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域认知模型(ECM)视角下的语篇连贯

2010-09-05 03:45熊维俊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0年2期
关键词:连贯语篇语义

熊维俊

(重庆三峡学院 外国语学院,重庆 404000)

事件域认知模型(ECM)视角下的语篇连贯

熊维俊

(重庆三峡学院 外国语学院,重庆 404000)

事件域认知型(ECM)是在批判继承认知语言学家Langacker, Talmy, Lakoff, Panther & Thornberg以及计算机科学家Schank & Abelson 分别提出的解释概念结构和句法结构的理论框架的基础形成的。 该理论弥补了以前理论的不足:重视事件内部要素的层级性;兼顾了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既分析句法构造的形成, 也试图扩展到解释语言的其它层面。 文章以事件域模型为理论框架分析语篇连贯现象。

事件域认知模型;层级性;静态分析;动态分析;语篇连贯

一 引 言

语篇连贯理论研究起始于20世纪70年代。Halliday &Hasan的经典著作Cohension in English是一部关于英语衔接机制及其运作方式的著作。之后,许多学者(如 De Beaugrande & Dressler; Mann & Thompson; Givon; Kehler)从不同的视角论述了语篇连贯的本质及其实现条件。

不少中国学者也对语篇连贯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语篇是指不完全受语法约束的、在一定语境下表示完整语义的自然语言(胡壮麟,1994)。语篇特征的两个重要方面是语篇的衔接性与连贯性(程晓堂,2009)。张德禄(2000)认为,语篇连贯是一个语义概念;语篇衔接机制的范围应扩大到所有语义联系机制,包括结构性衔接、话语语义结构、外指性衔接机制和隐性信息衔接等。连贯是语篇的衔接机制和情景语境相互作用产生的总体效应。认知语言学是以意义为中心的语言学。王寅(2005:277)认为,一个语篇能在心智上形成一个统一的、可被接受的认知世界,语篇就具有连贯性。形成这样的认知世界主要有三个条件:概念成分上的照应性;命题发展上的索引性;语用推理上的顺应性。张德禄(2006)通过对形成连贯语篇的意义关系的研究来使语篇连贯形式模式化。他在Campbell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了8种语篇连贯模式。本文只讨论与语义直接相关的相似性原则;相近原则;强化原则;冲突原则;密度原则;大小对称原则6种语篇连贯原则。

从以上研究不难看出:语篇连贯在本质上是语义连贯。本文将以事件域认知模型为理论框架,结合实例阐述该模型对语篇连贯的解释力。

二 事件域认知模型与语篇分析

(一)事件域认知模型

王寅(2005)在批判继承认知语言学家Langacker, Talmy, Lakoff, Panther & Thornberg以及计算机科学家Schank &Abelson分别提出的解释概念结构和句法结构的理论框架的基础形成了事件域认知型(ECM)。其基本思想如图1(王寅,2005:18):

图1.事件域认知模型ECM

事件域认知模型认为:人们是以“事件域”为单位来体验和认识世界的,并将其存储于大脑中。人在对许多具体事件体验和认识的基础上逐步概括出事件的抽象概念结构,然后逐步形成语言中的种种表达现象。一个基本事件域EVENT主要包括两大核心要素:行为(Action)和事体(Being)。一个行为(包括动态性行为和静态性行为)是由很多具体的子行为或动作(A1,A2…An)构成的;一个事体是由很多个体(如图中的 B1,B2…Bn)构成的,事件可以包括人、事物、工具等事体,也可包括抽象或虚拟的概念。一个动作或一个事体可分别带有很多的典型性特征性或分类性信息D或C。这样,一个事件域就可能包括若干要素,而不仅是实施者、受事者、作用力、场景等要素,这些要素还存在层级关系,如:在第一层级上,一个事件主要包括动作要素和事体要素;在第二层级上,这两个要素又包括很多子要素;在第三层级上,各子要素又各自包含典型信息,如特征和分类等信息。

(二)事件域认知模型对于语篇分析的可行性

王寅(2005:25)指出:ECM的认知分析方法既可以解释概念结构的形成和句法构造的基础,可兼顾线性分析和层级分析,更适用于动态和静态场景,还可以用于分析语义和交际中的许多语言现象;该认知分析方法也适用于句法、语篇、语用等层面的分析。

事件域认知模型之所以适用于语篇分析,总结起来有以下因素:

(1)人对世界的认识是以事件为基础的,一个事件构成相应得事件域。人在对各种事件体验和认识的基础上形成对整个世界的认识,并将这种认识逐步形成抽象的概念结构,进而形成各种语言表达方式。人对认识特定的事件时,就会有其相对应的认知域,人就会调动储存于大脑中的相关知识对其进行理解。反映在语言上就是事件对语篇具有统领性:无论人对某种事件有多少认识,这些认识都统辖于该事件之下。

