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五局:援外市场大显身手

2010-09-04 09:53李继红陈正府
当代贵州 2010年15期
关键词:援外铁五局塔吉克斯坦

■ 文/李继红 袁丽娜本刊记者 陈正府

中铁五局:援外市场大显身手

■ 文/李继红 袁丽娜本刊记者 陈正府

中铁五局的“出海”特点在于,以国际竞标项目为突破口,通过对外经济技术援助项目(简称经援项目)的实施站稳市场,从而带动国际承包项目,完成从成立之初的“借船出海”到自身“造船出海”的转变。

温家宝看望在加纳参加援外项目的中铁五局员工。(中铁五局供图)

“沙尔—沙尔隧道无论是施工技术还是工程质量,在塔吉克斯坦都是首屈一指的。‘中国铁军’就是不一样!”塔吉克斯坦总理由衷赞叹。

与其说“中国铁军”,不如说是“贵州铁军”。

这里说的“中国铁军”,指的是自1970年就入驻贵阳的中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

近年来,中铁五局以独立或合作实施方式先后承建了20多个经援项目,先后建成了加纳欧芬卡—恩撒万公路改扩建、贝宁马朗维尔垦区防洪堤、斐济纳务索桥、塔吉克斯坦沙尔—沙尔隧道及南北连接线等援外优质工程。

提前14个月通车运营

2009年8月30日,中铁五局参建的中国援建塔吉克斯坦国沙尔—沙尔隧道及南北连接线公路工程项目正式通车运营。

塔吉克斯坦素有“高山国”之称,93%的国土都是山地。沙尔—沙尔隧道就建在著名的沙尔山脉。

这座全长2235米的隧道与总长4910米的南北连接线所构成的项目,是中国政府无偿援助塔吉克斯坦共和国的公路交通项目,总投资2.58亿元人民币。

由于地处山地,又是高地震区,现场地质条件十分复杂,塔方提供的地质资料不完整、勘测深度不够,导致原设计与实际地质条件出入较大。施工中不仅要更改设计,还增加了成本的投入,这对保质保量如期完成工程提出了挑战。

为建设一个让祖国放心、让塔吉克斯坦满意的工程,中铁五局派出了最优秀的技术专家到现场深入勘察,派出了最优秀的技术组承担建设重任。在一次次细致的勘察和反复论证中,一个个优化的施工方案相继诞生,为优质、安全、高效地完成施工任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施工中,中铁五局技术组始终把质量放在首位,以施工技术交底到位、检查到位、验收到位来确保工程质量。在隧道、桥梁的施工过程中,每个施工环节都明确了岗位职责,坚持质量跟踪管理,确保施工质量。他们用不足20个月的时间,完成了需用34个月才能完成的工程。

“贵州铁军”形象树立

工地饮用水水质差,很多员工都患上了结石病。

2008年夏季的一天,正值项目掀起大干高潮之时,在隧道内检查衬砌支护安全的项目总工刘仁阳腹部突然剧烈疼痛,同事们见他痛得大汗淋漓,关切地说:“刘总,咱们上医院吧!”刘仁阳用手压着腹部,刚说完“再忍忍”就晕了过去。在当地医院,医生说要摘除胆囊,刘仁阳一听,急了:“工地正是用人之际,我怎么能躺十天半月!给我两颗止疼药就行了。”药刚一下肚,他就急着往工地赶。塔籍医生敬佩地说:“中国,好!”

2008年3月,隧道施工进入攻坚阶段,技工雷福久接到家里老母病危的电话,雷福久看着窗外热火朝天的施工场面,握住话筒,噙着泪花,好半天才哽咽出一句:“妈,我不能回来看您,您老保重。”

为了项目保质保量如期完工,中铁五局这些可爱的员工有的带病坚持工作,有的将婚期一推再推,有的儿子已经两岁了却还没见上一面……可他们却说:我光荣,我是援外工作者!

这,不仅是“中国铁军”的形象,也是“贵州铁军”的形象。

book=14,ebook=239

猜你喜欢
援外铁五局塔吉克斯坦
地道战
中国对塔吉克斯坦直接投资风险分析及防范
援外
情溢中老铁路
“一带一路”倡议与对外援助制度之完善
深改号角催征程
给读者辟一方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