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手术室的职业暴露与对策分析

2011-01-24 08:08颜玉桦区丽容闲锦丽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4期
关键词:锐器手术室医护人员

颜玉桦 区丽容 闲锦丽

(1 广东省口腔医院,广东 广州 510280;2 广东省云浮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广东 云浮 527300)

口腔手术室的职业暴露与对策分析

颜玉桦1区丽容2闲锦丽1

(1 广东省口腔医院,广东 广州 510280;2 广东省云浮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广东 云浮 527300)

目的 探讨口腔手术室的职业暴露的原因及对策。方法 结合广东省口腔医院实际及相关文献,总结口腔手术室职业暴露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选取30例医护人员为研究对象,对其HBV血源性疾病的感染情况,锐器损伤率及损伤后正确处理的比率进行调查,并与防护对策实施前的相关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职业暴露的原因主要有医护人员防护意识薄弱、操作不规范以及生物、物理、化学因素等。防护措施实施后医护人员锐器损伤率及损伤后正确处理的比率显著优于实施前,P<0.05。结论 有效的防护措施,有利于防止职业暴露的发生,确保工作的安全性。

口腔;手术室;职业暴露;对策

口腔手术患者病种复杂,加上口腔生理解剖位置隐蔽特殊,医护人员给患者施行手术时发生职业暴露的风险较大。我院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室自加强落实职业暴露防护措施以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随机选择2010在广东省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室工作的医护人员30例,设为观察组,其中男性13例,女性17例,年龄21~60岁,平均年龄(38.5±4.2)岁,医师12例,护士18例。另选取防护对策实施后30例参与口腔手术工作的医护人员,设为对照组,其中男性12例,女性18例,年龄22~58岁,平均年龄(39.4±5.3)岁,医师13例,护士17例。

1.2 方法

对该组的医护人员采用问卷调查,参与调查为医院感染控制专职人员,并接受专题培训。内容包括:一般情况;医院感染知识、职业暴露的风险;防护措施;医务人员HBV等血源性疾病的感染情况;职业性锐器损伤的发生情况一损伤发生的频率、锐器损伤的原因等;锐器损伤后的防护措施等。比较防护对策实施前后的相关指标,总结口腔手术室职业暴露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1.3 统计学处理

用SPSS11.0统计软件,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职业暴露的原因主要有:医护人员防护意识薄弱、操作不规范以及生物、物理、化学因素等;防护措施实施后医护人员锐器损伤率及损伤后正确处理的比率显著优于实施前,经统计(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防护对策实施前后各项指标比较(%)

3 职业暴露的原因及对策

3.1 职业暴露的原因

3.1.1 医护人员防护意识薄弱,操作不规范,未按级别标准做好预防措施

有些医护人员本身缺乏防护意识,特别是一些老年资人员,认为自己年资老业务熟练,进行操作的时候不按规范做好洗手、戴手套和使用防护用具等自身防护措施。还有些浅年资人员,未正确认识到其危害性,不懂得做相应的防护。

3.1.2 生物、物理、化学因素

乙型肝炎在我国有着较高的发病率,还有艾滋病的流行也已进入快速增长期,而这些疾病的病毒都可以通过患者的唾液、血液及分泌物传播。在进行口腔手术时经常需要使用机械动力系统,进行切割、打磨、深钻等操作,使用过程中医护人员很容易被患者的唾液、血液飞溅至眼、口、其他黏膜或身体其他部位而发生职业暴露。一些口腔手术需使用的碘仿制剂及操作不慎撒落的汞及废弃的汞银合金也会在气化后通过呼吸道和皮肤侵入人体[1]。

3.1.3 口腔手术器械台客观存在的注射针头、刀片等锐器未正确放置与使用

施械人员进行高危操作:给使用过的针头套帽或人为地把针头折断或弄弯、分开注射器与针头、没有及时或者就近丢弃针具,未正确传递刀具,这些不规范的操作行为都容易造成职业暴露。

3.2 防护对策

3.2.1 增强医护人员的防护意识

在医院内进行的所有操作都视为感染性操作[2]。通过加强对口腔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教育,把职业安全教育放在首位,加强医务人员职业防护知识和操作培训,并将防护知识纳入考核内容和新入职岗前培训内容,使其充分意识到职业暴露的危害,增强防护意识。

3.2.2 严格落实规章制度,坚持标准预防的原则,严格遵守医疗技术操作规程

操作前后使用抗菌洗手液和流动水洗手及使用电热干手器、一次性擦手纸或无菌洁手巾干手的洁手制度。要接触患者唾液、血液和分泌物时必须严格戴手套、戴防渗透性口罩、面罩、护目镜、穿防护服。施械人员熟练掌握操作规范,正确管理和使用锐器。操作中严禁进行上述的高危操作,锐器用容器传递,规范有序地进行每项操作,避免受伤。

3.2.3 环境干预

做好现有层流手术室功能维护,确保手术室空气的洁净度。进行侵入性操作时一定要保证光线充足。术间暴露或怀疑有暴露时,要及时对室内的设施设备环境进行消毒。使用一些对人体有毒物质时,要及时处理残留物至专用收集箱,以防止蒸发而污染空气[3]。

3.2.4 患者的干预

术前给予患者疾病筛查,尤其是传染性血源性疾病项目的检查,根据检查结果有针对性的选择相应级别的防护措施。

3.2.5 建立完善的职业暴露相关处理指引和报告制度

医务人员身体一旦发生职业暴露后能按指引正确地采取现场清除暴露源的紧急处理措施,并根据暴露源的情况决定是否进行用药干预,以降低及避免损害。同时做好报告、登记和被暴露者身体状况追踪的工作。

4 讨 论

口腔手术室医护人员直接在患者口腔内进行侵入性操作,与患者及病原微生物接触密切,尤其是口腔疾病患者中有着较高的乙型肝炎病毒携带率,医护人员在诊治过程中都会接触到有毒、有害物质,往往由于意识不强及诊疗环境等多种因素,感染的概率较高,导致其职业安全受到危害[4]。本研究表明,口腔手术室医护人员职业暴露的原因主要有医护人员防护意识薄弱、操作不规范以及生物、物理、化学因素等。需要经过多层次、多方面的管理和控制,通过增强医护人员的防护意识、严格落实规章制度以及恰当的环境干预等,逐步提高医护人员预防职业暴露的意识,使管理走向规范化、制度化。结果表明,防护措施实施后医护人员锐器损伤率及损伤后正确处理的比率显著优于实施前,P<0.05。这提示通过有效的预防职业暴露措施的实施,有效的减少了职业危害的发生,确保进行口腔手术及口腔普通诊疗的医护人员工作的安全性。

[1] 张军.牙科治疗中空袭传播的传染性物质及其预防[J].国外医学口腔科学分册,2005,32(5):386-387.

[2] 李亚洁,彭刚艺.护理工作管理规范[S].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6:101.

[3] 李莉莉,卢爱工,刘东玲等.口腔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风险及干预策略[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6,16(4):418-420.

[4] 高晓云,廖红英.手术室感染控制措施对医院感染的影响[J].内蒙古中医药,2010,29(7):135-136.

R135

A

1671-8194(2011)04-0173-02

10.15912/j.cnki.gocm.2011.04.008

猜你喜欢
锐器手术室医护人员
手术室优质管理在提高手术室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手术室细节护理对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的作用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新型安全型锐器盒的应用及效果分析
锐器盒使用现状、存在问题及改进思路
手术室专用颈肩保护罩的设计与应用
帮助医护人员处理好四种关系
蒙医护理实习生实习期间锐器伤调查分析与对策
精神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相关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