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例脂肪肝患者临床随访结果分析

2010-08-28 03:22郭江红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0年21期
关键词:运动量高脂血症脂肪肝

郭江红

正常的肝脏含脂肪约在4%,当肝内脂肪含量大量增加、肝细胞内出现大量脂肪颗粒时称为脂肪肝[1]。临床上多数患者可无明显症状,少数伴有不同程度的食欲减退、腹胀、恶心、右上腹不适等。近年来,由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饮食结构改变,随着肥胖、血脂异常者的增加,脂肪肝已成为富裕地区的第一大肝病,并有望在数十年后跃居肝硬变的首要病因[2]。因此必须充分重视脂肪肝对健康的影响,找出有效措施,最大限度减轻其危害。作者对我校2006年3月至7月份超声检查诊断为脂肪肝的210例,进行3年定期随访。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病例选自我院2006年3月超声检查诊断为脂肪肝的210例患者,年龄40~60岁,男160例,女50例,共210例。仪器:B-K Medical 2010 Falcon,探头频率 3.5MHz。超声扫查采用仰卧位及侧卧位,观察肝脏回声强度,深部衰减及肝内管道结构显示率。空腹12 h检查。同时记录患者身高、体重、喝酒、职业等情况。超声医师固定为同一个人。

1.2 脂肪肝超声诊断标准[3]①肝区近场弥漫性点状高回声,回声强度高于脾脏和肾脏,少数表现为灶性高回声;②远场回声衰减,光点稀疏;③肝内管道结构显示不清;④肝脏轻度或中度肿大,肝前缘变钝。仅具备第①项者作为疑似诊断,具备第①项加其余一项及以上者可诊断脂肪肝。

1.3 措施

1.3.1 健康教育 脂肪肝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可防可治,多由不良的生活方式引起,病因较多,包括超重、营养过剩、高脂血症、高血糖、酒精、职业等,也有报道与药物、中毒、肝炎等有关的,这些因素均可造成不同程度的脂质代谢紊乱而导致脂肪肝。

1.3.2 改善生活方式,控制体重,戒烟限酒,合理膳食,增加运动量,尤其对于体重质数≥28者,需要减肥,控制体重。

1.3.3 合理用药控制血脂 血清胆固醇≥6.22 mmol/L和或血清三酰甘油≥2.26 mmol/L,建议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降血脂药。

2 结果

2009年与2006年脂肪肝发病比较见表1。

表1 2009年与2006年脂肪肝发病比较

3 讨论

我校教职工发生脂肪肝的原因:①长期高脂肪、低蛋白、高热量食物的过多摄入,使肝脏合成脂肪过多,影响脂代谢平衡,造成高脂血症,使脂肪在肝内蓄积,形成脂肪肝;②高校教职工长期以来的伏案备课、搞科研、写论文等工作,打破了正常的生活规律,高度紧张状态造成了神经内分泌紊乱,再加上缺乏体育锻炼,造成脂代谢紊乱,形成脂肪肝;③长期饮酒对肝脏的损害,使肝内乙醇代谢亢进,使DADH/DAD比值升高,有利于三酰甘油的大量合成,超过了肝脏的代谢能力,导致高脂血症和脂肪肝的发生[4]。

脂肪肝是一种常见病,又是一种可逆性疾病,虽然目前没有疗效显著的治疗药物,但只要坚持去除易患因素,脂肪肝是可以治愈和好转的。①合理膳食:每日三餐膳食要合理搭配、营养均衡,保证足量的蛋白质,有利于清除肝内脂肪;②适当运动:每天坚持体育锻炼,可根据自己爱好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如慢跑、打乒乓球、羽毛球等运动,要从小运动量开始循序渐进,逐步达到适当的运动量以促进体内脂肪的消耗;③慎用药物:平时不要随便吃药,特别是广告上宣传的所谓保健类的药物,应在医师指导下合理用药。尤其对出现症状的脂肪肝患者,在选择用药时须更慎重,要考虑到药物的毒副作用;④保持心情舒畅、注意劳逸结合等也是相当重要的。总之,对于医务人员来讲注意健康宣教和行为干预,提高人群的保健意识,对预防或减少脂肪肝的发病率、改善预后是非常有必要的。

[1]李永强.成人麻疹并发肝功能损害174例临床分析.上海医学,2008,31(5):366.

[2]范建高.正确认识脂肪肝的危害.中华全科医学杂志,2007,6(4):199-200.

[3]曹海根,王金锐.实用腹部超声诊断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182-184.

[4]黎满全,白静,贾荣梅,等.广州地区部分健康人群患高脂血症、脂肪肝的现状调查.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2005,28(3):26-28.

猜你喜欢
运动量高脂血症脂肪肝
瘦人也会得脂肪肝
脂肪肝 不简单
王迎春:非肥胖脂肪肝
大树的日常
运动量
脂肪肝治疗误区须谨防
每天基本运动量:走4000步
高脂血症的日常保健护理该怎么做
高脂血症对生化检验项目的干扰及消除
社区健康促进模式降低老年高脂血症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