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早衰患者外周血细胞免疫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2010-09-07 07:44班慧敏
中国当代医药 2010年34期
关键词:育龄妇女早衰卵泡

班慧敏

(河南省夏邑县第二人民医院,河南夏邑 476445)

卵巢早衰患者外周血细胞免疫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班慧敏

(河南省夏邑县第二人民医院,河南夏邑 476445)

目的:探讨卵巢早衰患者外周血中细胞免疫检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15例卵巢早衰患者、15例自然绝经后妇女和20例健康育龄妇女外周血中CD4+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和NK细胞水平;用化学发光法测定卵泡刺激素(FSH)和雌激素(E2)水平。结果:POF组CD4+T淋巴细胞低于健康育龄妇女组(P<0.05),CD8+T淋巴细胞、NK细胞水平和B淋巴细胞水平高于健康育龄妇女组(P<0.05);POF组FSH水平高于健康育龄妇女组,而E2水平低于健康育龄妇女组;POF组与自然绝经后妇女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卵巢早衰患者细胞免疫水平低下,与自然绝经后者水平相似。

卵巢早衰;免疫检测;外周血

卵巢早衰(premature ovarian failure,POF)是指女性 40 岁前由于卵巢内卵泡耗竭而发生的卵巢功能衰竭。临床表现为继发性或原发性闭经,以血清卵泡刺激素上升和雌激素水平下降为特征,并伴有不同程度的一系列低雌激素症状[1]。大量流行病学资料和相关研究显示POF的发生、发展与细胞免疫功能密切相关[2-3],且现阶段研究主要是以患者的体液免疫指标为主,细胞免疫研究较少[4]。本研究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15例卵巢早衰患者、15例自然绝经后妇女和20例健康育龄妇女外周血中CD4+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和NK细胞水平,探讨卵巢早衰患者外周血中细胞免疫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①POF组: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2010年2~7月妇科门诊POF患者15例,年龄24~40岁。诊断标准为年龄≤40周岁,自然月经周期状态下,闭经3个自然周期或者6个月以上,血清 FSH>40 IU/L,E2<25 pg/ml,阴道超声提示子宫小,卵巢测值小于正常,无卵泡或卵泡声像不清,并伴有潮热、多汗、面部潮红、性欲低下等一系列低雌激素症状。②自然绝经妇女组: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体检的女性15例,年龄50~71岁,自然绝经1年以上,排除心、脑、肝、肾等慢性疾病。③健康育龄妇女组: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体检的健康育龄女性20例,年龄23~39岁,与POF组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仪器与试剂

流式细胞仪为BD FACS Calibur;BD MultestTMCD3/CD45/CD4/CD8,BD MultestTMCD3/CD16+CD56/CD45/CD19 和 同性对照小鼠抗人IgG1均购自美国 BD公司。化学发光仪为Siemens Immulite 2000,卵泡刺激性 FSH,和雌激素(E2),试剂盒均购自Siemens公司。

1.3 标本采集和检测

清晨空腹取外周静脉血2 ml分别于EDTA抗凝管和肝素抗凝管中。检测细胞免疫时用微量移液器加入50 μl EDTA 抗凝全血,调整细胞浓度为(1~10)×109/L,置混合器上混匀;按试剂说明分别加入相应抗体20 μl,室温下避光孵育20 min;然后加入 300 μl溶血剂、混匀、避光静置 10 min,1 400 r/min离心5 min,弃上清。用PBS缓冲液洗涤1次,加入PBS重新悬浮细胞,避光静置10 min,上流式细胞仪用Multitest软件检测分析。测定FSH和E2时,化学发光仪器Siemens Immulite 2000加入相应试剂后按说明进行测定。

1.4 统计学分析

实验数据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各组数据用±s表示,组间数据比较用t检验。检验水准取α=0.05。

2 结果

2.1 3组患者外周血FSH和E2水平测定

POF患者与自然绝经妇女相比,外周血FSH和E2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OF患者与健康育龄妇女相比,外周血FSH和E2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3组患者的血清FSH和E2水平变化(±s)

表1 3组患者的血清FSH和E2水平变化(±s)

与健康育龄妇女组相比,*P<0.05

组别 例数(n) 年龄(岁) FSH(IU/L) E2(pg/ml)POF组自然绝经妇女组健康育龄妇女组P值15 15 20-26~40 50~71 23~39-56.68±9.67*51.23±8.93 6.88±1.93 0.014 15.57±4.48*16.80±3.66 89.23±29.23 0.017

2.2 3组患者外周血细胞免疫检测

POF组CD4+T淋巴细胞低于健康育龄妇女组(P<0.05),CD8+T淋巴细胞、NK细胞和B淋巴细胞水平高于健康育龄妇女组(P<0.05);POF组与自然绝经后妇女组细胞免疫指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至今为止,POF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现行大量流行病资料和相关研究显示POF发病不仅与遗传因素、内分泌代谢、理化因素、药物影响和微生物感染有关,而且POF的发生、发展还与机体免疫功能密切相关。20世纪80年代,Friedman CI等[5]发现POF患者体内发生细胞免疫改变,患者卵巢活检后可见原始卵泡或初级卵泡周围有淋巴细胞浸润,显微镜下可见T淋巴细胞分泌的炎症细胞浸润内外卵泡膜细胞、颗粒细胞、黄体细胞和白体细胞,从而揭开了对POF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研究。

