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圈长度对针织物顶破和穿刺性能的影响

2011-01-19 10:20李孔虎郑俞蕾寿钱英顾肇文
山东纺织科技 2011年6期
关键词:针织物强力纱线

李孔虎,郑俞蕾,寿钱英,顾肇文(, )

1 前言

针织衣物的肘、膝等部位,在服用过程中不断受到集中性负荷的顶、压作用而扩张直至破坏,这种破坏作用叫顶破[1]。由于针织物服用过程受到顶破的作用,若仅测试针织物的拉伸断裂强力并不能实际反应穿着的情况[2],而利用HD026N+电子织物强力仪测出针织物在扩张时所受的力,称作针织物的顶破强力。顶破强力是考核针织物质量的一个重要物理指标[3]。针织物与锋利刀刃接触使得部分纱线断裂而造成脱散,这也是织物的常见破坏形式,线圈中的纱线由于刺物的前行而抽拔滑移,这对织物损伤性能具有重要的作用[4]。织物抵抗刀刃损伤的性能可用准静态穿刺力进行表征。

2 实验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涤纶纱:29.2 tex×2;针织横机:机号9针/英寸;HD026+电子织物强力仪;穿刺刀片;刻度尺。

2.2 试样编织

横机上采用涤纶纱编织3种不同线圈长度的纬平针和双面集圈组织,编织图如图1所示。

拆散法测线圈长度:在光坯织物5个不同位置沿横列数出100个纵列,首尾用红笔标注。然后将线圈脱散,用1 g重的张力夹夹在纱线一端给于纱线一定的张力,使其沿刻度尺自然下垂伸直。每一织物取20根纱线,红色标记间的100个线圈长度测试结果平均值见表1。

图1 纬平针与双面集圈组织的编织图

表1 试样线圈长度

注:集圈组织的线圈长度取拉长线圈和集圈悬弧长度的平均值。

2.3 顶破试验

钢球法测试织物的顶破强力:HD026N+电子织物强力仪;钢球直径:20 mm;顶破速度:100 mm/min;隔距:450 mm。测试5次,顶破强力结果见表2。

2.4 准静态抗穿刺试验

试验前,将用于顶破试验的钢球换成穿刺刀片。GA68-2003标准刀具[5]材质为高速钢,外形如图2所示。

表2 顶破强力(N)

图2 穿刺刀片及准静态试验刀片装置

准静态抗穿刺试验:HD026N+电子织物强力仪,穿刺速度:100 mm/min;隔距:350 mm。试样测试5次,穿刺角度随机安排,每把穿刺力测试一次,试验结果见表3。

表3 准静态抗穿刺力(N)

3 结果分析

3.1 实验结果分析

结合表1~3,可以看出,针织物的线圈长度对于其顶破强力和准静态穿刺力有明显影响。对照纬平针样本1—1与1—3,线圈长度减小24.6%,顶破强力增大40.6%,准静态穿刺力增大20.0%;对照双面集圈样本2—1与2—3,线圈长度减小5.1%,顶破强力增大39.4%,准静态穿刺力增大20.5%。

表2显示:顶破强力随着线圈长度的减小而增大。这是因为线圈长度愈小,在单位受力面积内同时承受外力的线圈数愈多,所以织物整体的顶破强力愈高。其次,纱线在相邻线圈之间的转移状况也影响到织物的顶破强力。纬平针织物中的线圈较为均匀,在钢球的作用下迅速表现出较好的承受外力的各向同性。而双面集圈组织由拉长线圈和沉降弧组成,在钢球的作用下沉降弧将向相邻线圈进行转移,而不断增大的顶破强力使得纱线间的摩擦力不断增大,成为纱线转移的阻力。因此,集圈组织的结构使得其在外力的作用下难以表现出理想的均匀受力,最终在织物的薄弱处发生断裂而造成破坏。此现象随着集圈组织的线圈长度减小而较快得到改善。故双面集圈组织的整体强力利用率低于纬平针组织。

表3显示:准静态穿刺力同样随着线圈长度的减小而增大,但线圈长度对穿刺力的影响明显小于其对顶破强力的影响。这是因为在穿刺过程中,穿刺刀作用于针织物时兼有顶破与剪切的双重作用。一方面,线圈长度越小,刀刃周边集聚的纱线越多,纱线的抗剪切强度利用率越高;另一方面,一定的线圈长度对于包裹和束缚刀刃,起到很好的阻尼吸能效果。过小的线圈长度将不利于线圈对穿刺刀的束缚,并增大了刀尖刺断纱线而直接导致破坏的几率。这是线圈长度对穿刺力的影响小于顶破强力的根本原因。

