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德韦杰夫总统执政之路

2010-12-26 03:44高晓惠
俄罗斯问题研究 2010年0期
关键词:梅德韦杰夫普京

高晓惠

梅德韦杰夫总统执政之路

高晓惠

钦点民选总统初登台

2007年底当普京钦点梅德韦杰夫为总统候选人后,备受关注的普京接班人问题终于尘埃落定。结果,梅德韦杰夫通过总统竞选程序毫无悬念地当选总统。作为一种回报,普京被新任总统提名并出任总理。由此,形成了俄罗斯历史上首次梅普组合执政机制。其实,所谓钦点民选本身是有很大矛盾的。这里钦点为本质,而民选只是形式。这也就是说,在梅普组合中,普京是主导,梅德韦杰夫为配角。

按中国的观念,前人提拔后人总要扶上马、送一程。而在俄罗斯的梅普组合中,新任总统不仅是被扶上马,而且还坚定不移地继续奉行普京的方针。在2008年5月7日总统就职仪式上,前总统告诫新总统说,“极其重要的是继续已经着手并证明正确的国家发展方针”。而且颇具象征意义的是,次日,在权力更替后,正是新总理而不是新总统向国家的精英们作国家发展报告,进一步确定了到2020年以前的国家发展战略。而且,正如有些分析家指出的,这仍是在普京的直接领导下进行的,因为如果说总统是负责确定国家发展战略的,那么总理就是具体实施这一发展战略的。而普京实施的正是自己总统任内确定下来的国家发展战略。新总统在总理普京就职仪式上表示保证继续普京确立的方针。当然,为了保证国家的稳定,新任总统继续既定的国家发展方针,这是完全自然的,也是可以理解的。

事实上,在梅普组合中,普京的绝对优势是很明显的。这主要是普京在他总统任内的8年中积累下来的干部资源、行政资源、政权党统一俄罗斯党的全力支持,以及强大的民众支持率,等等。值得注意的是,2008年4月,普京同意出任俄政权党统一俄罗斯党的主席,虽然普京并不是该党党员。普京身为总理成为政权党的领袖,是苏联解体以后的第一次。这种情形很有点议会多数党组阁的意味。由此,总理普京就与民选产生的总统梅德韦杰夫一样,获得了合法性。总理的这种身份与此前所有没有政党多数支持的技术型总理是截然不同的。

对此,梅德韦杰夫有清楚的认识。他在普京总理就职仪式上的致辞中预言,我们这对组合,我们的合作,将更巩固。梅德韦杰夫把梅普组合定位为合作。

总统执政小试锋芒

虽然梅普组合的主旨是合作,是配合,但至少在俄罗斯宪法中,总统权力最高。从不太长的俄罗斯历史经验看,总统和总理的关系冲突大于合作。而这一次,俄罗斯的总统和总理主谈合作和配合,这是前所未有的。梅普组合的形成确实是俄罗斯的新事物,受到舆论的格外关注,尤其是舆论更加关注梅德韦杰夫的表现。随着正常工作的开展,梅普组合的当事人双方的角色定位逐渐清晰。总统在国际舞台上越来越多地扮演着自己的角色,而总理则更多地投入国内事务。在国家的战略任务上,梅德韦杰夫在执政一年多的时间内,逐渐提出了自己的国家全面现代化的方案。

梅德韦杰夫的现代化思想集中体现在2009年9月10日他在自己的博客中发表的成为年度国情咨文基础的《俄罗斯,前进吧!》一文。这主要表现在经济和政治两个方面,也就是经济的现代化和政治的民主化。在经济现代化方面,梅德韦杰夫极力抨击现有的以原料为依赖的经济结构,主张利用现有的危机时机来调整经济结构,建立起以现代最新技术为主导的经济结构,提倡创新。他提出要在俄罗斯建立“聪明的”经济。同时,他认为国家的现代化是在民主价值和机制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在政治民主化方面梅德韦杰夫的一系列动作引起了注意。首先在上任当年的2008年底签署了立法过程并不一帆风顺的《反腐败法》。该法明确了俄罗斯反腐败的一些基本原则,同时还特别明确了“国家公职人员应当申报自己、配偶以及未成年子女的财产和收入情况”。2009年底,梅德韦杰夫又提出改革国家内务部,精减机关,提高效率;提出大力推进司法改革,消除司法腐败。为了扩大公民对政治过程的参与,梅德韦杰夫对俄罗斯政党制度和选举制度提出了一系列建议,如为了提高政党的地位,提出分阶段降低政党党员数量登记最低限;在不改变政党进入杜马7%这一门槛的条件下,建议允许得到5%以上选票的党可推选二三位议会代表;建议分阶段降低政党参加选举必须征集到的居民签名数;为各议会政党提供均等的利用媒体的条件,等等。这些建议很快得到杜马的审议,并分别于2009年4—6月间通过相关立法。有学者指出,这些促使政治民主化的措施,不过是稍稍松了一下拧得过紧的螺丝。对这一点,实际上梅德韦杰夫自己也不否认。他认为,对政治制度的改革不能匆忙进行。他在《俄罗斯,前进吧!》中说,“在我国政治改革的事业中,匆忙和轻率行事不止一次地带来可悲的后果”,因此,“我们没有权利为了某些抽象的理论冒破坏社会稳定、危害我国公民安全的风险,没有权利为了最高目标而破坏稳定的生活”,他甚至引用了孔子的“小不忍则乱大谋”来加以说明。他说,变化一定会发生的,但它应该是渐进的、深思熟虑的、分阶段的,当然也是坚定不移和彻底的。同时他强调,俄罗斯的民主制度不会机械地照搬国外的模式。这些思想实际上都是俄罗斯的主流观点,梅德韦杰夫所做的仍是在现有框架下的调整。

