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爱新疆的理由

2010-09-26 06:38卢一萍
新疆人文地理 2010年5期
关键词:大西北新疆故乡

卢一萍

“大西北”这个词语是何时进入我少年的狂想的,我一直没有搞明白。那个时候,不知为什么流行开了“闯大西北”这个口号。这里面既有无边的浪漫情怀,对远方的向往,也包含了一种青春期的英雄梦想。但即使在我写的第一篇小说中,也只敢把虚构的远方放置在青海,至于比青海更加遥远的新疆,那时,我的想象和意识都没能到达。

20年前,那列满载新兵的专列从春暖花开的成都出发,经过数日的奔驰,把我送到了新疆,送到了这个远方的远方。从那时闻到乌鲁木齐冰雪和孜然的气息至今,我在毫无知觉中已变成了一个新疆人——和很多从内地来的新疆人一样,也拥有了两个故乡。但一个故乡只是大巴山中一个如诗如画的偏僻乡村,它寄托着我的血缘与亲情;一个却是一个广大的地域,它放置我的梦想与灵魂。

即使是这片土地上的一个普通居住者,当自己人生的根在这里扎得越来越深的时候,对新疆的认识就会变成内心的渴望,更成了一种需要。但认识新疆,并没有那么容易,这不仅仅需要学识,需要耐心,更需要行走,需要去与大地直接亲近,以此打通一条进入新疆内心的道路。

记得十几年前我考入北京的一所艺术院校学习时,也看了不少有关新疆的书籍,但当人们问起我对新疆的印象时,我才突然发现自己对新疆还是一无所知。对于“行”的渴望,也就始于那时。回到新疆后,我来到了驻帕米尔高原的某边防团。正是那几年高原生活,使我深深地爱上了新疆这些雄阔的山水,也使我的内心对南疆产生了一种类似于故乡的爱。

12年前,又从哈密的下马崖开始,环西北边境走了半年,直到西藏阿里普兰,我走完了6700公里边防线,整个行程有两万多公里。那是世界上最为高峻、神奇的地域,我第一次深切地体会到了大地深处的隐秘。后来,我在新疆腹地又走了4个月。这是那次环西北边境之旅的继续,我沉迷于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的流水与沙漠、绿洲与戈壁而不能自拔。这些旅行,使我得以走入这片辽阔土地的内心,使我真正认识了新疆。

的确,旅行沉默地揭示,也沉默地慰藉。旅行本身,就是对发现的颂歌。

我知道,如果我的这些长旅只是对远方的迷恋,当我去了远方,远方就不再是远方了。一旦踏上远方的土地,远方就成了此地。所以,我最终目的就是要通过旅行来认识新疆。

游历对于我认识新疆,对于我写作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我是在用最具体、也是最必须的、最有耐心的方式抵达生命之美和新疆之美的核心。

在新疆的那些漫长的旅行,使我对新疆的每一个地方——那里的自然景观、历史遗迹和生活于其中的民族极其风俗、风情等最细微的部分——包括那里的历史、地理、气候、小吃、特产、音乐,甚至水、声音和风,都有了新的理解和认识。它还给我的写作提供了一种坚实的可靠性,使我对新疆这个故乡不再只是一种过客式的印象,而是情感的皈依地。更主要的是,它让我的内心在漂泊中有了一种安居感。我知道,这种安居感只有故乡才能够给予。

在新疆生活,我一直有一种幸运的感觉。现在,我已认识到,新疆是我的故乡,不是第二故乡,因为故乡和母亲一样,只有一个。

猜你喜欢
大西北新疆故乡
大西北的秋色
大西北儿女
月之故乡
《故乡》同步练习
故乡
逐梦边关
新疆多怪
故乡常在我梦里
新疆对外开放山峰
新疆对外开放一类口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