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SL(Thin spray-on liners)材料在巷道支护中的应用

2011-01-19 22:04
中国矿业 2011年3期
关键词:锚网岩样锚杆

史 玲

(北京科技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北京 100083)

1 概述

在地下矿井及隧道支护中,喷射混凝土作为一种经济有效的方法得到广泛的应用。喷射混凝土作为一种柔性支护,一方面形成承载拱受力,另一方面阻止松散岩体的形成及岩块掉落,达到喷层与围岩共同支护岩体的目的。随着科技的进步,化学工程师们发明了一种新型的柔性支护材料(Thin Spray-on Liners),即TSL材料。TSL材料自19世纪80年代开始实验室研究,这种粉末状材料加水后成胶状,喷射后凝固时间仅需几分钟。这种乳胶性质的新型喷涂材料,根据反应机理的不同一般分为两种:反应型(Reactive)和非反应型(Non-reactive)。反应型材料在喷涂后,其组成成分迅速发生化学反应,能较快的获得强度;非反应型材料则需要较长“干燥”的时间来获得强度。根据矿井巷道围岩的性质及支护目的,可以选择不同的TSL材料。到目前为止,市场上已有多种TSL产品,例如BASF公司的Masterseal系列、Minova国际的Tekflex系列,以及一些矿山和隧道公司的自产产品等[1,2]。

尽管这种材料的费用较高,但以其较短的施做时间、快速的早强、高性能的材料特性,被认为可以取代锚网、喷射混凝土等传统的支护工艺,并逐渐在矿山中得到认可应用。

TSL材料最初的现场实验,在1990年加拿大的Kidd Greek矿山。目前,国际上主要在南非、澳大利亚、加拿大等深部矿山中使用。例如南非的深部金矿Hartebeestfontein、Impala 铂金矿、New Denmark 煤矿,TSL成功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支护效果。澳大利亚的一些矿山公司,如Mount Isa Mines、 WMC Rescouces Ltd.等,也用TSL材料作为一种标准支护手段来取代喷网支护[3,4]。

2 TSL材料喷层的支护机理

目前,TSL材料的现场应用仅限于围岩性质较好的小跨度巷道支护,作为一种初期支护手段使用。巷道开挖后,在围岩表面喷涂TSL材料,然后在其上打入锚杆或继续施做普通喷射混凝土支护,或者在锚网及锚杆表面喷涂TSL材料,而后施做喷射混凝土。

不同于普通的喷射混凝土,TSL材料喷层通常只有4mm厚,很少有超过10mm。它具有很好的延展性及黏结强度,且由于材料的特殊性,并与围岩直接接触,故很容易在喷射过程中渗入围岩裂隙中。Tannant曾对TSL材料做过实验室试验,发现它能够渗入宽1~2mm的混凝土块间缝隙,渗入深度达到20~50mm之间,其胶结强度足够固定单个小岩块[5]。

TSL材料喷层作为一种特殊的喷射混凝土,其支护机理一般归为薄层喷射混凝土的范畴,具体可以总结为如下3点[6,7]。

(1)加固松散岩体,阻止其掉落。TSL材料喷层依靠其抗拉压强度、抗剪强度、喷层与岩体的黏结强度,阻止松散岩块的掉落。并且喷层渗入岩体部分,不仅黏结岩块,而且限制块体的相互运动,如图1所示。几种因素相互作用,共同限制了块体的运动。

图1 TSL材料喷层支护示意图

(2)加强其他支护结构的支护效果。当其与锚杆共同作用时,TSL材料因其自身的抗拉强度及延展性,一定程度上增大了锚杆的加固范围(图2)。当在TSL材料喷层表面继续施做喷射混凝土支护时,因为TSL材料优良的黏结性能,它能更好的附着围岩表面,并且其光滑的表面使得外层喷射混凝土材料也能更好的附着。即在喷射混凝土与支护围岩间,充当“双面胶”的作用,从而能充分发挥喷射混凝土与围岩的共同作用。

图2 TSL材料对其他支护结构的增强作用示意图

(3)保护围岩及其支护结构性质。这种胶质喷层静载时,可以封住围岩减少空气的进入,从而防止围岩块体间裂隙的扩展;动载时,喷层会阻止冲压气体进入围岩,提高围岩的稳定。而且,当TSL材料喷涂在锚杆及锚网表面后,相当于在其表面加了一层保护膜,从而防止金属材料的锈蚀。

3 TSL材料的性能及其测定方法

3.1 TSL材料的力学性能

根据TSL材料的特殊性及在巷道围岩支护中的作用机理,目前有大量的实验室实验来测定其材料性能,包括抗拉强度实验、抗剪强度实验、与岩石接触面强度测定实验、承载实验及耐火性、爆破实验等。但由于没有统一的实验标准,所用TSL材料也各不相同,测试结果存在很大的差异[3,8]。