(2)语篇连贯实际上是语义连贯,一个语篇能在心智上形成一个统一的、可被接受的认知世界,语篇就具有连贯性,形成这样的认知世界主要有三个条件:概念成分上的照应性;命题发展上的索引性;语用推理上的顺应性。王寅(2005)指出:概念成分的照应性主要是基于概念成分之间的照应关系。也即是说,语篇要连贯,各概念成分之间应当有必然的照应关系。张德禄(2006)提出的6种语义连贯原则应属于概念成分上的照应性。事件的多维度和人类认知的多角度性反映在语言上决定了人类对同一事件的认知必然会有不同的概念,这些概念必然会有不同的层级性。这些概念如果相互照应,反映在语言就是语篇具有连贯性。命题发展上的索引性是指所有概念相互照应,概念之间相互牵引、照应。语用推理的顺应性是指通过语用推理,建立概念之间的联系,获得连贯。归根结底,语篇连贯实质上就是语义连贯,而语义连贯的实质在于概念之间的关系连贯。事件域认知模型事件内部要素具有层级性,反映在语言上就必然有概念的层级性。这些概念层次的联系紧密程度决定着语篇的连贯程度。

(3)事件域认知模型可以兼顾语篇的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王寅(2005)指出,人们在认识静态事体时,会涉及到感知、视角、观察、认知等心智性行为,命名时也会涉及人的主观识解因素。这些心智行为难以从动态视角解释,而事件域认知模型可以从事件本身的多层次性中的任何一点出发来认识事件。反映在语言上,事件域认知模型可以对语篇中的静态现象作出解释。该模型还可对语篇作出动态解释:在对事件某一层次中的某一环节认识时,人们必然调动大脑中存储的相关知识,这在很大程度上激活了人们对相关环节的认识,对一个环节、层次的认识必然会引发对与之相关层次和环节的认识。在认识的基础上行成概念,这些概念之间关系必然相关,这就形成了语篇连贯,也说明了语篇“瞻前顾后的运作机制”。

(4)语篇连贯有程度之分。从事件域认知模型图可以看出,事件本身存在多层次性、多环节性甚至是无穷性。这决定人们对事件的认识只能是相对完整或接近完整。这些层次、环节之间的关系紧密程度不一。相邻的关系相对紧密,这也体现了认知语言学的距离相似性原则。从实践域模型图外围虚线方框可以看出:某一实践与期相邻事件有一定联系,只不过这种联系不如事件内部各层次、各环节那么紧密罢了。反映在语篇上,这些关系也体现了语篇的连贯程度。

在分析了事件域认知模型分析语篇连贯可行性分析的基础上,本文以弗兰西斯•培根的《论读书》为实例阐释该模型对语篇连贯的解释力。

三 实例分析

(一)事件的统领性

《论读书》这篇文章谈论了以下主题:学习的目的;学习与经验的关系;学习的态度;学习的方法;学习的针对性。这些主题体现了学习这一事件的“多层次性”。无论这些层次有多少或是无限延伸,它们都是关于学习的,都逃离不了学习这一事件对它们的管辖。

(二)概念之间的关系得照应性

文章首先指出读书有三种好处:⑴怡情、傅彩和长才。这三种好处都说明了读书的积极目的,在概念形式或结构上有相似性或相近性,因此,这几个概念是相互照应的。⑵文章然后说明了这三种目的表现形式:怡情见于独居;傅彩见于高谈阔论;长才见于处世判事。⑵是⑴的表现形式,是对⑴具体说明,(1)与(2)构成连贯语篇。

读书虽有好处,但也易陷入误区。文章紧接着论述了这一点:⑶对知识熟练人虽然能辨别事物的细节但缺乏统筹安排。读书有好处,哪又该如何得到这些好处呢?需要的不仅仅是对知识的练达,还需深思。⑷文章进一步指出了读书的三种偏向:过多易惰;文采藻饰态盛则骄;全凭条文办事乃学究态。

文章紧接着再次提及读书的好处:⑸读书补天然之不足,这和⑴形成相互照应。同时论述了读书与经验的关系:(6)读书补天然之不足,经验补读书之不足。读书应该以经验示之。这里谈及的是对学习的态度。⑸与(6)关系互为补充,同时(6)也是对(4)的一种可能解决途经。

接下来文章指出读书应与观察结合起来:(7)用书之智不再书中,而在书外,全凭观察得之。(7)和(6)都是谈对学习的态度,它们遵循概念相近相似关系原则。

文章还强调读书应该仔细推敲:(8)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读者,不可尽信书上所言,亦不可只为寻章摘句,而应推敲细思。这与(6)、(7)一样,都是在说明对读书应该持有的态度。(6)、(7)、(8)谈及的都是对学习应持有的态度,因而它们是连贯的。

