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生物化学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探索与实践

2010-08-15 00:42刘群良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0年12期
关键词:生物化学生化案例

刘群良,尹 晟,舒 畅,胡 梅,谭 峰

(1.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 长沙 410208;2.北京师范大学,北京 100875)

医学生物化学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探索与实践

刘群良1,尹 晟1,舒 畅2,胡 梅1,谭 峰1

(1.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 长沙 410208;2.北京师范大学,北京 100875)

生物化学;案例教学;探索;实践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成功的教学模式[1],在我国教育研究的应用中越来越广泛,从法学、到经济学、营销学、临床医学,乃至政治学及计算机……案例教学在教学实践中蓬勃发展,并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推动了教学改革。但基于学科的原因,目前生物化学案例教学法报道较少,案例教学书籍也不多。生物化学能否开展案例教学?怎样开展案例教学?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探索案例教学在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1 生物化学教学案例的编辑

案例教学是以案例作为教学媒介,结合教学主题,提出案例中各种待解决的问题,通过师生讨论分析,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案例教学的第一步就是编辑案例,生物化学教学案例应具备的特征:(1)按照生物化学教学目的选择适合的教学案例,并反应本学科与临床医学的密切联系。(2)案例提出的生物化学学习问题,必须具有趣味性、综合性、直观性、创新性、可分析性等特点,以吸引学生的积极参与,有利于通过案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3)案例多涉及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学科新进展,并尽量涉及医学其他学科的复杂背景,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科技创新精神,并使学生领会生物化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性、融合性。然而新颖、具体的教学案例,可营造学生适应讨论的、活跃的教学气氛。根据以上案例编辑的原则,我们在生物化学教学过程中,探索实施了以下教学案例。

1.1 临床病例教学案例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生物化学是医学基础的必修课程,也是医学基础与临床学科联系的桥梁课程。生物化学理论在医学中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它不但阐明了正常人体的机能变化,而且与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诊断、治疗有着密切的联系。目前,有些学校的医类及药类部分专业尚未开设临床生化课程,加之生物化学结构多,内容深奥、复杂、抽象,如果教学不与临床联系,学生易感到枯燥无味,亦可导致基础理论课与临床应用脱节。针对这一问题,我们根据生物化学理论,编辑临床教学案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脂肪肝作为一个案例,教师先将案例讨论题交给学生,何谓脂肪肝?脂肪肝有何危害?产生脂肪肝的原因有哪些?酒精性脂肪肝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机制各是什么?磷脂与脂肪肝有何关系?怎样防治脂肪肝?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寻找答案,并通过预约时间进行案例讨论,讨论中由学生总结归纳,回答上述问题,并涉及到临床的一些辅助检查及其诊断方法、防治措施等等。诸如此类,还有糖尿病、冠心病、痛风症、胆石症、急性胰腺炎等临床案例,临床案例教学涉及到各种待解决的问题,如从生物化学角度解释上述疾病的病因病机、诊断依据、治疗方案及其药物作用机制等问题,有利于学生主动收集资料,扩展他们的临床知识;临床案例讨论使学生能够真正地融入学习中,激发他们潜藏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用生物化学理论剖析临床疾病案例,也有利于学生体会生物化学与临床的相关性,学好生物化学的重要性。同时,以病例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培养了学生的临床思维方式[2],为后继临床教学课程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

