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高中选修教材《旅游地理》中的活动设计

2011-01-26 07:26李兰兰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1年3期
关键词:湘教版旅游地理课程标准

李兰兰

内蒙古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呼和浩特 010022

湘教版高中选修教材《旅游地理》中的活动设计

李兰兰

内蒙古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呼和浩特 010022

分析湘教版高中选修3《旅游地理》中包含的活动内容,在依据课程标准、关注学生兴趣、贴近学生生活、遵循可行条件和考虑适度原则等前提下,对不同类别的活动内容进行活动设计。

高中教材;旅游地理;活动设计

地理新课程提倡开展地理观测、地理考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和地理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1],开展地理活动教学是落实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1 湘教版《旅游地理》中的活动内容分析

湘教版高中《旅游地理》共分为4章,分别是旅游资源、旅游景观、旅游规划和文明旅游。通过对其活动内容分析,笔者认为其活动类型主要分为4种,即资料搜集活动、旅游调查活动、问题探究活动、旅游准备活动。《旅游地理》各个章节均设置活动内容,共21项,主要分布情况为:资料搜集活动共5项,旅游调查活动共4项,问题探究活动共8项,旅游设计活动共4项(见表1)。

2 活动设计的原则

2.1 依据课程标准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中选修3“旅游地理”的内容标准部分提到8项活动建议,为地理教学进行活动设计提供了有益参照。这8项活动建议中有收集资料、设计路线、角色扮演、合作讨论、展览交流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收集信息能力、地理探究能力、表达能力和团队精神等。

2.2 关注学习兴趣

如果选择的活动主题并不是学生的兴趣点,活动的目标就很难实现。根据教育学理论,教学设计应遵循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而兴趣是学生心理发展的重要表现。就旅游地理而言,学生最感兴趣的内容是旅游景观的欣赏,其次是文明旅游,接下来是旅游概论和旅游资源,最后是旅游规划。

2.3 贴近学生生活

表1 湘教版高中《旅游地理》的活动内容分析表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解读》[2]中谈及:“在生活中具有地理学素养的人能够欣赏自然风光之美以及安排旅行路线与时机。”“旅游地理”本身就是一门生活化的课程,是一门应用学科,设计教学活动应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生活的教学活动更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4 遵循可行条件

“旅游地理”中的教学活动有些是在室内进行的,有些需要走出课堂。特别是那些室外活动,像野外考察、景区参观等更要注重其可行性的原则。这里的可行性主要包括学校经费的支撑、学生安全的保障、教学课时的安排等。只有在活动的可行性有保证的前提下进行的教学活动设计才是有效的。

2.5 考虑适度原则

教学活动的适度原则主要从两个方面来考虑:活动的难易程度和次数。活动的难易程度,需要以学生的认知水平为前提,把握学生认知的“最近发展区”。鉴于“旅游地理”的选修课性质,教学活动的次数也不宜太多。值得注意的是,不能把活动集中在一章之内,最好是每一章都有活动教学。

3 湘教版《旅游地理》中的活动设计

“旅游地理”的课程目标是通过学习旅游地理知识,提高旅游欣赏能力,激发对旅游的热情和对地理事物的兴趣,培养在活动过程中的探究精神。基于此目标与湘教版高中《旅游地理》教材中的活动分类,笔者从每一章中按其主要活动类别选择一项进行活动设计。

3.1 旅游调查活动

【活动主题】调查分析呼和浩特市大召寺的文化旅游资源特征。

【调查目的】通过分组对呼和浩特大召寺的实地调查,了解藏传佛教文化景观这一旅游资源。呼和浩特市因藏传佛教的盛行有“召城”之称,了解这一佛教文化的同时其实也就了解了家乡,培养对家乡、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此外,大召寺作为呼和浩特市重要的文化旅游景点,从它对旅游业的影响中可以感觉到文化旅游景观在旅游业中的地位。再有,通过对旅游资源的调查培养学生的地理考查能力及协作能力。

【调查准备】1)教师事先与大召寺景点协商参观调查事宜;2)根据调查事项把学生分成4组,每组选定调查重点;3)学生需要事先查阅藏传佛教及大召寺的相关资料。

【调查提纲】1)宗教沿革。通过寺庙内导游的讲解或访问寺内的喇嘛了解藏传佛教的历史,特别是呼和浩特市藏传佛教的引入、发展,极其在发展过程中重要的事件,比如大召寺的创建、康熙皇帝的莅临等。2)宗教节庆活动。每一种宗教都有它特殊的宗教节日,比如基督教的复活节、圣诞节。同样,藏传佛教又有哪些特殊的节庆活动呢?请学生详细考察各项活动的内容及起源。3)大召寺的建筑。了解大召寺的建筑构成,绘制大召寺的粗略地图,并在图中标明其主要建筑,了解其用途及建造背景。4)调查大召寺每年接待游客的情况,了解大召寺在呼和浩特市旅游资源中的地位。