对照表2与表3,集圈组织的顶破强力小于纬平针,但其准静态抗穿刺力却大于纬平针,说明二者的破坏机理不同。在准静态抗穿刺破坏中,包含织物的拉伸破坏和剪切破坏,刀刃周边集聚的纱线量对于抗剪切起到了重要作用。

3.2 相关性分析

将两种组织各15个样本的顶破强力进行线性回归分析,所得的回归曲线如图3、图4所示。纬平针组织的回归方程为Y=1300.76-10X,相关系数R=-0.94635,显著性水平α=0.001;集圈组织的回归方程为Y=957.53-7.35X,相关系数R=-0.6056,显著性水平α=0.05。结果显示,两种组织测得的顶破强力与线圈长度均具有显著的负相关,而纬平针组织更优。

图3 纬平针组织顶破强力-线圈长度测试回归曲线

图4 集圈组织顶破强力-线圈长度测试回归曲线

将两种组织各15个样本的准静态抗穿刺力进行线性回归分析,所得的回归曲线如图5、图6所示。纬平针组织的回归方程为Y=60.63-0.345X,相关系数R=-0.87279,显著性水平α=0.001;集圈组织的回归方程为Y=117.57-1.164X,相关系数R=-0.68958,显著性水平α=0.05。结果显示,两种组织测得的准静态穿刺力与线圈长度均具有显著的负相关,而纬平针组织更加显著。

图5 纬平针组织穿刺力-线圈长度测试回归曲线

将两种组织各15个试样的顶破强力与穿刺力进行线性回归分析,所得的回归曲线如图7、8所示,纬平针组织的回归方程为Y=0.035X+15.25,相关系数分别为R=0.92773,显著性水平α=0.001;集圈组织的回归方程Y=0.124X-15.7,相关系数分别R=0.6611,显著性水平α=0.05。结果显示,两种组织测得的准静态穿刺力与顶破强力均具有显著的正相关,而纬平针组织的显著性更大。

图6 集圈组织穿刺力-线圈长度测试回归曲线

图7 纬平针组织穿刺力-顶破强力测试回归曲线

图8 集圈组织穿刺力-顶破强力测试回归曲线

4 结论

4.1针织物的线圈长度对于其顶破强力和准静态穿刺力有明显影响。线圈长度对准静态抗穿刺力的影响明显小于其对顶破强力的影响。一定的线圈长度对于包裹和束缚刀刃,起到很好的阻尼吸能效果。在实验样本中,纬平针试样线圈长度减小24.6%,顶破强力增大40.6%,准静态穿刺力增大20.0%;集圈组织样本线圈长度减小5.1%,顶破强力增大39.4%,准静态穿刺力增大20.5%。

4.2顶破强力与准静态抗穿刺力的破坏机理不同。在准静态抗穿刺破坏中,包含织物的拉伸破坏和剪切破坏,刀刃周边集聚的纱线量对于抗剪切起到重要作用。

4.3纬平针和集圈组织的顶破强力、准静态穿刺力与线圈长度之间具有显著的线性负相关性;准静态穿刺力与顶破强力之间具有显著的线性正相关性。纬平针组织的线性相关性更明显。

[1] 缪秋菊,王海燕. 针织面料与服装[M].上海:东华大学出版社,2009.

[2] 王敏,温箐,谢火胜.针织物顶破强力测试方法对比分析[J].中国纤检,2010,(12):40—42.

[3] 姚晓林,姜亚明,邱冠雄,等.纬编针织物刺物准静态侵彻线圈扩张长度分析[J].针织工业,2006,(1):8—10.

[4] 王永欣,王萍,马倩. 不同组织结构涤纶织物的刺破试验分析及破坏形态[J].纤维复合材料,2010,(2):30—35.

[5] 中华人名共和国公共行业标准:GA68—2003防刺服测试标准[S].

猜你喜欢
针织物强力纱线
通江县:砥砺奋进 强力构建“温暖人社”
吸湿速干针织物研究进展
摩擦电纱线耐磨性能大步提升
涂层针织物的外观设计及应用分析
针织与纱线
70年扶贫开发 脱贫攻坚持续强力推进
基于西门子840Dsl系统的数控强力刮齿加工软件开发
“强力后勤”入职记
纱线与针织
纱线与针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