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人称代词的德育功能分析

2010-08-15 00:55张文华熊苏春
地方治理研究 2010年1期
关键词:人称代词英语课堂

张文华,熊苏春

(1.江西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江西 南昌 330000;北京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北京 100875;2.南昌大学 外国语学院,江西 南昌 330200)

英语人称代词的德育功能分析

张文华1,熊苏春2

(1.江西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江西 南昌 330000;北京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北京 100875;2.南昌大学 外国语学院,江西 南昌 330200)

教师的课堂提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师作为教学设计者内隐的教育理念。英语教师在一个课堂教学中以提问为基点,可以看出不同人称代词在英语课堂德育渗透中的不同语用功效。

英语课堂教学;德育渗透;人称代词

2007年 10月中旬的一个上午,笔者前往北京市某职业高中观摩一堂高一英语新课程的展示课。该课的授课内容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第一册》第2单元的 Superhero—Reading。授课老师在设计课堂学案的最后环节“Voice your opinion”时,提出了这么一个问题:“What can you learn from the superheroes?”从该问题的设计意图看,授课教师是要遵照《英语课程标准》及新课程倡导的关注学生情感体验、鼓励参与分享、适时渗透德育的教育理念,力图以“Voice your opinion”这一活动来实践她的基于该理念的教育构想——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见解,发展个性,渗透德育。

然而,深入分析“What can you learn from the superheroes?”这一提问的人称代词的选用,我们也许就会发现,问题设计者即提问人亦即授课教师,在设计该问题时,或多或少的是在以一种文化客 /他位 (etic)的立场看待课堂教学的。换言之,提问人更多的,是在以一个局外人的身份对学生提问,问题指示的对象,是“you”(你或你们),这不禁让我们质疑:新课程倡导的英语课堂教学的德育渗透对象只是学生吗?如果是,教师在德育渗透过程中的角色该如何定位?如果不是,其对象主体还有谁?如果德育渗透的对象是多元的,那这诸多对象之间的关系如何界定?在此关系基础之上的英语课堂教学师生话语在人称代词的选用上存在怎样语用功能差异?本文将对上述问题进行探索性回答。

一、英语课堂德育渗透的对象界定

教学如果没有渗透德育将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德育如果脱离教学就是一种失去了手段的目的。因此,英语教学中必须渗透德育,而德育也只有在文化知识的教学中才能得以进行。

新课程倡导超越技术兴趣及谋略兴趣开展英语教学,追求以理解为目的的解放兴趣,并将英语课程的学习看作是从学生的兴趣与经验出发、以英语为工具、以合作探究为活动开展方式,师生共同经历、体验语言综合实践的过程。该过程旨在使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及跨文化意识,发展主动思维及自主学习能力,其终极目标是要培养回归自己与社会的、完整的人。由此可见,师生的协同实践、共同体验、一起分享与共进成长,是英语新课程的核心理念,这一理念应该、也必须落实到课堂教学的每一环节,因此,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作为教育教学的一部分,必须、也应该涵盖两个对象主体,即教师与学生。再者,从德育概念本身的内在含义及特定功能看,德育,原来所指的是道德、品德教育,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它已不再是单纯的思想品德教育,而逐渐被理解为师生精神世界的协同构建[1]。基于这种理解,德育更应着眼于“育”,即强调教师以文化主 /本位 (emic)的身份进入课堂,在教学中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创设情境、以景催情,激发共鸣,从而达到教师与学生道德层次上的素养提升,进而丰富其精神世界。从这个角度看,教师在德育渗透的过程中不应将自己从真实的教学情景中孤立出来,以道德规范的识知者、持有者抑或评价者的身份,询问、检视、审查学生的学习结果,评估学生的学习感悟。以局外人身份实施德育,教师将无法生动呈现隐含在德育内容之后的真情实感,无法做到以情引情,以心换心,自然也就无法打动学生,无法唤醒学生心灵深处的情绪共鸣。这类离境说教的德育恐怕难以实现其本应肩负的提升精神素养的使命。

二、英语课堂德育渗透对象主体间的关系界定

由上可见,德育渗透的对象不单是学生,同时也涵盖教师。在实施德育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不是教育与被教育的关系,而应互为主体,以课程文本为基础、以协商对话为形式、以意义理解为目标,进行生命价值的探索与构建。这个过程中,教师作为承担教书育人使命的教育主体,在课堂德育教学的设计乃至德育实践的过程中均将不可避免地通过钻研教材、创设情境、启迪思考承担起德育渗透的主导作用,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理所当然就成为德育教学的发令者、旁观者和唯一的评价者。

教师作为先于学生融入自然、接触社会、认知世界、体悟自我的个体,可以也应该成为课堂德育活动的导入者、引路人,但这同时,他又必须超越他的导入者、引路人角色,复归其作为个体在整个课堂生态系统中的主体与客体并存位置,既成为课堂德育渗透的实践主体,在教学中抓住德育渗透契机,创设情境,实施德育渗透;又成为德育渗透的对象,在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中,通过与学生的交流互动,获得对教育的全新理解和自身生命的成长。

而学生则在教师创设的课堂情景中,基于自身的已有经验,基于个体对课堂情景的参与、体验、感悟与反思,通过与教师、与其他学生之间的平等对话及意义协商,成为超越二元论的课堂德育渗透的主体与客体的辩证统一。由此可见,英语课堂德育渗透的对象即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互为主体的关系。唯有互为主体的师生关系才能真正落实英语课堂的德育渗透,从而实现教育教学的塑人功能。