表2 3组患者的细胞免疫水平变化(±s)

表2 3组患者的细胞免疫水平变化(±s)

与健康育龄妇女组相比,*P<0.05

组别 例数 CD4+T(%) CD8+T(%)CD19+B(%)(CD16+CD56)+NK(%)POF组自然绝经妇女组健康育龄妇女组P值15 15 20-45.16±6.67*41.23±8.93 53.51±6.46 0.037 29.68±6.79*28.26±5.74 16.88±6.03 0.018 25.57±4.48*26.80±3.66 16.23±7.23 0.026 28.23±6.54*16.23±4.93 18.57±4.48 0.020

目前对POF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研究尚无一致结论。王文军等[6]运用免疫酶组化技术,检测POF患者、自然绝经后妇女及健康育龄妇女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发现POF患者、自然绝经妇女和健康育龄妇女的CD3+T淋巴细胞水平一致;CD4+T淋巴细胞亚群在3组妇女中无明显差异;POF患者及自然绝经妇女的CD8+T淋巴细胞明显升高,CD4+/CD8+明显降低。雷小敏等[7]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POF患者与亚群健康育龄妇女外周血淋巴细胞CD3+T、CD4+T和CD8+T淋巴细胞的变化,结果显示POF组CD4+T淋巴细胞低于健康育龄妇女组,CD8+T淋巴细胞高于健康育龄妇女组,CD4+/CD8+明显降低。杨桂艳等[8]的研究表明POF患者与健康育龄妇女CD4+T和CD8+T细胞百分比及CD4+/CD8+比值均无明显差异。本研究发现POF组CD4+T淋巴细胞水平低于健康育龄妇女组(P<0.05),CD8+T淋巴细胞水平高于健康育龄妇女组(P<0.05);POF组与自然绝经后妇女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本研究结合以上结果表明CD4+T细胞、CD8+T细胞和CD4/CD8比值反应POF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状态的局限性。原因可能有两方面:一方面由于CD4+T细胞和CD8+T细胞各自包含了很多功能各异的细胞群体,另一方面可能与POF患者处于疾病的不同发展阶段有关。

此外,本研究还发现POF组NK细胞水平和B淋巴细胞水平高于健康育龄妇女组(P<0.05)。NK细胞作为一种不需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限制的非特异杀伤细胞,年轻女性的NK细胞高于老年人。本实验结果表明健康育龄妇女组NK细胞水平高于自然绝经妇女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POF组NK细胞水平显著高于健康育龄妇女组,表明POF患者免疫功能亢进的一种表现,可能是引起POF的一个辅助因素。由于CD4+T细胞能广泛表达和分泌细胞因子如TNF-γ等。这些细胞因子可直接作用于B细胞,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和分泌Ig,同时B细胞也可诱导NK和LAK等多种杀伤细胞分化和发挥效应,导致卵巢的抗原靶细胞损伤或凋亡。卵巢的过度损伤及凋亡,造成卵泡闭锁,排卵障碍,最后发生POF。

本研究提示POF患者体内免疫翻译、免疫调节等同自然绝经后妇女一样均处于衰老状态,且自身免疫性增强。但从研究结果看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免疫指标判断POF的免疫发病因素价值有限,且费用昂贵,不适合临床上的广泛应用。

[1]徐苓,宋亦军.卵巢早衰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标准[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3,19(4):195-196.

[2]庄卫红,葛德昇.未生育女性卵巢早衰18例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0,48(7):147-148.

[3]Laml T,Schulz-Lobmeyr I,Obruca A,et al.Premature ovarian failure:etiology and prospects[J].Gynecol Endocrinol,2000,8(14):292-302.

[4]李庚.卵巢早衰的病因和临床表现[J].中国医药导报,2005,2(14):66.

[5]Friedman CI,Neff J,Kim MH.Immunologic parameters in premature follicular depletion:T and B lymphocytes,T cell subpopulations,cutaneous reactirity,andserum immunoglobulin concentrations[J].Diagnostic Immunology,1984,2(1):48.

[6]王文军,邝健全.卵巢早衰和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补体的关系[J].中山医科大学学报,1998,19(1):54-57.

[7]雷小敏,陈蔚,李秀华.卵巢早衰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及其临床意义[J].山东医药,2006,46(14):40-41.

[8]杨桂艳,王一理,曹缵孙,等.卵巢早衰患者外周血CD4+、Th1/Th2细胞分布研究[J].生殖医学杂志,1998,7(4):227-230.

R392.7

B

1674-4721(2010)12(a)-084-02

2010-10-22)

猜你喜欢
育龄妇女早衰卵泡
90例育龄妇女死亡原因及相关因素分析
夏秋栽培番茄 要防早衰
促排卵会加速 卵巢衰老吗?
蔬菜防止早衰的五要点
一六七团社区为育龄妇女举办健康知识讲座
掉发变胖失眠,现代青年人早衰现状
促排卵会把卵子提前排空吗
南通市2 239例育龄妇女死亡原因分析
卵巢卵泡膜细胞瘤的超声表现
分析育龄妇女的生殖健康知识水平以及需求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