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飞行人员冠心病8例回顾与分析

2010-11-16 08:10马文洁缪志澍赵进刘南燕
当代医学 2010年3期
关键词:发病率心血管危险

马文洁 缪志澍 赵进 刘南燕

民航飞行人员冠心病8例回顾与分析

马文洁 缪志澍 赵进 刘南燕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可导致飞行人员空中失能,对飞行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是军用和民用飞行人员医学停飞的主要原因。本文通过对近年来某航空公司发生的8例飞行员CHD的发病情况进行回顾分析,重点探讨飞行员CHD危险因素和发病特征,并对如何防治CHD、降低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提出了建议,为制定预防对策、保证飞行安全提供借鉴和参考。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飞行人员;危险因素

近年来,由于民航飞行人员整体年龄结构老化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冠心病的发病率呈日益增长趋势,猝死个案也时有发生。冠心病可导致飞行人员空中失能,对飞行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民航和航空兵部队的某些飞行事故证明与飞行人员CHD猝死有关,且患CHD的飞行人员,即使冠脉病变较轻,亦可在飞行中出现失能,危及飞行安全[1]。此外,冠心病也是导致军用和民用飞行人员医学停飞的主要原因[2]。笔者对2002年~2008年间某航空公司发生的8起飞行人员冠心病的发病情况及危险因素进行回顾分析和讨论,旨在总结经验,为制定预防对策提供一些借鉴。

1 一般资料

1.1 对象 2002年~2008年发生CHD的8名飞行人员,均为男性。

1.2 临床资料 来源于患者完整的医院门诊、住院病例及空勤人员年度体检资料。

2 结果与讨论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是由于冠状动脉发生严重粥样硬化狭窄或阻塞,或在此基础上合并痉挛,以及血栓形成或管腔狭窄或阻塞,引起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缺血或梗死的一种心脏病[3]。

2.1 民航飞行人员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冠心病的发生是外在及内在危险因素长期作用逐渐形成的,大量的研究表明本病是多因素作用所致,传统的CHD的危险因素可分为不可控制的危险因素,如年龄、家族史、性别和可控制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血脂异常、肥胖、缺乏运动、吸烟等。民航飞行人员近些年来CHD或急性冠状动脉事件的增多,与全民航飞行人员近些年来的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患病率的明显升高密切相关[4]。

2.1.1 年龄

年龄是CHD不可逆的危险因素。本病多发生在40岁以上的男性,多项研究表明,冠心病的发病率随着年龄增大而上升。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在民航飞行人员中暴露水平较高,且随着年龄及总飞行时间的增加,某些因素的暴露率增加明显[5]。有研究表明,民航飞行人员CHD的高发年龄在50岁以上,其发病年龄与普通群体CHD发病年龄的一般规律类同。

2.1.2 高血压及紧张

原发性高血压作为冠心病的危险因素早已被大量研究所证实,无论收缩压还是舒张压的长期增高,均可使冠心病危险性增加,是CHD发生的首要危险因素。高血压与冠心病严重程度之间存在剂量-反应关系,即血压水平越高,冠脉病变程度越重,相应的冠心病事件发生率也越高[6]。由于飞行员的工作特点,他们经常处于精神紧张状态,长期的慢性应激反应使交感神经活动加剧,血管收缩的神经冲动占优势,引起小动脉紧张度增强,血压升高[7]。

2.1.3 血脂异常

高血脂是心血管发病的中心环节,与冠心病有独立的剂量关系[8]。高胆固醇血症和LDL-C升高是重要的心血管危险因素。有研究表明血浆TC水平与人群冠心病的发病率高低显著相关,水平越高,冠心病发病越多越早。2001年发表的美国胆固醇教育计划成人治疗组第三次报告指南(ATPⅢ)明确肯定LDL-C升高是冠心病的主要原因[9]。HDL水平与冠心病危险性呈负相关。甘油三酯(TG)与多个动脉硬化因子有关联,是多种危险因子的标志。

表1 本组CHD危险因素

2.1.4 超重与肥胖、静坐生活方式或体力活动减少

超重是一个独立CHD危险因子,超重者还往往合并高血压、高血脂及糖脂代谢异常。缺乏体力活动如少动久坐的生活方式是造成超重和肥胖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时也是CHD一个主要的可变化的危险因素。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工作场所的特殊性,超重和肥胖的现象在飞行人员中较常见。因此,合理膳食,加强体育锻炼,降低或控制体重是预防CHD的一项重要措施。

