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11部门发言人亮相 党务公开迈出重要一步

2010-12-26 15:24本刊观察员
当代贵州 2010年15期
关键词:面纱执政党党务

中央11部门发言人亮相 党务公开迈出重要一步

6月30日,中共中央对外宣传办公室举行中共中央有关部门新闻发言人与中外记者见面会,中央纪委、中组部、中宣部、中联部等11个中央部门的新闻发言人集体亮相并且公布工作机构的电话,接受媒体采访。

外宣传办主任王晨指出,不久之后,中央其他党务部门发言人也很快就会出现,推出党委发言人制度的目的就是为了进一步推动党务公开,发展党内民主,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去年,十七届四中全会首次明确提出建立党委发言人制度。随后,《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发布,指出要推进党务公开,健全党内情况通报制度,及时公布党内信息,畅通党内信息上下互通渠道,建立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度,办好党报党刊和党建网站。

从幕后到台前 党委逐渐褪去“神秘面纱”

实际上,在11个中央部门新闻发言人集体亮相之前,去年,各地开始纷纷试水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贵州贵阳、湖南长沙、江苏南京、广东深圳等地党委设立了新闻发言人;南京等三地党委新闻发布正式出台了制度;此外,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及近半地市建立了党委组织部门的新闻发言人制度。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张涛甫认为,我国的新闻发言人制度经过了为国家发言、为政府发言、以及如今为党委发言三个阶段。三个阶段的新闻发言人,体现的都是执政党的理念与意志,只不过在前两个阶段,执政党站在后台,进入党委新闻发言人阶段,执政党走向了前台,进入政治沟通与公共传播第一线。

从幕后到台前,党委的“神秘面纱”逐渐被揭开。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度均被寄予厚望,人们期待能够由此打开一扇党务公开、由群众监督权力行使的大门。而要这扇门真正敞开,真正褪去党委的“神秘面纱”,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度要走的路还很长。

处于起步阶段的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度尚需进一步健全。张涛甫提醒,党委发言人制度应该借鉴政府发言人制度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比如一些新闻发言人及其联络方式形同虚设,跟记者和公众“躲猫猫”;国新办公布了国家机关新闻发言人的名单和联络方式之后,有记者随即拨打这些电话,发现有部委的电话无法打通;一些地方的“官民热线”开通,但“热线”一直处于“短路”状态。

而要避免上述种种流于形式的新闻发言人制度,在北京市委党校教授罗忠敏看来,需要系统配套制度的建立;同时党员领导干部要转变观念、拿出诚意,真心与民交流。

党务公开 新闻发言人制度仅是个开始

事实上,除了设立中央部门新闻发言人,近期,中央有一系列“动作”推进党务公开。

6月28日,中组部召开党内统计专题新闻发布会。会议发布了2009年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党员队伍、发展党员等重要数据和变化情况,并对相关数据进行了解读;

6月29日,中央党校第一次组织30多家媒体,近70位中外记者来到中央党校参观、采访;

对于近期这些频出的党务公开新举,在舆论一片叫好声之下,有专家学者看得更远。

罗忠敏指出,推行新闻发言人制度是党务公开的一项重要措施,但绝不是党务公开的全部。还必须建立健全党内情况通报、党内情况反映、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党内事务听证咨询、党组织办事公开等方面的制度。要进一步创新党务公开的形式、扩大党务公开的范围、提高党务公开的质量。(本刊观察员)

book=6,ebook=143

猜你喜欢
面纱执政党党务
揭开“河洛古国”的神秘面纱
新经济时代国有企业党务宣传工作的创新思路
揭开人脸识别的神秘面纱
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更要实行党务公开
网络反腐:执政党反腐倡廉建设的新课题分析
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执政党”意识
辽宁省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和先进党组织名单
揭开藏北草原的神秘面纱
柬执政党赢得议会全部席位
一图GET“党务公开”核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