其常规性能如表1所示。在测定其抗拉及延展率试验中,因其材料的特殊性,一般将试件做成4mm厚的骨头状,固定两头进行拉伸试验。

表1 TSL 材料的基础性能 (Steyn J,2007)

3.1.1 拉应力状态下材料的黏结强度测定

早期的黏结强度测定,主要采用岩样对岩样,中间通过TSL材料黏结,试件两端施加拉应力,采用拉拔试验测定TSL材料在拉应力下的黏结强度,如图3所示[9]。

黏结强度的表达式为:

(1)

式中,σa为黏结强度;F为使TSL材料破坏时的最大拉力;A为黏结面积。

图3 岩样对岩样的TSL材料的抗拉强度实验示意图(Spearing, et al, 2003)

3.1.2 剪应力状态下材料的黏结强度

TSL材料由于易渗入岩体裂隙中,在裂隙中的受力为抗剪,通过材料在剪应力状态下的黏结强度固定周围块体。目前,其测定方法主要有双剪实验和圆环实验[10,11],如图4所示。

圆环实验中,最外圈为钢环,中间为圆柱型岩样,岩样与钢环部分充填TSL材料。待养护后,将试件置于中间镂空的基底上,镂空部分半径约为圆柱型岩样半径,上面加载压力,便得到岩样与TSL材料间剪切破坏时的黏结强度。

剪应力下黏结强度可表示为:

(2)

(3)

式中,τDSS为双剪实验中材料的抗剪强度;τCSS为圆环实验中材料的抗剪强度;A为双剪实验中一侧的接触面积;R为圆环实验中TSL材料环的半径;H为圆环实验中TSL材料环的高度。

图4 黏结强度实验示意图

3.1.3 材料与岩面间的拉拔实验

这个主要模拟的是喷层限制围岩岩块掉落时的受力状态。实验装置如图5所示,钢盘与基底无连接,然后在其周围喷射TSL材料,材料厚度为2~8mm,最少养护2d后进行拉拔实验,记录其应力与位移[5]。

其拉拔强度的表达式为:

(4)

式中,A为TSL材料的覆盖面积。

图5 拉拔实验示意图(Tannant, 2006)

3.1.4 扭剪状态下TSL的受力

两件标准岩样同心相连,连接部分覆盖TSL材料,如图6所示。一块固定,另一块扭转,直至链接部分的TSL喷层破坏。扭转实验即考虑了喷层与岩面的黏结强度,又体现了喷层的整体连续性[12]。其实验结果由式(5)计算:

(5)

式中,T为扭力;r为岩样半径;t为TSL厚度。

图6 扭转实验示意图(Yilmaz, et al, 2006)

3.1.5 TSL材料承载结构实验

TSL材料作为巷道支护的一种方式,主要作用就是承载松散的岩体,提高围岩的强度。但因其喷层非常的薄,一般不能单独作为承载结构受力,它通常与周围围岩共同作用支护岩体。实验室中,采用TSL材料覆盖单轴标准试件、梁或板试件及方盒碎石试件,再通过常规的强度实验方法测定其支护强度,如图7所示[13,14,15]。

3.2 TSL材料的抗爆破性能

在深部矿山中,由于高地应力集中,巷道围岩经常会发生岩爆现象。对于支护结构的抗爆性能,主要通过现场模拟爆破实验来测定。即在空地铺设炸药,表面施做锚杆锚网或喷射混凝土等支护方式,引爆后观察爆破效果。实验表明,对比锚杆与锚网支护、喷射混凝土支护(加锚杆锚网)和TSL材料支护(加锚杆锚网),TSL材料支护(加锚杆锚网)所受破坏最小,并在爆破过程中的反应也最不强烈[16]。

图7 TSL材料加强结构的承载实验

图8 抗爆破性能实验(Archibald, 2001)

3.3 TSL材料的安全性能

TSL这种化学材料,在施工过程中尤其要注意避免与皮肤接触或吸入口中,工人一般要配备面具、眼镜跟口罩等装备。材料的不安全因素,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TSL材料的推广应用。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相关报告[4]。除了材料本身的安全性,其抗火性能在巷道安全中也非常重要。在研究TSL材料的抗火性能时,采用了建筑工程上的抗火规范,有火焰蔓延分类(flame spread classification, FSC)跟发烟系数(smoke developed, SD)两个指标,数值越高,表面材料的抗火性越差。Archibald (2001)所做的实验表明,对于不同的TSL材料,FSC与SD的值差别较大,但大多数的TSL材料具有相对低的排气温度,并在明火撤离后能够迅速熄灭[17]。