2012年问题

所谓2012年问题,即指俄罗斯将于2012年进行的下一届总统竞选问题。谁当下一届总统,是普京重返总统职位,还是梅德韦杰夫能如前两任那样如期连任,这是自梅德韦杰夫当选总统以来始终如影随形无法回避的问题。这个问题不仅关涉权力的继承性,而且关涉国家大政方针的继承性。顺便提一下,2008年12月30日,梅德韦杰夫签署宪法修正案,把俄总统任期从4年延长至6年。

有意思的是,俄国内一些激进反对派,无论左的,还是右的,以及一些自由派学者,国外主要的民主国家,大都批评普京,虽然没有追捧梅德韦杰夫,但认为梅德韦杰夫比普京更倾向自由派,持更自由主义的立场,同时也乐见新总统和普京发生冲突。如去年年初,梅德韦杰夫批评政府应对经济危机动作迟缓,以至于引起上述批评者热议梅普二人出现矛盾;有些学者刻意去渲染梅普二人的不同观点、不同风格:如普京对国内体制外反对派的态度强硬,而梅德韦杰夫则要缓和得多,认为体制外反对派只要不破坏国家的法律就有权存在;如普京对国有企业持支持态度,而梅德韦杰夫则对此批评有加,认为国有企业效率低下,没有前景;如渲染梅德韦杰夫通过一年多的执政实践,越来越表现出自己的个人风格,像利用因特网等高科技手段与社会建立联系,在国内近期所发生的几次事故中严厉处理渎职者,同时逐渐在建立自己的执政团队;如此等等。

然而,正如有学者指出的,国内外关于梅普组合有矛盾的猜测、判断皆归于失败。当事二人各司其职,相互配合。当然,这并非不承认,普京在各自的职责分工和各方利益协调的情况下保持着在梅普组合中的领袖地位。根据全俄社会舆论研究中心2009年12月26日的最新数据,梅德韦杰夫的支持率为47%,普京为58%。即使梅德韦杰夫的民意支持率在逐渐提高,但普京的支持率始终居于首位。而且,从梅普对这一问题的回答方式也能看出来。2009年9月11日,普京在与瓦尔代俱乐部成员会谈时回答记者是否会同梅德韦杰夫一起参加2012年总统竞选问题时以问题回答了问题。普京回答,2008年难道我们有过竞争吗?这也就是说,2012年我们也不会有竞争。我们将进行协商,因为我们有相同的秉性,相同的政治观点。到时候,他和梅德韦杰夫会根据2012年的现实情况、政治计划、政治力量的配置、统一俄罗斯党的状况等情况来“一起考虑”。而在随后的9月15日梅德韦杰夫在会见该俱乐部成员时表示,“我不对自己作任何预测,但一切也都不排除”。显然,如果说是两个人协商,不如说是普唱梅随,普京掌握着话语权。2009年底这一幕又再次上演。在12月3日普京参加“直线对话”节目时当有人再次就此提问时他说:“我会考虑的,还有足够时间。”而不到两个小时后,正在罗马访问的梅德韦杰夫也表示对此不排除可能。然而正是这种含糊表态,实际上已经表明了普京的立场。因此,俄国内大多数人判断普京将重返总统职位。而有好事者已经在为2012年后梅德韦杰夫归于何处操心了。这似乎是个问题,难道梅普组合中的两位将再次互换位置吗?大多数人认为这不可能。不过,这还是未来之事。至少,对于梅德韦杰夫来说,不管怎样,他的这届总统任期还有两年多的时间,他还有时间来表现和证明自己。对于他的现代化方案,究竟要如何实施和实现,人们仍拭目以待。

资料来源:

① http://www.kremlin.ru.

② http://wciom.ru.

③ http://www.ng.ru.

④ http://www.politcom.ru.

中央编译局俄罗斯研究中心

猜你喜欢
梅德韦杰夫普京
天堂就是图书馆的模样
“狙击手普京”
普京与秋田犬
杰米历险记
普京:反对派欲抹黑大选
梅德韦杰夫的民主与自由价值观
普京组建全俄人民阵线
梅德韦杰夫的“第三条道路”
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记者会
梅德韦杰夫与俄罗斯三大电视台领导的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