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套扎术与硬化治疗的效果分析

2011-01-24 08:08邓桂军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4期
关键词:套扎术硬化剂病死率

邓桂军

(桂阳县人民医院,湖南 郴州 424400)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套扎术与硬化治疗的效果分析

邓桂军

(桂阳县人民医院,湖南 郴州 424400)

目的 观察内镜下套扎与硬化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质量效果。方法 将214例食管静脉曲张出血患者随机分为硬化剂组(EVS)和套扎组(EVL),分别进行硬化剂治疗与套扎术治疗。结果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相仿(P>0.05),再出血率EVS组为6%,EVL组为5%,急诊止血率EVS组为90%,EVL组为91%。EVL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EVS组(P<0.05)。结论 内镜下套扎和硬化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出血均有效,临床应广泛开展。

套扎术;硬化治疗;静脉曲张

肝炎后肝硬化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EV),其病死率较高,传统内科治疗并发症多、止血率低,外科手术病死率高,且治疗效果并不理想[1]。目前,本病的主要治疗措施有内镜下套扎术(EVL)及硬化剂治疗(EVS)。桂阳县人民医院对收治的214例EV出血患者,分别进行套扎术与硬化治疗的比较,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桂阳县人民医院在2000年1月至2009年12月期间共收治214例EV出血患者,均是肝硬化所致的门脉高压症,年龄为36~87岁,并符合下列条件:①入院1d内进行急诊内镜,见食管曲张静脉活动近期出血或渗血征象;②急性出血表现为呕血;③无严重肾、心、脑、肺合并症,能够耐受胃镜治疗患者。排除标准:①非肝硬化门脉高压所致出血。参照EV内镜分级标准:重度(GⅢ):EV呈瘤状、结节状或串珠状;中度(GⅡ):EV呈蛇形迂曲隆起;轻度(GⅠ):EV略有迂曲或呈直线形。②合并门静脉栓塞、胃癌患者;③门脉高压性胃病、溃疡出血及胃静脉曲张。217例患者随机分成EVS组与EVL组,EVS组102例,EVL组112例,两组一般情况相似,具可比性(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情况比较(例)

1.2 方法

1.2.1 操作方法

手术前输液、输血维持循环血容量,对出现过休克、出血量大的患者,手术前联合使用生长抑素,其中EVS组46例,EVL组50例。不使用其他止血药。常规胃镜准备,术前15min肌内注射度冷丁25mg或加地西泮5~10mg,并根据患者实际进行适当调整剂量。在出血部位远端的曲张静脉内或贲门上1cm处注射硬化剂,每次不超过30mL,对细小的或残留未治疗的曲张静脉重复注射,其中有40例患者重复注射;套扎从贲门上2~3cm处向上进行螺旋状套扎,一次2~6处,每次应尽量治疗所有血管,对有残留曲张静脉患者,进行重复套扎,其中有44例患者进行了重复套扎。

1.2.2 观察指标

手术后常规插入胃管,观察病死率、再出血率、急诊止血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病死率指的是出血治疗后40d内的死亡人数;再出血指的是出血停止24h以上,再次出血,并出现下列症状:临床出现休克表现,脉搏增快(>100次/min),收缩压降低(<90mmHg),24h Hb下降≥20g/L;内镜下见活动性出血;胃管内抽出血性液体。止血指标:手术后24h内脉搏、血压稳定,无黑粪,血红蛋白及尿素氮没有改变,胃管内抽吸冲洗液变清。

1.2.3 术后处理

手术后密切观察出血征象与生命体征,10~12h后可以进温凉流食,常规使用制酸剂,硬化治疗患者常规使用抗生素3~5d。

2 结 果

两组疗效比较见表2。对两组患者分别从病死率、再出血率及急诊止血率等方面进行比较。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如表3所示。其中EVL组中有10例术后高烧,3~5d后退热,22例感觉紧迫感及胸骨后不适。EVS组有12例出现高烧,2例使用抗生素,3~5d后退热。

表2 两组疗效比较 [例(%)]

表3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例(%)]

3 讨 论

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量大、病死率较高。本研究中两组急诊止血率均达到90%以上(两组比较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在30%以下(两组比较P>0.05),然而EVL组病死率低于EVS组,达到国内外较高水平,并且无严重并发症。因EVS是曲张静脉内注入化学制剂引起的组织炎症,产生止血效果[2]。本组患者没有出现严重并发症,不良反应发生率低。这与注射部位的准确选择有关。EVL组易引起呕吐、恶心等不良反应,利用套扎圈将曲张静脉结扎止血,套扎后3~5d内食管黏膜张力大,部分患者出现胸痛、胸闷等症状。

本研究EVS组患者中有4例再出血死亡,联用SS与重复硬化治疗,仍不能止血,再出血病死率高于EVL组;EVL组中有3例经联合SS与硬化剂治疗后止血。硬化剂治疗实效患者,虽然用SS,但难以联用EVL治疗,而EVL治疗实效患者,有条件联用EVS治疗,而抢救成功。这说明EVL联合EVS治疗比单独EVS或EVL治疗效果好[3]。0.5~1年的追踪观察显示EVS治疗比EVL治疗效果好,再出血率与静脉曲张复发率低,因硬化治疗剂从静脉间的支流向深支与细小静脉,形成血栓堵塞静脉,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不会出现曲张静脉[4]。

本研究中EVL组50例患者手术前联用SS,2例未能在24h内止血(2/50,4%),未见再出血患者,与未联合者比较(8/62,13%),差异有显著性;EVS组46例患者手术前联用SS,2例24h内不能止血(2/48,4%),与未联合者比较(6/56,11%),差异较显著。因而SS是内镜术前可靠的准备。内镜下套扎联合硬化剂注射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现,可以降低再出血及病死率,提高紧急止血率。

[1] Stiegmann GV,Gambre T,Sun JH.A new endoscopic elastic band ligating device[J].Gastrointest Endosc,2006,32(5):230.

[2] Argonz J,Kravelz D,Suarez A,etal.Variceal band ligation and variceal bleeding in cirrhotic patients: a randomized,prospective and cotrolled trial[J].Gastrointest Endosc,2003,51(2):157.

[3] 龚飞跃,曲洁新,黄永强等.内镜下连续套扎追加硬化术治疗食管静脉曲张[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3,17(1):51.

[4] 王一平,吴俊超,林世富等.硬化与套扎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疗效的评价[J].四川医学,2006,20(2):113.

R571+.3

B

1671-8194(2011)04-0098-02

10.15912/j.cnki.gocm.2011.04.053

猜你喜欢
套扎术硬化剂病死率
全髋翻修术后的病死率
肝硬化,食道胃底静脉曲张套扎术的护理体会
降低犊牛病死率的饲养与管理措施
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的围术期处理
超声引导下穿刺介入治疗肝囊肿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内镜下硬化剂注射术致纵隔相关并发症的临床特征
不同浸泡过程对渗透型液体硬化剂性能的影响
1%聚桂醇泡沫硬化剂治疗皮肤血管瘤的临床观察
自动痔疮套扎术结合外痔切除术治疗混合痔患者的临床疗效研究
呼吸科医生应当为降低人口全因病死率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