1.2 综合性教学案例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生物化学主要包括生物分子的结构与功能、物质代谢、基因信息传递与专题篇等四大部分,其各章节内容相互联系,相互交叉渗透,具有较强的整体性。教师怎样将各个章节的串通?怎样使学生能融合各章节的内容?学生怎样根据生化的整体性解决实际问题?由此,教师编辑综合性教学案例,可从整体观的角度培养学生分析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根据肝脏在物质代谢中的作用及其生化指标,胆汁酸的代谢、胆色素代谢与肝功能的关系,教师应用真实材料向学生提供简要病案,并提供病人的血液及尿液样本的生化检测结果,如GPT、血清胆红素、尿胆红素、血浆胆固醇酯、A/G比值、凝血时间等。这样以病案为中心,要求学生解释他们的检测结果和相关临床特征。综合性病例与教学的一个或多个教学目标相匹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的分析实际问题的思路,案例也就达到了实现教学目标需要解决什么问题,应用生物化学的什么理论和方法解决什么问题,生化指标数据怎样解读等问题。这类案例既具有教学适应性,即案例内容和讲授内容相符;又具有综合性,即案例中的问题存在着从各方面进行研究分析和解释的可能性;同时,案例具有典型意义,因它既含生物化学理论,又含有临床表现,还含有生化检测指标。根据学生反馈报告显示,他们找到了肝脏的代谢功能与临床的相关性,也找到了分析肝功能临床生化指标的成就感。通过这种案例教学,既使学生掌握了生化知识,又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同时,由于案例教学中知识涉及面较广,对疾病的发生、发展、临床表现和治疗的讨论,必然要涉及基础与临床多学科的知识,有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利用[3]。

1.3 问答式教学案例 引导学生探索新知识

教学是一种智力性劳动。在生物化学教学中,教师遇到抽象而枯燥的教学内容时,从问题入手设法引导学生的学习思路,有利于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如“基因表达”章节中论述的“真核生物细胞含有整套遗传基因,不同时间内基因表达产物不同”。这些抽象的理论,如果不讲究教学艺术,学生听起来枯燥无味,有的同学可能似懂非懂而不加思考,有的同学则易产生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因此,此类教学内容关键在于教师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到教学内容上来,对此采取“问答式”案例教学方法,要求学生举例说明基因表达的时间特异性?案例讨论中,学生可引出很多实例,例如青蛙在蝌蚪期没有腿,生长发育一段时期才长出四条腿,这就是基因表达的时间特异性,它说明青蛙四腿的基因是在生长发育一段时期后才表达的。同时,基因表达的时间特异性结合到临床,论述甲胎球蛋白的基因主要在胚胎期表达,新生儿仅表达高峰期的1%,以后就不再表达。案例进一步引导学生,正常人体内是否存在甲胎球蛋白?讨论中有学生能论述为什么正常人体内没有甲胎球蛋白。然后教师将学生引到下一步,肝癌病人异常表达了甲胎球蛋白,所以临床上将甲胎球蛋白作为肝癌的一个诊断指标。这类“问答式”案例引导学生从理解基因表达联系到临床应用,同时也把这些理论很强的教学内容转变为活生生的实例,通过“问答式”案例获得的知识,学生理解得更深,记忆得更牢。

1.4 学科新进展教学案例 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随着时代的发展,生命科学新进展日新月异。编辑学科新进展教学案例,既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也能促进生物化学教学的发展。曾记得1997年,英国克隆羊的诞生,引起世界的轰动。相继日本的克隆牛、美国的克隆猴、中国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克隆山羊……克隆迅速引起了广大学者的高度关注。2002年我国中南大学卢光琇教授从胚胎干细胞分离出人体的神经细胞,再度引起了学者的浓厚兴趣。2010年美国科学家宣布世界首例人造生命的诞生,更激发了学习者的科技向往。将这些学科新进展编辑成教学案例,提出一系列问题让学生讨论,案例从生物化学的角度来分析,科学家从掌握遗传信息的传递方向到获得核移植的成功,从核移植到胚胎干细胞分离,直至今天人造生命的成功。根据案例讨论显示,学生领悟到核移植、胚胎干细胞分离及人造生命的基本原理,也领会了科技发展重要意义,如胚胎干细胞分离及人造生命为人类的器官移植开拓了广阔前景,干细胞可以分化成不同种类的体细胞,意味着一个干细胞能让人体受损的组织修复、再生,甚至可以培育出心脏、肾脏、肝脏等人体器官,以后心脏有病可以换心脏,肝脏功能不行可以换肝脏,肾脏机能衰竭可以换肾脏。由此,生命科学新进展为生化理论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应用这些素材,将会使同学们的学习过程更加情趣盎然,并成为分析和解释医学问题的有力武器[4]。此类案例把学科新进展同生物化学教学紧密联系起来,使生物化学教学内容产生了新的活力,在医科学生学习医学基础课程中,可发挥非常重要的桥梁作用。

