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从文小说选本出版研究——以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为中心

2011-01-31 12:45赵月华
科学之友 2011年10期
关键词:沈氏选本沈从文

赵月华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北京 100875)

小说选本就是编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标准,从众多小说作品中选择、采录一部分重新组成的文本,是经过选择的文本。现代作家中,沈从文是新中国成立前小说选本出版得最多的一位。他一生小说创作成果丰硕,从1926年第一部小说选本问世到新中国成立前,共出版小说选本33种,另外还有中篇小说单行本7种,长篇童话单行本2种,长篇小说单行本3种,小说与其他文体合集2种。新时期以来,随着海内外学界对沈从文研究的升温,沈从文小说选本也大量出版。据不完全统计,在出版文艺类图书的出版社中,有近四成在1981-2000年出版过沈从文的小说选本(包括收录其小说作品的多人选本)。

沈氏小说选本出版表现出较为明显的阶段性,大体而言可以分为4个阶段:①从1926年11月出版第一部个人创作合集《鸭子》,到1929年9月,为小说选本出现和数量上迅速增长的阶段;②从1929年9月小说《柏子》入选《现代中国小说选》,到1947年4月《蜜柑》入选上海文友书店出版的《名著小说二十篇》(施新民编),为小说选本繁荣阶段;③1948-1980年为沉寂期,只有1957年人民文学出版社的《沈从文小说选集》一部选本;④1981年至今,为重生和再次繁盛的时期,沈氏小说选本大量涌现。

近年来,对沈从文小说创作的研究成果可谓丰硕,但目前为止对于沈氏小说选本的研究甚少,与20世纪三四十年代及新时期以来沈氏小说选本的繁盛景况极不对称。20世纪三四十年代,正值沈氏小说创作的高峰,同期他的个人小说选本以平均每8个月一部的频率出版。本文即以沈氏此一时期小说选本的出版及有关情况作为考察对象。具体而言,就是沈从文在1929-1947年间所有能体现出“选”意的、单一文体——小说的作品集出版情况。一个选本中存在包括小说在内的两种及两种以上文体和只收录了一篇小说的单行本不属于本文重点考察对象,但在必要的时候会有所涉及。

1 20世纪三四十年代沈从文小说选本概况

20世纪30年代,沈从文的小说创作达到成熟期,创作了《边城》等很多篇后世称道的优秀作品。从作品数量上看,20世纪30年代是一个高产期。而20世纪40年代沈氏寻求文体上的实验,创作心理小说《看虹录》,引发了一场关于创作转型成败的热烈争论。总体上来说,20世纪三四十年代沈氏小说选本数量上更繁盛,作品质量有极大提升。共出版10部中篇/短篇小说单行本,22部小说选本,见表1。其中被收录频率最高的作品依次是《龙朱》7次;《扇陀》6次;《如蕤》5次;《八骏图》4次;《柏子》、《医生》各3次。另有26部多人选本收录他的小说作品39篇/次(即同一篇小说在不同的选本中被重复收录),入选频率最高的依次是《夫妇》10次;《蜜柑》5次;《十四夜间》4次;《柏子》、《我的教育》、《沈从文略传》各2次。

2 20世纪三四十年代小说选本中入选频率最高的作品:《夫妇》与《龙朱》

《夫妇》讲述了一个很普通的“捉奸”故事。这篇小说之所以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选本中多次入选,主要由于它是沈从文小说中内容主旨与当时新文学主流吻合度最高的一篇,尤其是其中对国民性的揭露、对启蒙诉求的表达,与时代主题一致。但实际上,沈从文有着与启蒙话语根本不同的立意。他的角度是展现虚伪的封建道德如何扼杀人性,在他深情回望的眼神中的乡村也不再是生命力淳厚的载体了。有价值的东西被毁灭,原始的生命力遭到压抑、阉割,小说的悲剧性从而展现出来,使读者产生独特的审美体验。

