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风水理论对中国传统建筑的影响

2010-08-15 00:51陈尚玲
山西建筑 2010年26期
关键词:风水平面传统

陈尚玲 徐 敏

1 风水的起源及其定义

风水起源于古老的相地术,是一门历代先民在几千年的择居实践中发展起来的关于环境选择的学问,是古人在当时的文化背景下,选择宅地、墓地、村落、城市的最佳位置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知识领域。历史上记载的最先给风水下定义的是晋代的郭璞,他在《葬经》中说:“葬者,生气也。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风水之法,得水为上,藏风次之”[1]。可见藏风得水就成了风水理念的关键所在了,这也是中国古代环境观、审美观的体现。

2 风水对中国传统建筑营建的影响

2.1 选址布局

2.1.1 强调建筑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人地和谐”思想是中国传统风水观的核心。人与自然和谐相生是人类的永恒追求,也是中华民族崇尚自然的最高境界。所以,一直以来传统建筑的选址是设计者十分重视的,追求建筑与自然山水的美巧妙融为一体。例如桂林靖江王陵选址就十分注重陵寝建筑与大自然山川、水流和植被的和谐统一,追求形同“天造地设”的完美境界,用以体现“天人合一”的哲学观点。王陵背靠尧山,正前方奇峰对峙,山峰之间形成天然陵口,视野开阔,左右群山拱卫。如此的地理格局也体现了“入土为安,背有靠山,稳坐江山,前有出路,前途无量”的中国传统风水理念。

2.1.2 崇尚“负阴抱阳、背山面水”的地理格局

负阴抱阳,背山面水,这是建筑选址最基本的原则和基本格局。所谓负阴抱阳,即基址后面有主峰“来龙山”,左右有次峰或岗阜的左辅右弼山,或称为“青龙山”“白虎山”,山上要保持丰茂植被。前面有月牙形的池塘,称为“朱雀”。水的对面还有一个对景山“案山”,基址正好处于这个山水环抱的中央,地势平坦而具有一定的坡度,这样就形成了一个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皆全的“四灵守中”的风水格局。如著名的明十三陵陵区方向朝南,周围群山环抱,中部为平原,山明水秀,景色宜人。十三个陵墓均依山而筑,各有案山对景,分别建在东、西、北三面的山麓上,各陵所在位置又都背山面水,处于左右护山的环抱之中,形成了体系完整、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的陵寝建筑群。

2.2 平面构图

2.2.1 追求中轴对称之美

中国传统建筑构图中,大量运用平衡对称,强调中轴线的面和立面设计。中国传统美学观所表现出来的含蓄、幽曲和对称之美,在中国风水中得到了丰富的展现。古今中外,许多古城、皇宫、民宅、陵墓多是左右中轴对称的。风水空间位置的这种对称性设计,体现出独特的构图之美。在皇宫建筑群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北京故宫,它的建筑更是注重对称原则。故宫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960 m,东西宽750 m,全面积72万m2,平面北高南低,水向南流入金水桥下出门。中轴即是中央子午线,是规划故宫全部宫殿及北京城的基准线,中轴两端的建筑阴阳对称,这条中轴线不仅贯穿在故宫内,而且南达永定门,北到鼓楼、钟楼,贯穿了整个城市,气魄宏伟,规划严整,极为壮观。

2.2.2 强调方正均衡之美

中国传统建筑讲究平面方正、体形均衡、风水格局完美无缺等,完全符合风水学对构图美的追求。风水学在观念上认为,建筑平面的方正,形体均衡对称,环境格局的完备无缺等,都是吉利的表现形态,反之认为是凶煞的兆头。如房屋的前高后低,建筑形体的杂乱,大两扇门扉宽窄不同等,均被认为是不吉利的。北京的四合院在中国传统住宅建筑中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其营建从择地、定位、平面构图到确定每幢建筑的具体尺度都要按风水理论来进行。所谓四合,“四”指东、西、南、北四面,“合”即四面房屋围在一起,平面构图形成一个“口”字形,而且外观封闭,房舍内向,既有实用价值,又起到预防风沙侵袭的作用,具有浓厚的风水观念,符合风水中的聚财之说,老百姓称这样的院落为“喜合”。

2.3 空间处理——“形势说”的应用

风水中的“形势说”应用在中国传统建筑空间处理方面,是中国建筑艺术的一大突出特色和卓越成就。“形势说”应用最为广泛的理论即“百尺为形,千尺为势”。折算公制百尺约23 m~35 m,千尺约230 m~350 m。王其亨认为,在设计建筑单体或进行建筑局部空间划分时,面阔、进深与高度一般应以百尺为限,结合当代视角理论分析,完全合情合理。而“千尺为势”则用在限定大范围建筑群体的空间设计上,这样在远观的角度上不会使空间太空旷而仍具“人情味”。在远景逾出千尺之外,风水说也有相应的理论如“驻远势以环形,聚巧形而展势”“形成势来”“形以势得”等处理手法。中国古典建筑严格按“百尺为形,千尺为势”进行外部空间规划与布局的代表当属北京的故宫。如太和门全高23.8 m,处于九五至尊的太和殿通进深 33.33 m,加上台基共35.05 m。从大的平面布局来看,大部分的广场街巷,相邻单体建筑的距离最大也在350 m内,严格遵循着“千尺为势”的界定[2,3]。

3 风水的自然观对现代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的启示

从现代科学理论来看,风水文化理论是地理学、地质学、气象学、景观学、建筑学、生态学以及人体生命信息学等多种学科综合一体的一门自然科学。当代社会的发展是以城市建设为中心的。在城市规划中风水思想的基本原则是主张人与自然和谐,要求人类居住的建筑空间与自然环境相互协调。著名建筑设计师贝聿铭先生认为:风水的宗旨就是理气,即寻找生气。而有生气的地方应该是:避风向阳,山清水秀,流水潺潺,草木欣欣,莺歌燕舞,鸟语花香之地。这恰恰和生态建筑不谋而合。简单地说,要将建筑环境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具有结构和功能的系统来看待。现代建筑设计就应该避免违背中国传统建筑风水理念的设计。

4 结语

中国传统建筑文化讲究“天地人合一”,主张与自然相辅相成、协调统一,这是我国儒家文化代表人孔子的思想,同时也是风水的精髓。但在当今世界,由于人口的剧增和现代文明所带来的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比如我们已经没有了那么多可供任意选择的生存空间,不像在古代,有广阔的空间供参考选择;此外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质量下降,已使生存环境发生了变异,风水理论有些已经不太适应新的环境了。再者,城市化的浪潮使得楼居的人群愈来愈多,人们能有一处住所已属不易,已无条件去讲究风水的优劣。而对这些新问题,传统的风水学说中对小环境的处理方式和对不利环境的改造方面,都有待于人们去整理发掘。因此我们应该用积极的态度去研究对待风水文化,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使其得以继承和发扬光大。

[1] [清]纪 昀.文渊阁四库全书(第808册)[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72:14.

[2] 呼海艳,弓 弼,何红芸,等.浅析中国古典园林中的风水观[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3):1028-1029,1045.

[3] 王其亨.风水理论研究[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143,154-158.

[4] 韩春梅.谈建筑风水[J].山西建筑,2009,35(34):11-12.

猜你喜欢
风水平面传统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立体几何基础训练A卷参考答案
老传统当传承
一个家庭的好风水来自哪里?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风水——环境感应心理学 换一个角度看风水(中篇)
参考答案
关于有限域上的平面映射
养好你喜欢的女人,就是养好你自己的风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