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学习法的实践思考

2011-01-30 09:27徐俏
浙江经济 2011年12期
关键词:实效性干部人才

文/徐俏

行动学习法的实践思考

文/徐俏

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是党的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保证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科学发展的一项基础工程。近年来,嵊州市注重运用行动学习法,坚持蕴知于实践,寓教于行动,不断完善体制机制,创新方式方法,做到“重理论传输更重思想的交流与碰撞、重知识传授更重能力的锻炼与提高、重经验传导更重实务的应对与处理”,切实提高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以掌握干部需求特点为导向,不断创新干部教育培训理念。突出需求导向就是着眼于干部队伍建设的综合要求,着眼于领导干部担负本地区、本部门改革发展的职能需求,着眼于干部不断提高素质和胜任本职的岗位需求,坚持干部个人成长进步的愿望与组织要求相统一、增强领导科学发展能力和干部综合能力素质相统一、提升理论素养与丰富实践经验相统一,正确处理好教与学、知与行的关系。

在实际工作中,紧紧围绕“提高理论素养,更新知识技能,强化党性锻炼,提高执政能力”的培训目标,围绕全面推进“工业强市、和谐惠民”的总战略对干部队伍的内在要求,把一线干部作为教育培训的重点,调查了解干部的能力素质现状,分析掌握他们的培训需求,做好培训项目策划和课程设计工作,提高干部教育培训的针对性。

同时,积极适应培训对象的新变化,改变就培训抓培训的做法,树立未来教育、博才教育和终身教育理念,着眼于县域经济发展需求、各级组织需求和广大干部的岗位需求,有重点地将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等逐一纳入干部教育培训的主体,从而为科学发展、赶超发展、和谐发展提供强大的组织保障、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二)以提高干部能力素质为目标,使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从“通用型”向“应用型”转变、从“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转变。坚持党性第一,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群众观、人才观、政绩观、发展观等“十观”作为干部教育培训的必备内容。同时,加强领导科学和现代管理知识的学习培训,重点培养提高干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能力、驾驭全局的能力、处理利益关系的能力和务实创新的能力。

在准确把握需求导向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类别、不同层次、不同岗位干部的特点,合理设计培训内容,实现培训内容与参训对象的合理对接,使组织要求与干部需求有机统一。围绕学员最想学到的知识、最想了解的情况、最想解决的问题进行主题的筛选和确定,真正把干部教育培训推到理论和实践的最前沿,注重培训内容的超前性、实用性和应急性,使培训内容特色鲜明。

(三)以探索开放互动教学为重点,促进培训方式由“单一型”向“多元型”转变、培训渠道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一是加强针对性。对于职务层次较高的学员,采用案例法、专题研究法,以体现研讨性和理论性;对职务层次较低的学员,采用讲授法、扮演法和模拟法等,以体现操作性和应用性。二是扩大开放性。如案例分析、角色扮演、情景模拟、拓展训练等,让以学员为主体的学习理念在方法创新中得以体现。推行研究式教学,让学员从问题入手,深入分析和研究工作中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以“寻求新路径”的问题处理方式,突出能力培养。三是增强实效性。既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开展研究式地“教”,又切实体现学员的主体地位,进行研究式地“学”,通过“教”与“学”的双向或多向互动,实现教学相长、学学相长。与此同时,积极开展以个性化需求为导向的“菜单化选学”,以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增长才干、提高本领为目标,真正体现因需定学、因需施教的原则,切实改变学员被动接受学习的局面,增强其学习的主动性和实效性。

嵊州市人民医院)

猜你喜欢
实效性干部人才
人才云
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提高
当干部切忌“打官腔”
怎样增强人大专题询问的实效性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协商民主的实效性
老少互动 提升关工委工作的实效性
干部任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