《龙朱》与《神巫之爱》《豹子·媚金·与那羊》等构成沈从文“湘西”题材中的苗族生活的奇幻系列,《龙朱》是这个系列的代表作。这些作品带有强烈的神秘、神话色彩,加上边地少数民族的民俗风情描写,作品表现出绮丽变幻、色彩斑斓的特点。浪漫的英雄美人故事,峭拔超凡的想象,机智幽默的对话、辞藻华丽的情歌,都使这类作品充满异域风情,给读者耳目一新的感受,因此也受到选家的青睐,多次入选各类选本。沈从文常将这一类题材的作品称为“龙朱”,并给自己的长子起名叫“龙朱”,足见他对这类题材、对《龙朱》这篇作品的偏爱。

表1 沈从文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个人选本

3 以沈从文名字命名的选本

这个时期出现了一些经过精心选录、主旨突出的优秀选本。在个人选本中,开始有意识地精选不同时期较为优秀的篇章,并以沈从文名字为选本命名。有些个人选本,注意到题材、主题的相对集中。这期22部个人选本中,有7种以沈从文的名字命名,分别是:《沈从文甲集》、《沈从文子集》、《从文小说集》、《沈从文选集》、《从文小说习作选》、《沈从文小说选》(此书1976年香港有盗印本,书名改为《沈从文自选小说集》)、《沈从文杰作选》。以作家本人名字命名的选本集中出现,说明两方面问题:①作家名气日增,读者对他有广泛的认知。“沈从文”这个名字,已经有非常高的品牌号召力、市场影响力。作家对自己的名字也更加重视和珍惜,不再随意地选取某一作品的篇名为选本命名、网罗进同期前后的作品就出个集子。②经过早期创作的积累,这个时期的选本可从大量作品中筛选;尤其是30年代他的小说创作更趋于成熟,有更多优秀之作可资选取。而优秀作品的选录,可以进一步提升作家本人的名望、扩大读者的了解和认知。

在这些选本中,《从文小说习作选》由作家亲自编选,也是他最为满意的一个。在《代序》中,沈从文称这个选本是自己从事创作第一个10年的“一点纪念”。他这样总结10年的创作:

我只想造希腊小庙。……这神庙供奉的是“人性”。……它或许目前不值得注意,将来更无希望引人注意;或许比你们寿命长一点,受得住风雨寒暑,受得住冷落,幸而存在,后来人还须要它。……在作品上我使用“习作”字样,不图掩饰作品的失败,得到读者的宽容,只在说明我取材下笔不拘常例的理由。[1]

我们可将这段文字作为考察沈从文创作成熟期的艺术观及其作品价值的基本线索。在他的作品里,追求人性,表现人类生存的基本问题,以肯定人类精神的价值。对自己的作品,他相当自信。此前的1934年,沈从文曾谈到出版自选集的想法:“我的工作行将超越一切而上。我的作品会比这些人的作品更传得久,播得远。我没有方法拒绝。我不骄傲,可是我的选集的印行,却可以使一些读者对于我作品取精摘尤得到一个印象。……这书我估计应当有购者,同时有十万读者。”

1976年4月,沈从文在穆旦送给他的本书初版本扉页题识中,谈了自己对这个选本的选录原则:

这是到京学习用笔,由标点符号的应用开始,十年后的一个结果。是从四十个左右单行本选出的。因为在试探中,曾采用不同方法处理问题,各方面在当时似都略有突破,得到各方面赞许,因此选它时,也就不同各部分各选一些,作为纪念。

这里沈从文明确表示,选取某一作品,主要依据的是作品在当时是否具有创新性,是否是一个成功的探索尝试。为这个选本挑选作品时,沈从文已经有37个小说集出版,可资甄选的小说150余篇,而选录进这个选本的小说,于此前此后亦多次被其他选本收录,如《夫妇》、《龙朱》、《八骏图》、《神巫之爱》、《丈夫》、《柏子》、《春》等,保证并成功证明了这个选本的价值。

1 《沈从文全集》(第9卷):2~3

猜你喜欢
沈氏选本沈从文
从五脏角度探析沈氏女科学术思想
历史上唯一失踪的皇后
中国京剧选本之“选”与比较研究(1880—1949)
浅析汉阴《沈氏家训》的文化内蕴与当代启示
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节选)
唐诗选本经典性及相关问题的几点思考
选本数据与“何其芳现象”重审
等候袁世凯
沈从文小说开头艺术初探
前调和前人