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配合推拿手法治疗肩周炎70例

2011-01-24 08:08漆晓波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4期
关键词:肩部肩周炎痛点

漆晓波

(广东省清远市清新县人民医院,广东 清远 511800)

针刺配合推拿手法治疗肩周炎70例

漆晓波

(广东省清远市清新县人民医院,广东 清远 511800)

目的 探讨中医针刺配合推拿手法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5例,采用中医疗法(针刺及推拿手法)治疗;对照组35例,采用单纯痛点周围西药封闭治疗。结果 痊愈23例(65.7%),显效10例(31.25%),好转2例(3.05%)。总有效率100%,治疗时间最短5d,最长1个月。治疗组结果,痊愈15例(46.9%),显效8例(25%),好转5例(15.6%)。总有效率84.4%,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医针刺配合推拿手法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显著。

肩周炎;针刺;推拿

肩周炎又称称为全肩关节周围炎,患者年龄大多超过40岁,发病率女性率略高于男性,体力劳动者更多见。正如50岁的人得疾病很容易,所以疾病也被称为五十肩。祖国医学称之为“漏肩风“,“冻结肩“等,肩部疼痛是主要的,肩关节活动功能障碍日渐加重,早期为疼痛引起,中期为肩关节出现粘连所致,后期常有肌肉僵硬、萎缩、肩峰突起等。肩关节各方向的活动均受限,但以外展上举更为严重,患手不能摸背。肩关节周围广泛粘连而成“冷冻肩”,随之疼痛减轻。解剖学上认为是一个肩膀周围的肌肉、韧带、肌腱、滑囊、关节囊等软组织损伤,关节囊的退化和关节的慢性软组织无菌性炎症引起的。其起病缓慢,病程较长的临床表现,病程一般不超过1年,但是也有1到2年的。本人在临床上采用针刺配合推拿手法治疗70例肩周炎患者,取得较为满意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70例病例均为清远市清新县人民医院住院或者门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5例。其中治疗组中男20例,女15例;年龄35~70岁,平均52.5岁;病程5d~3年;左侧18例,右侧15例,双侧2例。对照组中男16例,女19例;年龄37~72岁,平均54.5岁;病程1周~3.3年;左侧13例,右侧17例,双侧5例。两组病例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及病例纳入标准

本组所有病例均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为参考[1]:①有过劳、外伤或受寒冷的病史;②患者年龄在50岁左右;③发病多为隐袭性,无全身症状,无局部红肿;④肩部疼痛,以肩关节外展及上举时加重,肩关节活动受限或僵硬;⑤后期疼痛缓解,但关节功能仍受限,日久可伴三角肌萎缩;⑥压痛点常见于肩峰下滑膜囊、肱二头肌长头腱、喙突冈上肌附着点等处;⑦X线检查,早期多为阴性,病程久者可见骨质疏松,偶有肩袖钙化点。

1.3 治疗方法

1.3.1 治疗组

1.3.1.1 针刺治疗取穴

①选择阿是穴,也就是痛点,一般在肩关节周围找到较为明显的压痛点,常规消毒后,以痛点为中心,用华佗牌一次性2寸毫针直刺,然后围绕这个痛点,用同样尺寸的针,针尖方向与皮肤呈15°夹角斜刺1~1.5寸,取加强疗效的作用,得气后行捻转手法,留针30min,其间每10 min行针1次。②取局部取穴位,以阳经为主,肩髃、肩井、肩内陵、阳陵泉、曲池、外关、合谷、关元,另外还可以根据经验选择针刺天宗透秉风,条口透承山等。患者取仰卧位,选择穴位后常规消毒,选用华佗牌一次性1.5寸毫针,针刺以上所选择的穴位,直刺或斜刺,深度1~1.5寸。得气后用平补平泻手法,得气后行捻转手法,留针30min,其间每10 min行针1次;。每日1次,10次1个疗程。

