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工作理念和内容的构建与探究

2010-08-15 00:45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1期
关键词:辅导员理念心理

孙 娟

(济宁医学院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山东 济宁 272013)

高校辅导员工作理念和内容的构建与探究

孙 娟

(济宁医学院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山东 济宁 272013)

高校辅导员工作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依托时代背景,探究新时期高校辅导员工作的理念和内容构建,以期推动高校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建设,促进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

高校辅导员;学生工作;理念

高校辅导员工作作为一项专门实务,普遍存在于中西方各大高校,国外一般称之为学生事务。在我国,高校辅导员工作是一个十分模糊的概念,大致可以从1953年原清华大学校长蒋南翔在高校率先倡导、试行的双肩挑政治辅导员制度作为基本标志[1]。相关研究多囿于德育或思想政治教育,缺乏理论支撑。当前我国社会及高教改革向高校辅导员工作理念和内容调整提出迫切要求,需站在高等教育学或高等教育管理学角度解析其存在的价值和作用。

1 新时期高校辅导员工作理念

理念是对客观事务及自然规律的本质把握和深刻体验,是指引未来的航向和思想[2]。高校辅导员工作理念应是指人们对高校辅导员工作的理性认识、理想追求及所特有的思想理念和哲学观点,是具有相对稳定性和延续性的高校辅导员工作认识、理想和观念体系。把握好高校辅导员工作理念,是认识和做好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文章依托时代背景,提出“以人为本”的高校辅导员工作理念,并通过“全面发展+个性发展”的范式来体现和实现。该范式的主体包括高校辅导员和大学生。就高校辅导员而言,全面发展是指高校辅导员不仅应该具有比较广博的自然知识和社科知识,同时还要兼备人力资源管理、创新和组织协调等基本工作技能。个性发展即高校辅导员个性品质的凸现。哈佛大学霍华德·加德纳于1983年提出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人都具有八项基本智能,这八项基本智能位于大脑的不同区域独立或协同工作。每人的智能组合形式不尽相同,如有些人语言智能相对较强,有些人内省智能相对较强。表现在高校辅导员中即有些辅导员擅长思想教育、有些侧重就业指导等。这就要求我们要真正理解和尊重其个性差异,坚信辅导员队伍中每个个体都是鲜活有差异的。我们要利用这种差异,做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最大限度发挥个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高校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和职业化发展提供支撑和保障。就大学生而言,全面发展包括学生群体的发展和个体素质的全面提升。这就要求辅导员不仅要关注学生群体的“两端”,更要关心“中间灰色地带”的学生。一方面中间灰色地带的学生占学生群体的绝大部分,决定学生群体的整体素质;另一方面中间灰色地带学生有一定素质基础,辅导员多倾注一点精力就能获得较大提升。学生的个性发展是指学生个体要结合自身优势发展特长。因此,高校辅导员要注重大学生个体差异,开展柔性化教育。

2 新时期高校辅导员工作内容

高校辅导员工作有机的融合教育、服务和管理于一体。根据“以人为本”的辅导员工作理念,结合时代背景,文章总结高校辅导员工作内容涵盖如下八个方面。

(1)思想教育。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的问题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中必须解决好的根本问题。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首先必须立足于个体的态度形成或改变,引导出期望的行为。因此,高校辅导员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坚定立场,把正确的价值观传递给学生,引导其自觉改造主观世界,成为社会需要的人。

(2)新生入学教育。大学新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正处在高中到大学的转变阶段,可塑性强,若能施以正确引导,将会使他们在最短时间内适应大学生活,更好地为将来的发展定位。因而,高校辅导员要从学习、生活和心理上引导大学新生做好转型过渡工作,为其大学生活乃至将来踏入社会做好准备和铺垫。