4 结语

喷射混凝土以其灵活、有效、经济的支护手段,广泛应用于各类围岩支护项目中。近几年来,在材料、施工工艺、结构应用等方面取得了各项进步。尤其在材料方面,除了熟知的钢纤维混凝土与聚丙烯纤维喷射混凝土,新型的薄层喷射材料TSL的发展也非常之迅速。这种材料,无论从长期经济效益上还是支护机理方面,都是柔性支护的一大进步。但是,对于巷道支护来说,安全是最重要的。而评价一个支护地好坏,要看其在服务时间内能否完成他的使命,TSL材料缺少的正是时间的验证。而且,TSL材料的安全性、过高的前期投入,也限制了其在矿山巷道支护中的应用。目前,国际上多家化工企业及矿山公司都在致力于开发更安全更有效的TSL材料。我国也应该开展对这种柔性支护材料的研究。

[1] Spearing A.J.S., Hague I. The application of underground support liners reaches maturity. Technology roadmap for rock mechanics, South Africa Institute of Mining and Metallurgy, 2003: 1127-1132.

[2] Garshol K.F. “Recactive” and “non-reactive” superskin-features illustrated by new technologies. Degussa Construction Chemicals, Underground Construction Latin America, USA.

[3] Ian W Northcroft. Innovative materials and methods for ground support, consolidation and water sealing for the mining industry. The Southern African Institute of Mining and Metallurgy 2nd Underground Operators, 2004.

[4] Prichard et al. TekFles as a spray-on screen replacement in an underground hard rock mine. Proceedings 101st CIM Annual General Meeting, Calgary, Alberta, CD-ROM publication, 1999.

[5] Tannant D.D., Ozturk H. Evaluation of test method for measuring adhesion between a liner and rock. Surface Support in Mining, 2006: 125-134.

[6] Stacey T.R. Review of membrane support mechanisms, loading mechanisms, desired membrane performance, and appropriate test methods. The Journal of the South African Institue of Mining and Metallurgy, Oct. 2001: 343-351.

[7] Stacey T.R., Yu X. Investigations into mechanisms of rock support provided by sprayed liners. Ground Support in Mining and Underground Construction, 2004: 565-569.

[8] Steyn J., Gerber R.J., Harrison A.T., Ferreira P.H. Investigation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in spray liners (TSL’s) and their use as an additional support medium in block cave mining. The Southern African Institute of Mining and Metallurgy 1st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Block and Sub-Level Caving Cave Mining, 2007: 217-238.

[9] Spearing A.J.S. The effective testing of thin spray-on liners (Superskins) for use in underground mines. Surface Support in Mining, 2006: 97-102.

[10] Saydam S. A new testing approach for thin spray-on liners: double-sided shear strength (DSS) test. Surface Support in Mining, 2006: 151-157.

[11] Yilmaz H.Shear bond strength testing of thin sprayed on liners. The Journal of The Southern African Institute of Mining and Metallurgy, Vol. 107, Aug. 2007: 519-530.

[12] Yilmaz H. et al. Torque testing of thin spray-on liner coated cores. Surface support in mining, 2006: 141-146.

[13] Archibald J.F., Nichols T. Comparison of reinforcement benefits of spray-on linings in side-by side unconfined compression failure tests on rock. http://mine.appsci.queensu.ca/people/archibald/publications/.

[14] Kuijpers J.S. et al. Evaluation of thin spray-on liners support behavior. Surface support in mining. 2006: 103-112.

[15] Kristie Tarr. Laboratory testing procedures for evaluating thin, spray-on membrane liners. Proceedings of the core project on deep mining. June 2006.

[16] Archibald J.F., Dirige P.A. Development of thin, spray-on and composite superliner area supports for damage mitigation in blast and rockburst-induced rock failure events.

http://mine.appsci.queensu.ca/people/archibald/publications/.

[17] Archibald J.F., Espley S.J. et al. Occupational hazards of spray-on liner application in underground environments: truths &myths. http://mine.appsci.queensu.ca/people/archibald/publications/.

猜你喜欢
锚网岩样锚杆
喷淋装置在锚杆钢剪切生产中的应用
温度效应对隧道围岩影响的试验研究
浮煤对锚杆预紧力矩的影响
孔隙度测定误差及其控制方法研究
频繁动力扰动对围压卸载中高储能岩体的动力学影响*
浅谈锚网支护技术在深部返修巷道中的应用
锚杆钢筋质量提升生产实践
预制节理岩体卸荷损伤破坏机理及声发射特征试验研究
综采工作面末采安全技术研究
建筑施工中的锚杆静压桩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