1.3.1.2 推拿手法治疗

①患者端坐,患肢放松下垂。施术者站在患侧,用一手握住患者手臂使其微外展,另一手用滚法或一指禅推推法施术,重点在上臂内侧、三角肌部和肩前部。在肩前部及三角肌施滚法时,另一手可配合让患肢的被动做外展和旋内、旋外的活动。如施术时患者感到疼痛,肩臂肌肉紧张,不能放松,从而影响治疗者,则医师可瞩患者采用仰卧位,患肢微外展的同时屈肘90°,术者一手握住其腕部,另一手用滚法施于上臂内侧、三角肌部和肩前部。两手协调配合,使肩关节不断做旋内、旋外的活动。②坐位,接上势。施术者的一手在患侧肩的后外侧、腋后部施以滚法,另一手协调性地让患肢做旋内后伸,在操作过程中,施术者的动作要轻柔、缓和,幅度可以慢慢加大,切忌动作粗暴,以免引起患者疼痛,发生躲避反应,耽误了治疗。③术者站于患侧后方,依次力量由小到大、由深到浅地揉按肩井、乘风、天宗、肩贞、肩内陵诸穴。夜间施者,天宗穴可做重点按揉。④用搓法从肩部到前臂反复上下搓动,以放松肩关节。拿肩内陵、曲池、合谷。

穴位和局部推拿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1.3.2 对照组采用肩关节周围痛点封闭

患者采取坐位或者仰卧位,常规消毒,严格要求无菌操作,选3~4个较为明显的压痛点,用2%利多卡因3mL+强的松25mg+维生素B120.5mg+维生素B1 100mg,再加入注射用水15mL,在痛点注射,每点3~4mL。疼痛解除后即行功能锻炼。根据病情每周1次,4~6次为1个疗程。

2 结 果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例,% )

表1可知,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为84.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1.0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显著性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显著性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 论

肩关节周围炎是一种慢性无菌性炎症,是肩关节以及关节周围软组织损伤、退行性变引起的,该炎症有一组临床症候群,表现为肩关节疼痛、活动功能障碍以及肌肉萎缩。这一些症候群与肩关节囊和关节周围软组织退行性改变、肩部外伤、慢性劳损或者感受风寒等有关。经过科学研究我们可以发现,肩关节功能障碍主要与肩关节周围的软组织充血、水肿、炎性渗出、粘连等病理有关。

祖国医学认为,肩关节周围炎的病变部位在肩部的经脉和经筋。五旬之人,由于正气逐渐亏虚,最终不足,营卫也随着年龄的增大而渐虚,若肩部保暖不够,感受到风寒,或者过于劳累,也可能因为长期偏侧卧位,使肩部的经脉长期受压迫,导致气血不通畅,不通则痛,产生了肩痹。肩痛日久,患者因为疼痛不敢活动,这样进一步导致局部运行气血瘀滞,加重患处肿胀粘连,最终关节僵直,如此恶性循环,最终肩臂不能举。针刺可以达到输筋通络、行气活血的作用。肩部是手足三阳经交汇的地方,所谓经脉所过主治所及,所以针刺时取肩关节附近三阳经的穴位。又因阳明经为多气多血之经,调整阳明经,可使机体气血运行通畅,通则不痛。

推拿手法治疗是目前治疗肩周炎较为有效的方法之一,运用手法逐步松解关节粘连,增强肩关节局部的血液循环,促进炎症物质及代谢产物的消散吸收,促进新陈代谢增强,使纤维化的软组织得到修复,逐渐向弹性发展,恢复筋脉和肌肉的活动。另外,对于肩周炎患者还要注意肩部保暖,避免风寒湿邪的侵袭,避免过度疲劳,减少愈后复发。还要鼓励患者多做鼓励患者做外展和内收、前屈和后伸以及旋转等自身功能锻炼。

[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36.

R246.9

B

1671-8194(2011)04-0128-02

10.15912/j.cnki.gocm.2011.04.010

猜你喜欢
肩部肩周炎痛点
“快递进村”还有哪些堵点、痛点?
肩痛≠肩周炎!一起来正确认识肩周炎
聚焦学前教育 破解民生“痛点”
8个动作缓解肩周炎
Efficacy of blood-lettingpuncture and cupping in the treatment ofperiarthritis ofshoulder:a systematic review
四个小窍门轻松缓解肩部疲劳
四个小窍门轻松缓解肩部疲劳
各种模式都有痛点
儿童乒乓球启蒙训练中肩部损伤与预防
解决食材配送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