(3)学习辅导。不论是从外界因素还是从个体自身发展的需要看,学习始终是学生的第一要务和使命。在发达国家和地区,学习辅导属于发展性辅导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项以教育为目的服务,能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不同的学习环境,取得良好的学习成效。实际工作中辅导员要运用学习心理学及相关理论,协同任课教师指导学生提高学习心理品质与技能,并对学生的各种学习心理问题进行引导。鉴于当前国内高等教育的多样化以及社会环境的复杂化,高校辅导员还应特别注意对特殊学生的指导,如学业准备不足的学生、少数民族学生、外国留学生、重新入校的学生以及运动员学生。

(4)就业指导。就业指导是适应社会变革和高教改革的产物。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全社会关注焦点,就业总量矛盾和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主要原因是大学生就业观念与就业大众化的现实脱节,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因而要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建立适应时代发展的就业观。具体就业指导过程中,高校辅导员要理论联系实际,将就业政策指导、就业观念和就业心理引导、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贯穿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充分考虑学生的能力、素质和知识结构等因素,因材施教,注重效果。

(5)心理辅导。心理辅导指由心理学专业人员和具有较高心理学素养的人员,对需要得到心理指导的个体或群体提供心理帮助的过程,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当前由于学习、生活、就业压力不断加大,学生所产生的心理问题日益增多,如果处理不好就会严重影响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实效性和高等教育的育人质量。辅导员要结合心理辅导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教育、管理,使学生在学业上取得成功,学会做人,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就能够大大增强高校学生工作的实效性。心理辅导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注重学生个体的健康成长和心理素质的提高;二是针对不同阶段进行有侧重的辅导;三是关注潜在危机,增强学生的自助能力,达到预防的目的。

(6)休闲教育。所谓休闲教育是指休闲学专家或休闲从业资深人员把从事休闲理论研究和管理实践所积累的知识、技能、经验等传授给受教育者,使之转化为接受者个人精神财富的社会化过程[3]。现阶段大学生的闲暇时间充足,这为休闲教育纳入辅导员工作范畴的前提和基础。休闲教育不能简单理解为一种娱乐活动,需要辅导员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的休闲观念,掌握必备的休闲知识和技能,获得丰富的休闲生活,达到发展才能和完善个性的目的。

(7)消费指导。消费指导是指以提高大学生素质为宗旨,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大学生系统传授消费知识、消费经验、消费技能等内容,并对其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产生影响的教育活动[4]。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形成和个体社会化的重要阶段,当前大学生中普遍存在消费结构不合理、消费理念不健全等现象, 这不仅会导致心理问题,而且会使学生踏入社会后无所适从。消费指导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确立科学健康的消费观念,更重要的是能够帮助学生了解市场,为踏入社会作准备,这对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运行也有重要意义。

[1]李望平. 中西方高校学生工作几个基本问题的比较与反思[J]. 怀化学院学报. 2004, 23 (6) : 134 - 136.

[2]漆小萍. 学生工作的设计与评估[M]. 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2003.

[3]郑胜华,刘嘉龙. 我国休闲教育的现状与发展构想[J]. 高等教育研究, 2007, 28 (2) : 79 - 84.

[4]赵志毅. 文本与人本:高校德育方略研究[M]. 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The Construc tion and the Resea rch o f the Un ive rsity Counse lo rs′W o rk Idea and the Con ten t

SUN Juan
(M odern Education Cen ter,Jining M ed icalU niversity,Jin ing 272013,China)

Thew o rk of counselo rs is a very vague concep t in the university of Ch ina.The paper exp lo rers thew o rk philosophy and con ten ts of the counselo rs in the university to advance the construc tion of p rofessionalization and the realization of h igher education goals based on the backg round of the tim es.

counselo r;studen ts affairs;philosophy

G 41

A

1671-7880(2010)01-0017-02

2009-11-23

孙 娟(1982— ),女,助理实验师,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辅导员理念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心理感受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以人为本做好辅导员工作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
中医理念的现代阐释
让心理描写点亮全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