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并发感染易感因素分析

2010-09-13 08:51吴立明
中国医药导报 2010年31期
关键词:合并症抗生素老年人

吴立明

(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北武汉 430022)

上消化道出血是老年人消化系统疾病中最常见的症状之一。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病情多较紧急,来势凶猛,尤其大量出血时,患者的一般情况较差,常并发感染,感染可影响疗效,严重感染则可以加重出血,有时甚至危及生命。为探讨老年患者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并发感染的易感因素及防治措施,本文对我院近5年来收治的老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并发感染患者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05年5月~2010年4月在我院住院的62例老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其中,男49例,女13例;年龄65~88 岁,平均(76.1±6.4)岁。 本组 62 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12例发生感染,其中,7例入院时已合并感染,3例系潜伏感染,2例医院感染。58例有合并症,以合并糖尿病居多,共17 例(29.31%);糖尿病合并冠心病 11 例(18.96%)。 诊断标准参见文献[1]。

1.2 方法

对上消化道出血合并和出血后发生感染病例的易感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感染部位、基础疾病、出血严重程度、合并症与医院感染的关系。

1.3 统计学方法

本组资料采用SPSS 13.0软件处理数据。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感染情况

62例老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中12例发生感染,感染率为 19.35%。发生感染时体温 38.1~40.8℃。以冬季为主,共 7例,占 58.34%。实验室检查:WBC<10×109/L 7 例,(10.0~19.9)×109/L 12 例,(20.0~27.3)×109/L 3 例,36.4×109/L 1 例,37.5×109/L 1例。致病菌主要为克雷伯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变形杆菌、大肠埃希菌、肺炎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部位构成比见表1。

2.2 基础疾病与感染

见表2。

2.3 出血严重程度与感染

见表3。

2.4 合并症与感染

12例感染患者合并症平均2.125种,50例未感染者为0.427 种,经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P<0.01)。

2.5 住院时间与感染

12例并发感染者平均住院天数为24.67 d,而50例未感染者为 10.33d,经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P<0.01)。

表1 感染部位构成比Tab.1 The constituent ratios of infection

表2 基础疾病与感染Tab.2 Basic diseases and infections

表3 出血严重程度与感染发生率及构成比Tab.3 Bleeding severity and the infection rate and ratio

2.6 治疗结果

本组62例患者均给予质子泵抑制剂和(或)H2受体阻滞剂治疗,同时吸氧,加强对症、支持疗法。部分患者予以止血和输入红细胞、留置胃管、急诊胃镜检查等诊疗措施,对12例合并感染者均用1种以上抗生素或根据药敏结果选用敏感性抗生素进行治疗。其中用1种的5例,用2种的6例,用3种的1例。本组8例死亡,其中5例并发感染,占62.50%,其余均临床治愈,治愈率为87.1%。

3 讨论

老年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尤其重度出血极易发生感染[2-3]。由于老年人全身脏器功能衰退,而血液短期内迅速大量丢失导致贫血;血浆中对机体有保护作用的各种免疫物质急剧下降,致使机体抗病能力减弱;体内抵御感染的屏障能力也迅速下降,致使细菌或某些条件致病菌趁虚而入引起感染。此外,重症患者出血后侵袭性操作较多,如急诊胃镜、留置胃管、导尿等,情绪紧张,使用H2受体阻滞剂等,都可能直接或间接导致感染,而感染又进一步加重上消化道出血病情。本研究显示,本组死亡8例中5例并发感染,占死亡病例的62.50%。重度出血9例中7例合并感染,感染率为77.78%,占感染例数的58.34%,提示出血量与感染机会增加呈正相关趋势,即出血量越大,感染几率越高。说明急性失血本身是造成老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并发感染重要的易感因素,而感染又是造成病情加重及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本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感染率为19.35%,略高于文献报道[4],可能与本组系老年患者有关。

老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合并症多者发生感染相应增加。本组12例发生感染的患者中,合并症平均为2.125种,而50例未感染的患者中,合并症仅0.427种,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本组在有合并症的 58例中以糖尿病居多,共17例,占29.31%。由于糖尿病患者长期血糖升高,体内代谢发生紊乱,致使机体防御功能减弱或功能失调,不能有效抵御致病菌侵犯,而且老年糖尿病患者随着病程延长,各组织器官功能逐渐衰退,多种易感因素常常同时存在,细菌易于入侵和生长繁殖。本研究表明,老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合并糖尿病也是导致感染重要的易感因素。

在发生感染的12例中,呼吸道感染8例,占66.67%,与文献报道一致[3]。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容易发生感染的原因可能在于,①呕血、便血易使环境受到污染,若呕吐物和排泄物处理不及时,尤其在夏季,则有利于病原体的繁殖、扩散;冬季室内气温低,患者容易受凉导致呼吸道感染,加之大量出血后呼吸道清除病原体的能力低下,也有利于细菌定殖及侵袭;②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在救治过程中常接受各种检查和诊断性操作,使患者易发生各种机会性感染;③上消化道出血出血时,患者的一般情况多较差,特别是重症患者,呕吐物吸入肺部可引起吸入性肺部感染等。机会性感染是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并发医院感染另一重要因素。其途径可通过医护人员的诊疗操作、空气传播、交叉感染、不明原因的传染等。患者和携带病原体的医护人员是重要的传染源[4]。因此,对直接接触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医护人员,应严格执行个人和病室的消毒隔离制度,切断各种传播途径,对患者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切实降低机会性感染的发生率。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并发感染所致发热需与出血后的发热进行鉴别,防止抗生素滥用,降低抗生素耐药发生。前者体温多者38℃以上,且有感染部位相应的症状和体征,结合实验室和其他特殊检查可以明确诊断,而后者体温多在37.5~38.0℃,除发热和出血外,无其他定位症状和体征。分析其原因:①发热可能与循环血容量减少,周围循环障碍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异常有关;②贫血;③肠道内血液分解,蛋白吸收或基础代谢率升高[4-6]。

综上所述,出血量大、病情重、合并症多、医源性因素等是造成老年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并发医院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具有上述因素的患者是感染的高危人群,也是临床重点监控人群,要加强感染的防范,同时,防止抗生素的滥用。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J].现代实用医学,2003,15(7)∶460-465.

[2]陈红,刘晓燕.老年上消化道出血发生呼吸道医院感染的探讨[J].临床医学,2005,25(11)∶6-8.

[3]李志伟,陈华,杨雪英,等.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发生呼吸道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5,15(2)∶146-148.

[4]胡缤.264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医院感染调查分析[J].实用医技杂志,2000,7(11)∶849-850.

[5]景富春,郭静贤,孙东民,等.245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流行病学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0,48(15)∶27-28.

[6]寻琳婷,范红.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109例病因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5)∶151-152.

猜你喜欢
合并症抗生素老年人
认识老年人跌倒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安庆农村老年高血压患者合并症的影响因素
皮肤受伤后不一定要用抗生素
针对性护理在妊娠合并症患者中的作用及效果分析
抗生素的故事
越来越多老年人爱上网购
猫抓病一例及抗生素治疗
减重手术可减轻肥胖相关合并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