2.1.5 吸烟

研究显示吸烟与冠心病独立相关,吸烟量越大,年限越长,冠心病的相对危险度越高。有研究表明50%以上的男性CHD可归因于吸烟[10]。无论主动被动吸烟均可导致冠心病发病率升高[11]。目前飞行人员主动吸烟现象比较普遍,而且由于工作环境特殊,驾驶舱狭小,也造成了部分人员的被动吸烟,且没有引起大家对这现象的重视。所以,在飞行人员中应提倡戒烟,严禁在驾驶舱等公共场所吸烟。

2.1.6 糖尿病

大量的流行病学证据证明糖尿病是CHD的独立且最重要的危险因素。糖尿病患者CHD的患病率较非糖尿病患者明显高,而且发病早,病变进展迅速,预后差。研究证实糖尿病患者患CHD风险比无糖尿病者高2~4倍。

2.2 本组飞行人员冠心病特点

首先从表1中可看出本组CHD的危险因素是多因素同时并存的。有研究证实,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及其在个体的聚集在我国成年人群中普遍存在,心血管事件发病率随危险因素数目的增加而成倍上升[12],随着危险因素的增加,冠脉狭窄程度逐渐增加[13]。其次,通过对本组病例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我们发现除年龄外,均为可控制的危险因素,通过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加强体育锻炼等,对存在的多重危险因素进行干预,从而可以延缓和阻止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2.3 建议

作为航医,首先要积极开展卫生宣教,加强飞行人员自我保健意识,引导飞行人员采取积极正确的生活方式。其次,应对所有飞行人员进行CHD危险因素的定性和定量评估,以便积极、正确地控制和干预CHD的危险因素,从而有效地降低冠心病的发病率。第三,在飞行人员中积极开展CHD的一级预防,对危险因素进行在队干预及积极矫治,避免或减少危险因素在飞行人员中的暴露,从而降低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第四,对高危人群进行冠心病危险因素评定,加强监测,重点监控,对可疑病例要及时、及早诊断,对冠心病患者要及时进行院前救治,并及时送院,防止发生严重的心血管事件。

飞行人员是航空公司的宝贵财富,预防冠心病、控制危险因素、采取积极措施干预高危人群不仅大大降低冠心病对飞行人员健康的威胁,而且也对企业的发展、保证飞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1] 航空军医编委会.航空医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2:702-709.

[2] 张作明.航空航天临床医学[M].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2001,4:31.

[3] 胡家露,樊代明.内科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329-332.

[4] 曹善云,吴小梅,杨秀云,等.近年民航飞行人员心脑血管及其危险因素演变趋势[J].航空军医,2001,29(1):14-15.

[5] 朱有国,王兴邦,李黎,等.民航飞行人员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现况分析[J].民航医学,2003,10(3):12.

[6] 吴锡桂,郝建生,王淑玉,等.北京市首都钢铁公司冠心病危险因素前瞻性研究—血压、血清胆固醇及吸烟与冠心病关系[J].中国循环杂志,1996,6:127-130.

[7] 马淑坤,贾敏将,李芳,等.心脏内科诊疗新技术[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89:12-13.

[8] Gordon T,Kamnel WB,Castelli WP,et al.Lipoproteins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nd death[J].The Framingham Study.Arch Intern Med,1981,141:1128-1131.

[9] James I,Cleeman MD.Executive Summary of the Third Report of the Nartional Cholesterol Education Program Expert Panel on diction,evaluation,and treatment of hight blood cholesterol in adults(Adult Treatment Panel Ⅲ) [J].JAMA,2001,285919:2486-2497.

[10] Woodward M,Lam TH,Barzi F,et al.Smoking,quitting, and the risk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mong women ang men in the Asia-Pacific region[J]. Int J Epidemiol,2005,34:1036-1045.

[12] 吴兆华,姚崇华,赵冬,等.11省市队列人群心血管病发病前瞻性研究Ⅱ.个体危险因素聚集与心血管发病的关系[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1,29:246-250.

[13] 杨天伦,方叶青,李传昶,等.冠心病危险因素聚集与冠脉病变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3,13(17):68-70.

100621 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综保部 (马文洁 缪志澍 赵进 刘南燕)

猜你喜欢
发病率心血管危险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COVID-19心血管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多晒太阳或可降低结直肠癌发病率
ARIMA模型在肺癌发病率预测中的应用
喝水也会有危险
宫内节育器与宫颈糜烂发病率的临床研究
lncRNA与心血管疾病
拥挤的危险(三)
胱抑素C与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
七招降低新购仔猪发病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