净。

4)不要随意对车内进行装饰,把劣质内饰等污染源引进车内。即使要进行车内装饰,也应特别注意不要使用阻燃剂、黏合剂和防腐剂等。

5)不要使用车载香水或空气清新剂掩盖车内气味。许多香水并非天然提取物,而是化学合成品。本身就有一定的污染,如果异味非常严重,可以选用效果好、副作用小的净化方法。

6) 进入汽车后,应打开车窗或开启外循环通风设施,让新鲜空气进入,不要在封闭车窗、车门状况下长时间行车,更不要在封闭的车内睡眠或长时间休息。

7)定期清洗车内空调,尽量保持车内空气新鲜。

8) 在开启空调和暖风时,使用车内外空气交流模式,尽量避免长时间使用车内自循环模式。

9) 遇到严重堵车,或跟随尾气排放可能超标车辆行驶时,应关闭车窗,把空调、暖风开关调到车内自循环模式。

[1] 车内空气污染现状.四川在线.2006.4

[2] 室(车)内污染物.山东环境.2004.4

姚海珍:1988年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毕业后就职于安徽省蚌埠市环境监测站,现任综合室主任,工程师。

猜你喜欢
甲醛空气质量污染物
菌株出马让畜禽污染物变废为宝
《新污染物治理》专刊征稿启事
《新污染物治理》专刊征稿启事
你能找出污染物吗?
微生物降解甲醛的研究概述
甲醛
车内空气质量标准进展
重视车内空气质量工作 制造更环保、更清洁、更健康的汽车
开展“大气污染执法年”行动 加快推动空气质量改善
对氟苯甲醛的合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