【调查总结】首先,各小组分别总结整理调查事项,并撰写调查总结;然后以座谈会的形式开展总结,各小组向全班汇报自己的调查结果及感悟,同时分享其他学生的调查成果,相互学习。

3.2 资料收集活动

【活动项目】旅游景观主题展览会。

【活动目的】通过对中外旅游景观资料的集中展示,使学生的视野加以拓展,培养学生对自然、人文景观欣赏的能力,进行美感教育。

【活动要求】展出的旅游景观资料如果是图片,则需要配有简要说明;如果是文字资料,篇幅要适中,控制在500字以内。

【活动步骤】1)分组。为了保证资料的丰富多样,分组时可以由学生自由组合,不得少于4组,每组不得低于3人,组分得越细越好。2)内容布置。可以从大的方面分为4个模块:中国自然景观、中国人文景观、国外自然景观、国外人文景观。若分组较多,或以再按洲、地区来布置,内容越丰富越好。3)把学生收集的资料在课内展出,学生可以相互交流,各组学生也可以对自己的资料进行解说,教师可以选择典型景观进行点评。

3.3 问题探究活动

【活动主题】关于旅游业发展利弊的辩论。

【活动目的】通过对旅游景区发展的利弊得失的分析,使学生对旅游规划的影响因素有一定的了解,从而全面认识旅游业与地区发展的依存关系。

【活动过程】

1)选题。教师可以选择学生熟悉的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景区(可以是学校所在地或学生家乡)进行引导性说明,陈述这个景区发展的现状,其中既包含有积极的发展前景,又有一些发展的隐患。

2)任务布置。在前一节课的结尾教师可以把学生分成两组,一组学生为正方,另一组为反方。正方的学生搜集旅游业的发展对地区产生积极影响的材料,反方的学生正好相反。然后各小组自行选定4名学生为辩手,分配好各自的发言任务。同时教师可以给出一些引导性的提示,比如正方的观点应该从带动就业、促进经济增长、刺激相关产业的发展等方面着手,而反方则从破坏环境、影响旅游地居民的正常生活、文化赝品等方面来陈述。

3)辩论会的开展。在下一节课正反两方按收集到的材料进行辩论,其间,教师和其他学生做好记录。辩论结束后,由教师对正反两方的观点进行总结,也就是旅游业发展的利弊得失,并宣布获胜的一方。

4)正面强化。教师要象征性地给获胜的一方颁发奖品以资鼓励,并对学生的探究学习和主动学习进行表扬,并提倡对问题的思考。

3.4 旅游设计活动

表2 旅游活动准备项目表

【活动主题】设计旅游活动方案。

【活动目的】通过对一次旅游活动进行完整的设计,使学生体会到进行旅游活动需要做的准备工作,培养学生的旅游爱好并做一个文明的旅游者。

【旅游方案的设计】学生可以按表2进行旅游活动的设计。

【撰写旅游活动方案】学生可以按照以上旅游活动的准备项目对一次旅游活动进行规划,把搜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撰写清晰完整的活动方案作为教师评定活动成绩的依据。

[1]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2

[2]地理课程标准研制组.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31

Activity Design in Senior High School Optional TextbookTourism Geographyof Hunan Edition

Li Lanlan

The article analyzes the activities in theTourism Geography, an elective textbook of Hunan edition for high school students. On the premise of obeying the curriculum standard,respecting students’ interest, closing to students’ daily life, considering the feasibility and the principle of proportionality, the various sorts of activities are designed.

senior high school textbook; tourism geography; activity design

Author’s address College of Geographical Science, Inner Mongolia Normal University, Hohhot, China 010022

G633.55

B

1671-489X(2011)03-0050-03

10.3969/j.issn.1671-489X.2011.03.050

作者:李兰兰,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级地理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地理课程与教学论。

猜你喜欢
湘教版旅游地理课程标准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中等职业学校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学研究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基于平板电脑的初中地理精准课堂的构建——以湘教版“中国的主要产业:农业”教学为例
探究新时代有效开展旅游地理教学的途径
湘教版小学音乐第六课《可爱的家》教学设计
旅游地理
几何背景在不等式学习中的作用——以湘教版、苏教版高中数学教科书为例
任务分析法的课堂实践与探索——以湘教版《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