三、英语课堂德育渗透的教师话语分析

回到“What can you learn from the superheroes?”提问本身进行语用分析,我们发现,该问题指问的对象是“you”(你或你们),属于第二人称。该人称代词在一定程度上暗示了这样一个前提:问话人提问时已经将自己置身于德育的现实场景之外,他所关注的,更多的是指问对象 (你及你们)的学习心得和情感体验,其本人的感受与觉悟并未涵盖在指称对象之列,由此,教师作为实践主体的内心情绪体验,该提问并未予以关注。

进一步辨析问句中“can you”二字的组合,尤其是“can”在这一组合乃至整个问句中的深层隐义,原英语问句便可以这样理解:“你 /你们从超人身上能学些什么?”或者“你 /你们可以从超人身上学些什么?”无论我们将提问理解成“你 /你们能”还是“你 /你们可以”,该问题都以一个前提命题为条件:超人身上存在一个实体值得我们学习,至于可不可以、能不能够发现它并习得它,是你 /你们需要思考的问题,“我”作为问话人所关注的,是你最终学了什么。这与英语新课程倡导的德育渗透的双客体原则及师生互为主体原则是相悖的。

另外,我们也许需要进一步追问的是:超人身上究竟有没有那么一个实体等待我们去发现、借鉴和模仿?更深层次德育所要追随的、所要唤醒的、所要人们诉求的,到底是存在于外在世界的一个实体,还是人们内心深处的、一种接近本能却又超越理性的、基于心灵觉醒的向往?

康德认为:道德分两类,问理的道德与问心的道德。问理的道德迫于外力,以人为规则规范为标准;问心的道德激于衷情,以人类的悲悯与关爱为基准。对比于问心的道德,问理的道德处于下位,有待于提升为问心的道德。照此分类法,该课堂提问所聚焦的德育,更多地属于问理道德的范畴,仍有待进一步拓展为问心的道德。

四、英语课堂德育渗透的人称代词的选用

人称指示语是指对编码于言语活动中的参与者或相关角色的符号指称,一般分为三类:第一人称指示,包括说话人;第二人称指示,包括听话人;第三人称指示,既不包括说话人,也不包括听话人。在特定的情况下,说话人对人称指示词的特定选择表明了说话人对听话人的态度、情感和相互关系[2]。

仍以该课堂提问“What can you learn from the superheroes?”为例,提问人选用的,是第二人称指示词“you”,该词在一定程度上使提问人远离问题情境,独立于问题内容之外,拉开了提问人与答问人即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使英语课堂德育渗透背离双主体、双向互动的主旨,陷入教师单向说教的困境。

如果该提问人不是一进入“Voice your opinion”环节便单刀直入 ,提出“What can you learn from the superheroes?”的问题,而是在提该问题前做个铺垫,以问题“What did you learn/know about the superheroes?”引导学生对整个阅读内容做个回顾,用形容词短语或简单句子对 superhero/Christopher Reeve的人物性格做个总体性描述的话,其效果会不会更好呢?因为,总结 superhero的人物性格,可以为后续的德育渗透树立起一个榜样,提供一个原形,这个榜样与原形是可供参考并真切感知的;与此同时,回答问题、陈述事实也为学生的深入思考、表白自我搭建起一个认知平台,从而为德育渗透创造了契机。

在学生对 superhero/Christopher Reeve的人物性格做了总体性描述之后,提问人可以用第一人称指示词取代第二人称指示词,以“we”代替“you”进行追问,提出问题“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e superheroes?”第一人称指示词的选用,将提问人纳入指问对象,拉近了提问人与答问人即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使教师与学生共同成为英语课堂德育渗透的对象与主体,从而使师生互动的德育渗透成为可能。

又或者,提问人不用“what”直接发问,不直接要求学生一定要从 Christopher Reeve身上学得某种品格;而改用“May we learn anything from the superheroes?”提问,效果会不会更好呢?“Maywe”选用的人称指示词,是第一人称,指问对象是我们、我们大家;以“may”启动话语,问询的,是听话人的意见及意愿,它所传递的,是说话人对听话人意见及意愿的尊重,是说话人以商榷的方式问询听话人对话语内容的意见与态度,即教师对学生基于意愿的自主选择的尊重;提问人也即教师,作为“we”这个人称指示中的成员,只是在邀请、在提议,在征询其他成员的意见“大家想不想?我们可不可以……?”此刻的教师,既是英语课堂德育渗透的对象,又是英语课堂德育渗透的启动者、促进者。

新课程理念观照下的英语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以英语为工具,发展认知与情意的双向互动过程。因此,英语课堂的德育渗透,需要教师以文化本位的立场,将自己纳入更为朴实的德育视野,从细节入手,巧设问题、科学合理地用好人称代词,因循善诱,与学生一道,构建起意义协商的平台,推进师生共同成长。

[1]李学书,谢利民.中学英语文本双层解读模式探究——谈德育在英语学科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J].教学月刊(中学版).2007,(2上):8—9.

[2]朱荔芳.指示语透视的心理距离之语用解释[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1).

G427

A

1008-6463(2010)01-0078-02

2009-06-30

张文华,男,江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师,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 2007级博士生,研究方向为外语教育与教师教育;熊苏春,女,南昌大学外国语学院教师,研究方向为英语教育理论与实践。

责任编辑 王家芬

猜你喜欢
人称代词英语课堂
拼图
代词(一)
代词(二)
用爱浇灌英语课堂
这样将代词考分收入囊中
让快乐回归英语课堂
阳高方言的人称代词
高效英语课堂的打造
让初中英语课堂充满活力
广告语中人称指示语的语用充实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