2 生物化学教学案例的讨论

案例讨论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及逻辑推理能力的有效方法。案例讨论以案例涉及的问题为基础,结合生物化学教学内容及其多学科知识进行分析,如一种疾病,哪些生化代谢途径发生紊乱?哪些生化指标发生改变?这些生化指标有何相互关系?怎样检测?将这些问题运用临床病例来训练学生,使学生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因此,案例讨论包含着如下过程:(1)案例讨论的准备:提供案例、设计问题。这一过程教师在讨论前一周将案例及问题发给同学。(2)学生分组,搜集资料:由学习委员负责学生分组(每组8~10人),并选出组长。组内同学分题负责,充分利用时间,通过多种途径如教材、参考书籍、期刊、多媒体课件、Internet等资料库搜集资料,并将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写出发言稿。这一过程由组长分配任务,安排发言。(3)针对教师所提供的问題进行讨论:在整个案例讨论中,教师始终扮演导演的角色,引导、启迪学生如何当好演员,使整个讨论主要在学生积极思维的气氛中进行。通过案例讨论,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相关的生物化学理论,并能分析解决案例中的各种生化教学相关的问题。(4)案例讨论的总结:案例讨论结束后,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分析进行精要总结。

3 生物化学教学案例的总结

案例教学能否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与教师精心编辑案例和学生认真钻研案例是分不开的,也与搞好案例总结是分不开的,为什么要进行案例总结呢?其一,案例内容的涉及面是多学科、多角度、多层次的,甚至一个疾病涉及多条代谢途经(如糖尿病)的变化,涉及多个临床诊断指标的变化,如果不总结,学生易感到内容零散,把握不了学习的主次。其二,资料来源渠道多,观点可能不一致,学生很难把握答案的准确度。其三,该案例启示了什么,学生难以判断。由此,案例总结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案例总结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学习好的同学。案例总结的方式是疏通学生案例讨论的问题,简明扼要、条理清析,有利于学生的记忆,以巩固所学的知识。案例总结的内容包括该案例达到了什么目的,案例的主要问题是什么,案例解决了哪些问题,得到了哪些启示。案例总结的手段最好是多媒体形式,因为多媒体具有直观性,可设置精炼醒目的总结目录;也可利用表格、流程图等形式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还可把条理化总结以生动形象的图片表现出来,提高案例总结的效果。

总之,案例教学法在生物化学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众多报道,案例教学效果优于传统教学的教学效果[1、5],案例教学涉及的知识面宽,学生知识面也就广;案例教学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的主动学习,学习积极性高,知识也就学得扎实;案例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的知识也就记忆得深;团体的协作、教学的互动、案例的分析……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有效措施。但是,目前的案例教学也存在着有待解决的问题(如课时不足、班级规模过大等)[2],然而,笔者认为生物化学适当的开展案例教学是切实可行的,让我们利用案例教学的优越性,积极开展教学改革,推动教育的发展,促进人才的培养!

[1]周 琳.论案例教学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价值[J].法制与社会,2008:228-232.

[2]王 玲,孙 平,杜智敏,等.药理学教学中以病例为中心教学方法的实践与探索[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6,26(5):56-57.

[3]杜跃军,谭万龙,郑少斌,等.案例中心教学法在泌尿外科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8, (6):94-96.

[4]徐 敏.提高医学院校生物化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医学版),2008,28(2):137-139.

[5]彭文彬.基于案例教学法在遗传学课中的应用[J].新医学学刊,2008,5(6):941-943.

The study and practice of Case-based Learning in Medical Biochemistry

LIU Qun-liang,YIN Sheng,SHU Chang,HU Mei,TAN Feng
(TCM University of Hunan, Changsha, Hunan 410208, China)

biochemistry;case-based learning;exploration;practice

R34

A

10.3969/j.issn.1674-070X.2010.12.026.059.03

2010-10-07

湖南中医药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JG09001)。

刘群良(1952-),女,湖南长沙人,教授,主要从事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教学与研究。

纪云霞)

猜你喜欢
生物化学生化案例
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生物化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效果分析
从废纸篓里生化出的一节美术课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谁是半生化人
《生化结合治理白蚁》
《生化结合治理白蚁》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一个模拟案例引发的多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