接下来文章论述了读书的具体方法。这些方法之间的关系也遵循了概念相似性或相近性原则。因而它们之间在概念上有极强的照应性。具体学习方法如下:(8)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少数则须咀嚼消化。

(9)读书应讨论,做笔记,常读。(10)读书应有针对性,因为: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人之才智但有滞碍,无不可读适当之书使之顺畅,一如身体百病,皆可借相宜之运动除之。滚球利睾肾,射箭利胸肺,慢步利肠胃,骑术利头脑,诸如此类。如智力不集中,可令读数学,盖演题需全神贯注,稍有分散即须重演;如不能辩异,可令读经院哲学,盖是辈皆吹毛求疵之人;如不善求同,不善以一物阐证另一物,可令读律师之案卷。如此头脑中凡有缺陷,皆有特效可医。

(三)语篇的静动态分析

《论读书》首先从读书的好处之一视角出发谈论学习。作者首先谈论了读书的好处:怡情、傅彩和长才。有怎样才能达到读书的好处呢?作者在谈论读书态度和方法之前,说明了三种读书的偏向,因为学习的偏向会影响学习的效果。要保证读书好处—亦即读书效果,还应有正确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因此文章由读书的好处这一认知视点激活一系列的相关认知点。具体流程如下:

读书的好处作为一个认知视点激活了后面与其相关的认知点,它们之间是激活与被激活的关系。反映在概念是概念之间相互照应的、牵引,概念之间也可作出恰当的语用推理。

总之,《论读书》这篇文章从多层次论述了读书。这些层次在概念上相互照应、索引,在语用推理上相互顺应。这些概念遵循了语篇的“瞻前顾后的运作机制”,文章在语篇上是连贯。

四 结 语

语篇连贯实际上是语义连贯。本文以事件域认知模型为理论框架,结合实例分析了该模型对语篇连贯的解释力。该模型能从多层次,多角度阐释语篇连贯现象。事件域认知模型对语篇连贯又较强的解释力,为分析、解释语篇连贯现象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分析工具。但在该模型下,语篇究竟有哪些连贯机制,如何将该模型用于语篇教学还有待进一步探索。

[1]De Beaugrande,R & W.U.Dressler.Introduction to Textlinguistics[M].London:Longman,1981.

[2]Givon,T.Coherence in Text vs Coherence in M ind[A].In M.A. Gernsbacher & T.Givon(eds.), Coherence in Spontaneous Text[C].Amsterdam:John Benjam ins,1995.59-115.

[3]Halliday,M.A.K.& R.Hason.Cohension in English[M]. London: Longman,1976.

[4]Kehler,A.Coherence,Reference,and the Theory of Grammar[M].Stanford:CSLI Publications,2002.

[5]Mann,W.& S.Thompson.Relational Propositions in Discourse1[J].Discourse Process,1988,(9.1):57-90.

[6]程晓堂.基于语篇连贯理论的二语写作教学途径[J].中国外语,2009,(1).

[7]胡壮麟.语篇的衔接与连贯[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4:1.

[8]张德禄.论语篇连贯[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2).

[9]张德禄.语篇连贯的宏观原则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6,(10):7.

[10]王寅.事件域认知模型及其解释力王寅[J].现代外语,2005, (1):18.

[11]王寅.认知语言学探索[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5.

(责任编校:燕廉奚)

Context Coheren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vent Cognitive M odel(ECM)

XIONG W ei-jun
(Chongqing Three-Gorges University, Chongqing 404000,China)

Event Cognitive Model(ECM)is based on critically inheriting the studies of Langacker, Talmy, Lackoff, Panther &Thornberg and Schank & Abelson, which were aimed at explaining concept and syntax structures of language. The model makes up the deficiencies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It values the internal hierarchy of events; It gives attention to both static analyses and dynamic analyses; It analyzes and explains not only syntax constructions but other layers of language. This articles aims at explaining context coherence w ith the guidance of ECM.

Event Cognitive Model; hierarchy; static analyses; dynamic analyses; context coherence

G633.41

A

1673-2219(2010)02-0179-03

2009-11030

熊维俊(1978-)男,四川邻水人,重庆三峡学院外国语学院助教,硕士,主要从事认知语言学研究。

猜你喜欢
连贯语篇语义
语意巧连贯,旧“貌”换新“颜”——从“八省联考”卷探析高考语意连贯题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语言与语义
衔接连贯题的复习备考注意点
“上”与“下”语义的不对称性及其认知阐释
认知范畴模糊与语义模糊
从语篇构建与回指解决看语篇话题
语篇特征探析
语义分析与汉俄副名组合
主述位理论对英语写作连贯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